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士也可享受駕駛之樂
「我可以駕駛汽車!」這句話對你來說也許沒有什麼大不了,可是,對我卻影響深遠。說話的人年屆50歲,身體貼靠地面。他自嬰孩的時候便患了脊髓灰質炎,下肢幾乎沒有發育。他雙腿萎縮不全、毫無功用,就在肚子下彎彎的交疊著。雖然這樣,他由於多年以來一直運用雙手行動,因此他的胳膊有力、肩膀發達。他完全沒有自怨自艾,當談到自己能夠駕駛時,聲調好不神氣。我聽了非常慚愧、無地自容。
我在28歲的時候也患了脊髓灰質炎。醫生告訴我終生都要依賴拐杖時,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個沉重的打擊。然而,這個男子的寥寥數語卻幫助我重新振作起來。我心裡想,這人的傷殘程度比我嚴重得多,既然他可以鼓起勇氣做人,我為什麼不可以?因此,我打定主意,決心再次駕駛!
並不容易
這已經差不多是40年前的事了。當時,對於膽怯的傷殘人士來說,駕駛汽車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我的汽車經過改裝後,表現非常出色!在車內貼近我左邊腋窩的位置上安裝了一根拐杖,它一直伸延至離合器踏板上。我只要把左肩向前移動就可以與拐杖接合。油門是取自早期福特T型汽車的手控槓桿,剎車也是由手控槓桿操作的。你想像到我駕車時的情形嗎?我的肩膀前後移動,左手負責駕駛和剎車;右手不但也要駕駛,還負責加速和打手號!(在澳洲,我們是靠在公路的左邊駕駛車輛的。)那時汽車並沒有轉向信號裝置。
在以往,人們必須在殘疾人的汽車上安裝一些笨重的附件,幸而這樣的日子已成過去。今日,藉著自動變速器和近在手邊的轉向信號裝置的幫助,駕駛汽車變得簡單得多了。先進的科技裝設對傷殘的駕車人士大有幫助。本刊第14頁的附框便提供有關這類裝置的資料。
個人建議
假如你是個殘疾人士,卻想以改裝過的汽車代步,我大力建議你先向這方面的專家請教。他可以作出安排為你檢驗汽車的所有機件,藉此確保身為司機的你和其他乘客的安全。由於發生交通意外的機會是不可抹殺的,因此,明智之舉就是向一家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購買全面性的保險。
一般來說,你在駕車的時候最好有人作伴,以防萬一。一句古老的箴言的確很有見地:「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傳道書4:9,10)在意外發生時,例如發動機出現故障,或是輪胎泄了氣,同伴都能給你莫大的幫助。有些殘障司機還要帶備便攜式活動電話,這樣,他們即使必須單獨駕駛,也能保持較大的自信。
身體有殘障的司機最好加入駕車人士汽車故障服務協會等組織。如有急需,不論晝夜,你只要致電該會就可以迅速獲得協助。全年的收費通常並不昂貴——你只需付出少少費用,便足以換來內心的安寧。
誠然,對於我們有殘疾的司機來說,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能力限度,並且按著自己的情況小心駕駛。我們無需為了跟別人看齊而在路上飛馳。剛相反,不少有殘疾的司機在汽車上附上「傷殘司機——小心」一類的告示牌。這個告示牌旨在表示,這位傷殘的司機也許比別人駕駛得較慢,以防發生意外。這並不意味到其他司機必須讓路。事實上,以我的經驗來說,尤其鑑於現時汽車的設計較為先進,傷殘司機在剎車方面並不比身體健全的司機慢。
駕駛與否——宜三思後行
你如果是個傷殘人士而又想自行駕駛,就應當三思而後行。首先,你應當跟醫生和家人商量。此外,你也可以想想這些問題:我有必要駕駛嗎?假如有意外發生,我能夠應付這類情勢嗎?我可以克服有可能出現的恐懼感嗎?駕車有什麼好處?我因為能夠駕駛而可以再做工謀生嗎?這使我更為合群嗎?
你也必須知道自己應當在什麼時候放棄駕駛。不論傷殘與否,任何 司機的判斷力遲早都會減弱,身體的反射作用也會逐漸遲鈍,那時,他必須決定停止駕駛。假使這個日子一旦來臨,要記住,不要只想到自己。你所愛的人,例如你的家人又如何?還有你的鄰人、路上的行人又怎樣?你那削弱了的駕駛能力會否對他們構成威脅?
在某些國家,例如我的家鄉澳洲,凡是年逾65歲的傷殘司機在更換駕駛執照時,每次只能續期一年。然而,在此之前,他必須首先獲得醫生證明,表明他並沒有什麼足以削弱他駕駛能力的健康難題。
我的汽車和傳道工作
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代,汽車成為了某些地區的基督徒的必需品。汽車有助他們把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傳給數以萬計,甚或數以百萬計的人。(馬太福音24:14)對於像我一樣的傷殘人士來說,汽車尤其大有幫助。我的汽車是按著我的個人需要而經過改裝的。它有助我跟別人分享自己的信仰:一個沒有意外、疾病和各種殘疾的新世界行將來臨。(以賽亞書35:5,6)有些傷殘人士甚至能夠成為全時的傳道員。
美國愛阿華州的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終生都要用輪椅代步,可是,她加入了全時傳道工作卻有多年之久。她說她的客貨車給她很大的幫助。一位見證人同工替她設計了一些特殊的控制器,例如把她升到客貨車裡的升降設備。她進了客貨車裡以後,便從輪椅轉移到司機座位上。她說:「通過這個方法,我能夠經常出外探訪人,而且也能夠主持不少聖經研究。」
我自己雖然未能加入全時傳道工作的行列,可是,我那改裝過的汽車卻是我在傳道上的一大恩物。多年來,我一直扶著拐杖從事逐戶的傳道工作,可是,隨著時間過去,我的胳膊和肩膀卻感到疼痛。因此,我必須想出一個沒有這麼吃力的辦法來。不論在市區還是郊區,我傳道時總會選擇一些設有車行道的房子,這樣,我便可以把汽車駛近門前了。
大凡初次探訪住戶的時候,我都會離開車廂,手扶拐杖走到別人的門前,然後簡略地解釋自己的來意。倘若住戶對聖經信息表現興趣,我便盡量跟他建立友誼。這樣,在隨後的探訪裡,我可以按響汽車喇叭表示我已到達,接著,住戶便會走到我的跟前來。
這個方法相當奏效。不少住戶都很樂意走進車廂內一會兒,沒有感到不便。因此,我們可以安舒地交談,不愁惡劣天氣的影響。很多時住戶都歡迎我的探訪,並且期望進一步獲悉令人鼓舞的聖經信息,以及收到最新出版的《守望台》和《儆醒!》雜誌。
誠然,每個傷殘人士的情況均各有不同。然而,你也許能夠從駕駛尋得與我同樣的裨益——重新建立自信、獨立、能夠幫助別人,以及由於能夠說聲「我去開車」而獲得莫大的喜樂。——賽西爾·布魯恩口述。
[第14頁的附欄]
汽車如何經過改裝以適合殘疾人士
大多數殘疾司機都會以手代腳,用手做一些雙腳無法做到的事情。市面有一種手控設備,非常方便:一根槓桿巧妙地接連著駕駛盤的下方,從轉向柱向外伸展出來。另一根鋼棒則從槓桿伸延至下方的剎車腳踏板上。這樣,司機只要把槓桿向前推便能夠把車剎住。
在同一組設備上,有一條纜繩繫著油門。司機可以用兩種方法控制槓桿:他若向前推便把車剎住,向上拉則使汽車加速,毫不費力。這種手控設備的顯著優點是,汽車開動時跟一般車子沒有兩樣。此外,要把整套設備轉移到其他汽車上也相當容易。
假如雙手的力量減退,他可以考慮另一種手控設備。這種設備的運作方法跟上述的類似。人只要把槓桿向前推便可以把車剎住;向下按則能夠使汽車加速,這樣,他手部的重量便足以開動油門。
輪椅又如何?
傷殘司機還要面對另一個問題:他可以怎樣處理輪椅呢?不少較年輕的司機喜歡購買雙門式小客車,這樣,他們便可以把輪椅升放到駕駛座之後的地方。誠然,司機必須膀臂有力才行。氣力較小的司機則需要等待友善的路人經過,然後讓對方替自己把輪椅升放到車廂內。
另一項選擇則是輪椅裝卸設備。它是一種由玻璃纖維製造的箱子,安裝在車頂上。司機只要輕按按鈕,小型發動機便會慢慢地把箱子倒置,然後藉著滑輪把輪椅移進箱子裡,接著箱子便會翻正過來。澳洲有一個輪椅裝卸設備能夠很便捷地與汽車的點煙打火機連接起來。
輪椅裝卸設備的缺點是,它會為汽車帶來阻力而減低車速,以致增加了百分之15至20的耗油量。此外,這套設備本身可能也非常昂貴。但無論如何,有些人還是喜歡購置這種設備,因為它能夠使他們享有較大程度的獨立。一位傷殘婦人說:「我現在單獨地往哪裡去都可以,無需有人陪伴,也無需有人在目的地那裡幫助我卸下輪椅。」
[第13頁的圖片]
我能夠從汽車向人作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