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集體運動——適合我參加嗎?
「我熱愛運動。運動既可使我身心舒暢,又可藉此跟朋友聯絡感情。」——14歲的桑迪。
「有趣!」「刺激!」「勝利!」一項以美加青年為對象的調查指出,以上便是他們加入球隊的一些理由。事實上,許多青年都渴望能夠這樣行。
例如,讓我們看看美國。根據勞倫斯·高爾頓所著的《孩子參與運動》一書指出:「每年都有2000萬名六歲以上的美國兒童加入,或嘗試加入,一些有組織的球隊。」僅在數年之前,有組織球隊幾乎是全男生,但現在不少女孩子也加入棒球隊、籃球隊,甚或在足球場上彼此對壘。
也許你是個愛好運動的人,加入球隊可以使你樂趣大增。或者你正受到來自父母、教師或教練不斷的鼓勵和催逼,要你加入球隊。無論如何,加入球隊是需要你花上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因此明智之舉是,要衡量事情的利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樣行的一些益處。
運動的益處
聖經說:「操練身體,……有點益處。」(提摩太前書4:8)年輕人無疑可以從運動獲得若干裨益。在美國,患上肥胖、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疾病的年輕人,數目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經常運動無疑可以有助減輕這些難題。根據《美國健康》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經常運動的年輕人「的需氧量會比不活躍的青年為大。經常操練身體既可以改良運動技巧,亦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體重」。研究員同時指出,運動可以紓緩緊張,消除疲勞和改善睡眠習慣。
饒有趣味的是,《孩子參與運動》一書評論說:「證據顯示,許多成年人的健康難題都可以追溯到他們年輕的日子。」難怪許多醫生都認為:經常運動,一生受用。作家瑪麗·希基指出:「研究發現,兒童若喜愛運動,長大後大多都會成為活力充沛的成年人。」
許多人覺得加入球隊也有另一些重大裨益。一位父親對兒子加入足球隊一事評論說:『這可以防止他在街上遊蕩,也可以訓練他嚴守紀律。』另一些則覺得,與整隊人一起玩耍可以讓年輕人學會跟別人通力合作,這種技巧也是他可以一生受用的。球隊也可以訓練青年人學會遵守規則,培養自律和領導才幹,並且訓練他們有力量面對成敗得失。喬治·希恩醫生說:「運動是青年人學習的大好時機;它可以讓學生將老師的教導實踐出來,包括要表現果敢、精益求精,以及專心致志等精神。」——《現代健康》雜誌,1985年9月刊。
至低限度,如果球隊得勝,更可以提高個人自尊。年輕的埃迪說:「我每入一球,就會喜上眉梢、倍感自豪。」
聲譽、財富和名望
可是,對另一些青年來說,真正吸引他們加入球隊的原因是想獲得儕輩的接納和賞識。13歲的戈登解釋說:「你若表現出色,人人都會上前祝賀稱讚你。」
蘇珊和丹尼爾·科恩在《青少年的壓力》一書承認說:「尤其對男孩子來說,確保可以提高自己身價的方法看來便是運動了,……你很少會見到足球和籃球隊的台柱會寂寂無名。」一項調查顯示,運動員確實受人刮目相看。調查問及學生,他們究竟喜歡別人記得自己是一位運動界明星、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還是一位最著名的人物。男孩子首推是當「運動界明星」。
如果你細心想一想,傳播媒介怎樣處心積慮地將職業的運動員高舉到受人崇拜的地步,便會明白足球或籃球明星比學者更受人崇敬絕不是一件稀奇的事。許多公眾人士則將焦點集中在運動員的可觀薪酬和豪奢生活之上。難怪許多年輕人,尤其住在貧民區的青年人,都將學校運動視為致富的踏腳石和擺脫貧窮桎梏的上策。
不幸的是,現實跟理想往往是背道而馳的。《現代健康》雜誌一篇題名為「多少運動員可以成為職業選手?」的文章提出一項有根據的統計數字。文章報導:「有超過一百萬名男孩子在中學時會踢足球;差不多50萬人會打籃球;大約40萬人會打棒球。但從中學到大學,參加者的數目卻大幅下降。只有大約1萬1000名大學生會參與足球、籃球和棒球等運動。」來自大學的統計數字甚至更低。「只有百分之8左右的運動員獲選拔加入職業球隊。但只有約百分之2最後才獲聘成為職業球手。」文章接著提醒說:「即使獲聘,也不能確保運動員可以進身球隊。」
所以總的來說,「每1萬2000名中學運動員中,只有一個可以成為職業選手。」這比中頭獎彩票的機會高不了多少!但你可能納罕,運動員是否至低限度可以藉此獲得免費的大學教育?情形也一樣,機會甚微。根據理查德·拉奇克和羅伯特·馬利科夫合著的《各就各位》一書指出,「在芸芸眾多的中學運動員中,……每50個只有一個可以取得大學的運動獎學金。」另一項叫人失望的統計數字是:「在諸如足球、籃球一類可以賺取可觀收入的運動方面,獲得獎學金的優秀運動員可以完成四年大學課程的不足百分之30。」
絕大部分夢想致富和成名的運動員最後都會發覺原來是一場黃粱美夢而已。
半途而廢
如果你想改善健康、培育個人品格和提高知名度,加入有組織的球隊似乎是聰明的做法。但在你匆匆參加選拔賽之前,請先考慮一下《女子家庭雜誌》中所說的話:「現今比任何以往的世代有更多兒童參與有組織的運動。但不幸的是:也有為數眾多的人半途而廢。」對運動一事卓有見地的維恩·西費爾特曾說:「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兒童在十五歲時會放棄一度積極參與的運動。」
請考慮加拿大的例子,當地深受大眾歡迎的運動是冰上曲棍球。有一個業餘曲棍球會擁有超過60萬名運動員,其中有百分之53的參與者是12歲以下的,只有百分之11是超過15歲。為什麼?因為大多數青年到達該年齡便會退出。何以會有這麼多人退出呢?
據調查指出,這些人退出的原因往往是:他們對該運動已失去興趣。事實上,參加球隊是一種費時費力的玩意。《十七歲》雜誌忠告讀者,僅是加入球隊的選拔賽可能已要你花上「每日三小時;每星期5日……為期約一至兩星期的時間了」。如果你獲選加入球隊,日後你便要花更多時間參加集訓和操練。以一個女子加入籃球隊為例,她每日都要花超過三小時練習。這些時間其實可以用來做一些較重要的事。
當然,許多青年都不介意接受一些艱苦的訓練。他們樂於接受挑戰,務求能夠在運動技能上精益求精。可是,還有若干其他原因使許多青年退出運動界。你在決定是否加入球隊之前,最好先仔細考慮這些因素。正如箴言13:16說:「凡通達人都憑知識行事;愚昧人張揚自己的愚昧。」本刊日後會有專文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第14頁的精選語句]
『大部分取得大學運動獎學金的優秀運動員都無法完成學業』
[第13頁的圖片]
出色的運動員知名度高,這吸引了許多青年加入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