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真正的基督徒可以期望上帝保護他們嗎?
一群基督徒在禱告之後,便出發將救濟品運送給他們的信徒同工。貨車隊途經炮火連天的地區,他們隨時會有喪命之虞。然而,他們終於安全到達,慶幸逃過被敵對雙方的軍隊射殺的厄運。是上帝差遣天使保護他們嗎?
一對為上帝服務多年的基督徒夫婦,他們在從事逐戶傳福音工作時,忽然有一架飛機失事墜落地面,他們當場喪生。為什麼上帝的天使沒有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引導他們離開現場,或改變飛機的航道呢?——可參閱使徒行傳8:26。
比較一下兩宗意外之後,我們不禁問道:何以有些基督徒竟在執行上帝旨意期間身亡,而另一些即使身陷險境,仍可以死裡逃生呢?尤其在這個危險的『末世』,基督徒可以期望上帝保護他們嗎?——提摩太後書3:1。
上帝保護人的目的
耶和華上帝曾應許,他會祝福和保護他的百姓。(出埃及記19:3-6;以賽亞書54:17)他在第一世紀特別這樣行。當時基督徒會眾還在嬰孩時期,所以有許多不同的奇跡出現。耶穌曾施行奇跡,使少量食物可以餵飽數千人,他和他的跟從者醫治各樣的疾病和殘障,驅走附在人身上的超人邪靈,甚至復活死者。在上帝的指揮之下,新近成立的會眾不斷擴展,而且穩定地建立起來。然而,儘管有上帝明顯的支持,許多忠信的基督徒仍要面對早死的厄運。——參閱詩篇90:10。
請考慮一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的事例。他們被耶穌選召作使徒,與彼得同是基督最親密的朋友。a但雅各在公元44年以身殉道,而他的兄弟約翰卻可以活到第一世紀的末了。他們兩人明顯同樣是執行上帝的旨意。但為什麼上帝卻容許雅各死去、約翰存活呢?
全能的上帝肯定有能力拯救雅各的性命。事實上,在雅各殉道之後不久,耶和華的天使曾救彼得脫離死亡的魔掌。但為什麼天使不營救雅各呢?——使徒行傳12:1-11。
達成上帝的目的
若要明白上帝保護人的原因,就得先要明白他這樣行不是僅為了要人長壽一點而已,而是要維護一些更重要的事,那便是要達成上帝的目的。例如,由於基督徒會眾跟達成上帝的目的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所以上帝以整體而言必定會保護他們。可是,基督曾坦率地告訴他的門徒,他們以個別而言卻會因為緊守忠誠的緣故而面對死亡的威脅。耶穌在談到這件事之後強調,門徒不會以神奇的方式獲救,而是要『忍耐到底』。(馬太福音24:9,13)事實上,有些人確實獲得保護,但另一些卻無法獲救。然而,這並不表示上帝偏心。上帝只是運用那些處於最有利情況的人去成就他的目的,而這目的最終是要造福全人類。
基督徒即使為上帝服務,仍很可能會英年早逝,所以他們應當表現三個希伯來人所懷的同一平衡態度。他們因為事奉上帝而被判死刑,但他們卻告訴巴比倫王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書3:17,18。
耶和華之保全彼得和約翰的性命,是因為他們在執行他的旨意方面擔任一個重大角色。上帝運用彼得從事牧養工作,藉此「強化」會眾;他的任務也包括要寫下兩本受靈示的經書。(路加福音22:32)約翰也要負責執筆寫五本經書;他也是早期會眾的「柱子」。——加拉太書2:9;約翰福音21:15-23。
究竟耶和華決定在什麼時候,及以什麼方式干預他僕人的生活,這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基督曾應許,他會與他的跟從者同在,「直到事物制度的末期」。(馬太福音28:20)他特別會與『我們同在』,差遣天使去指引我們的傳道工作。(馬太福音13:36-43;啟示錄14:6)除了這些廣泛的指示之外,我們絕不能期望精確地知道上帝以什麼方式幫助人,或者誰會得著上帝的保護。但如果一個基督徒覺得自己確曾獲得上帝的保護和指引,那又如何?既然無人能夠證實或否定他的聲稱,所以最好避免妄下判斷。
上帝是鐵石心腸的嗎?
上帝容許死亡臨到基督徒身上,這表示他是鐵石心腸嗎?絕不然。(傳道書9:11)耶和華不僅打算將我們的性命保全幾年或幾十年而已,而是直到永遠。為了那些愛他和親近他的人的永久福利著想,他會在所處崇高的有利位置上指揮事態的發展。(可參閱馬太福音18:14。)他必定會達成自己的旨意,將這個事物制度為人帶來痛苦的事情,包括死亡在內,徹底除去。上帝的處事方式必定是完善和徹底的,所以使徒保羅不禁受到感動讚嘆:「上帝的財富、智慧和知識多麼高深!他的審判多難測透!他的道路多難追尋!」——羅馬書11:33。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每個基督徒不是要問自己:『上帝會保護我嗎?』而是要問:『我享有耶和華的祝福嗎?』若然,不論在這個事物制度有什麼事發生,他也必定會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跟完美的永生比較,這個制度的任何痛苦,包括死亡在內,都會看來「又短暫又輕微」了。——哥林多後書4:17。
[腳注]
a 彼得、雅各和約翰曾目擊耶穌改變形貌(馬可福音9:2),以及復活崖魯的女兒(馬可福音5:22-24,35-42);在耶穌面對個人的考驗時,他們正在客西馬尼園附近(馬可福音14:32-42)。再者,他們曾跟安得烈一起問及耶穌有關耶路撒冷遭受毀滅、他的復臨和事物制度終結等事情。——馬太福音24:3;馬可福音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