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2/8 20-22頁
  • 不受控制的行為——你的生活是否受其支配?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不受控制的行為——你的生活是否受其支配?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眼見尚未安心
  • 始終不夠潔淨
  • 精神折磨
  • 抑制不由自主的行動
  • 擺脫強迫觀念、衝動行為
  • 1 | 禱告——「把所有憂慮卸給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3年(公眾版)
  • 親友精神失常,怎麼辦?
    警醒!2004年
  • 康復之路
    警醒!2004年
  • 情緒失控的歲月
    警醒!200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2/8 20-22頁

不受控制的行為——你的生活是否受其支配?

「我每天早上六時醒來,」基思這樣說。a「鬧鐘每到六點鐘,就會自動響鬧。我知道鬧鐘早已預校好。我從沒有更改響鬧的時間。不過,我總是要不斷檢查鬧鐘有沒有校好。我每晚至少要查看五次才可以安心入睡。我還要確保爐灶上的旋鈕已一一關上。我清楚見到所有旋鈕已被關掉,但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要返回廚房,再查看一次、兩次、三次。至於冰箱門,我也要再三檢查,為的是要確保冰箱門是緊閉的。此外,還有紗門的門鎖和大門的兩個門鎖……」

基思患了強迫-衝動障礙。按醫學辭典解釋,這是一種削弱體力的情況,徵狀包括不受控制的意念(強迫觀念)、不由自主的行動(難以壓制的衝動)。b患者覺得,這樣的意念和行動完全不受意志控制。強迫觀念好像硬要闖入腦袋,驅使患者做出不由自主的舉動來。

人人偶然都會有不良的意念、錯誤的慾望在腦海裡閃現。不過,人要是患上強迫-衝動障礙,這樣的意念和慾望就會縈迴腦際,重複不息。患者的正常生活大受影響,終日忐忑不安,間中還會感到沮喪。一名患者說:「內心苦苦交戰,我實在忍受不住,真的想一死了之。」且考慮一下這種痼疾的徵狀。

眼見尚未安心

布魯斯駕車駛過路面隆起部分,隨即感到渾身不適,惶恐不安。他不禁自忖:『我要是輾過行人又怎麼樣?』他越來越感到內疚,最後不得不返回「案發」現場察看實況,但不僅是一次而是多次!布魯斯當然找不到受傷的行人。即使這樣,他仍然對自己沒有信心!回家之後,他立即開著電視機,看看新聞節目有沒有報導交通事故:駕駛員撞倒行人不顧而去。他還向警察「自首」。

像布魯斯一樣,許多患了強迫-衝動障礙的人都深受疑慮困擾:『我有傷害別人嗎?我出門之前有沒有關掉爐灶?我有沒有把門鎖好?』大部分人偶然都會有類似的疑慮,但患了強迫-衝動障礙的人總要再三查看,最後還是放心不下。朱迪思·拉勃波特醫生寫道:「有些病人總是不停查看。他們似乎認為,『如果要確知真相,就非憑感覺不可』。病人於是覺得有必要再三旋動門拉手,反覆不停地開燈關燈。通過重複的舉動,他們就可以立即知道實情;但很可惜,這些舉動卻未能說服患者,叫他們放心。」

始終不夠潔淨

查爾斯現年14歲,非常害怕受細菌感染,彷彿著了魔似的。不論什麼東西,他如果有可能觸摸的話,他的母親就要預先用摩擦醇消毒。這還不止,查爾斯也擔心,訪客會把外面的細菌帶進家裡。

一提起洗衣,弗蘭就滿懷疑慮。她說:「洗好的衣服如果碰到洗衣機的外殼,我就會再洗一次。」

像查爾斯和弗蘭一樣,不少患了強迫-衝動障礙的人都害怕感染細菌,因而深受困擾。為了保持潔淨,患者要不是反覆淋浴,就是不停洗手,有時還弄致皮膚起水泡。儘管這樣,患者還是覺得不夠潔淨。

精神折磨

伊萊恩深感苦惱,因為瀆犯上帝的意念盤據心頭,擺脫不了。她說:「我從沒有想過要瀆犯上帝,我寧死也不願得罪他。」但不良的意念總是揮之不去。「我內心天天掙扎,有幾個晚上,我簡直累得要命。」

史提文因犯錯誤而感到內疚,於是向上帝「發誓」,以求良心上過得去。他說:「我動不動就向上帝發誓,每次看來都不是出於自願的,我為此感到難過。為了消除良心的譴責,我不得不實踐承諾。有一次,我因為要履行誓言,只好把某件具有特殊感情價值的東西毀去。」

伊萊恩和史提文都飽受困擾,主要是因為頑念縈繞於懷。這些徵狀雖然不易為人察覺,但強迫觀念一旦萌生,患者就會感到內疚,惶恐不安,從此困惱非常。

以上概述的僅是強迫-衝動障礙的若干徵狀。c這種障礙是由什麼促成的?患者可以緩解徵狀嗎?

抑制不由自主的行動

一位醫生指出,患了強迫-衝動障礙的人不能自控,原因在於「大腦的神經系統出現短路情況」,無法把感官所傳遞的信息記錄下來,患者不得不把「程序重複又重複」。循環反覆的行為究竟是由什麼促成的?答案無人確知。事情看來跟一種稱為血清素的神經遞質有關。醫學界現正深入研究人腦的其他部分。有些人聲稱,強迫-衝動障礙可能是由遺傳傾向,再加上早年經歷共同誘發的。

不管起因是什麼,事實是清楚可見的:光是叫患者停止清洗,別再查看東西是收效不大的。除了運用意志力之外,患者還需要額外幫助。

不少患者發覺,服用藥物相當有效。另一個方法就是,讓患者身處自己所怕的環境,然後抑制慣常的反應。舉例說,患者如果慣常反覆清洗,就要手拿污物,然後克制自己不把污物清洗乾淨。當然,這樣的療法不能一下子就把障礙根治。但有些人覺得,患者只要持之以恆,就可以減緩徵狀。

此外,專家還深入探討,至少在若干事例上,早年經歷有沒有可能誘發強迫-衝動障礙。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由於在童年遭受虐待,長大之後就自覺一文不值,污穢不潔。有些受虐待的兒童後來還養成潔癖,不能自控地反覆清洗。

擺脫強迫觀念、衝動行為

你要是患上強迫-衝動障礙,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精神失常,或快要發瘋了。李貝爾醫生寫道:「在日常生活的其他領域,患了強迫-衝動障礙的人並沒有脫離現實。」你絕不是孤立無援!別忘記,強迫-衝動障礙是與生俱來的不完美所引致的。這種障礙並不是道德上的弱點,也不是靈性不妥的徵象!患者並不會因此失去上帝的喜悅。「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8,14。

縈迴腦際的意念如果帶有褻瀆意味又怎麼樣?事情若涉及強迫-衝動障礙,可惡的意念會引起內疚,內疚反過來又會激發更多惡念。伊萊恩說:「我變得急躁易怒。我一直在想,耶和華也許會向我大發烈怒。我為此緊張不安。」有些人甚至認為,懷有這樣的意念就等於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耶穌清楚表明,人如果冒犯上帝的聖靈,就不會得到寬恕。很明顯,他並不是指輕率魯莽的強迫觀念。(馬太福音12:31,32)這番話是對法利賽派說的。耶穌深知他們故意為難,存心攻擊。法利賽派對耶穌懷恨在心,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處心積慮的。

事實上,人既然關心自己有沒有瀆犯上帝,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表明,這人並沒有犯不可寬恕的罪。(以賽亞書66:2)令人安慰的是,創造主了解患者的徵狀和感受。他充滿慈悲,「樂意饒恕人」。(詩篇86:5;彼得後書3:9)我們的內心雖然不斷譴責自己,但「上帝比我們的心大,知道一切」。(約翰一書3:20)他清楚知道,患者能力有限,無法完全控制這種障礙所激起的意念和慾望。患了強迫-衝動障礙的人如果明白這點,就不該讓不應有的內疚感困擾自己。

我們多麼感激耶和華,在他應許的新世界裡,不論是身體上、精神上,還是感情上,一切苦惱都會不復存在!(啟示錄21:1-4)在新世界來臨之前,患了這種障礙的人可以採取切合實際的步驟,減輕痛苦。

[腳注]

a 人名經過刪改。

b 《儆醒!》雜誌並不推薦任何特定療法。基督徒要是患上這種障礙,就必須小心選擇,避免採用任何違反聖經原則的療法。

c 徵狀還有很多,其中包括重複數算、聚藏物品、過度講究對稱等。

[第22頁的附欄]

提供支援

你的朋友或家人如果要竭力跟強迫-衝動障礙搏鬥,你是可以向患者多加扶助的。

● 首先,你要檢討一下自己的態度。你如果認為患者意志薄弱、懶散怠惰、頑固倔強,這樣的態度遲早會被對方察覺;要是這樣,你就很難勉勵患者強自振作,努力克服障礙。

● 跟患者傾談。找出困擾對方的難題所在。患者往往需要有個能夠開誠布公的密友,這樣的知己能幫助對方正視問題,從而著手控制強迫-衝動障礙的徵狀。——箴言17:17。

● 不要作比較。強迫-衝動障礙會引起難以抑制的慾望,叫患者不能自已,情形跟非患者所感覺的衝動迥然有別。因此,向對方述說你怎樣控制自己的衝動傾向,通常都無濟於事。——可參看箴言18:13。

● 幫助患者訂立切實可行的目標,然後逐一實現。先揀出一種徵狀,然後把克服這種徵狀的一連串目標列舉出來。要從最易達到的目標著手。舉例說,一個目標也許是,規定患者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淋浴。

● 患者的情況要是好轉了,就要多加稱讚。稱讚有助強化人堅守正當的行為。不管進展多麼微小,每一步都是意義重大的。——箴言12:25。

家裡只要有一位成員患上強迫-衝動障礙,就足以令其他成員心力交瘁。因此,親朋應該體諒他們的處境,盡量提供切合實際的支援。——箴言18:24下。

[第21頁的圖片]

強迫-衝動障礙的兩個徵狀——過度清洗、反覆查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