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5/22 28-29頁
  • 世聞點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世聞點滴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精神難題與日俱增
  • 達成協議
  • 漠視保護自然資源
  • 「不應竄改聖經」
  • 避免氣溫大災難
  • 「重組家庭」
  • 咖啡因兒童
  • 給愛動物者的忠告
  • 無法兌現的承諾
  • 對付麋鹿的方法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7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4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5/22 28-29頁

世聞點滴

精神難題與日俱增

一份題名為《關注兒童》的雜誌指出,一組環球衛生專家警告,「在一些發展中的國家,精神健康難題已廣泛到令人震驚的地步。」由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所作的文件記錄指出,在眾多精神病例中,大多都是「由戰爭、天災、婦女和兒童受虐待和謀殺所促成的。此外,人口分布、政治和經濟情況改變也是其中的原因」。再者,在一些低收入的社會裡,弱智和患癲癇症的人數也比其他地方高出三至五倍;自殺已成了青少年的頭號殺手。根據這組專家的主管阿瑟·克萊因曼醫生指出,精神健康必須受到國際的關注。他說:「可惜不論貧國富國,都同樣不願為恢復和保持人民的精神健康而作出所需的投資。」

達成協議

《今日基督教》雙週刊指出,「來自前蘇聯四個具有影響力的回教共和國——即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東正教和回教領袖達成了一項前所未見的內部協議,要壓抑在亞洲中部勢力越來越強大的教派和一些與傳統相背的宗教團體。」他們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舉行會議,報導指出,這些宗教領袖「誓要齊心一意,遏止福音派的基督教、浸信會、摩門教和耶和華見證人的影響力」。

漠視保護自然資源

有人在英國萊斯特郡的一個水庫看見一頭紅脖子的瓣蹼鷸。由於這是一頭罕見的飛鳥,於是全英國的觀鳥者都蜂擁而至,要一睹牠的風采。但使他們大吃一驚的是,他們竟看見一條四呎長的巨型狗魚一口就吞下了這頭過境的飛鳥。一位觀鳥者說:「這簡直有如電影《大白鯊》的情節。飛鳥這刻還在水面上游來游去,眨眼間已被狗魚咬住,接著就無影無蹤了,只見水花四濺。」路透社報導:「遺下來的就只有數條羽毛,證明這頭外來的水鳥確曾到過萊斯特郡的水庫一遊。」

「不應竄改聖經」

在這個標題之下,《澳大利亞週末報》的一則社論譴責有些譯本「試圖重新解釋和竄改聖經的部分內容,以符合現代的需要」。雖然大部分新譯本都是一些「學術的結晶,且善用從古抄本和研究歷史所得的新發現」。然而,社論卻警告人,要提防「把翻譯和解釋經義混為一談」。這次引起爭論的是一些由基督教猶太教聯會為牧師和教師所制定的指引條文,要他們避開滲入任何反猶太教的觀念。例如他們要把用在審訊耶穌和與他死亡有關的「猶太人」一詞改為「耶路撒冷的一些居民」;「法利賽人」一詞就改成「有些宗教領袖」。社論補充說:「新約文獻絕不是人為的見解……更改其中的字詞,及竄改經文的情況可以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甚至可能連耶穌的生平都會以不忠實的方式報導出來。但這其實是應當跟耶穌當時的社會背景一致的。」

避免氣溫大災難

德國科學情報局發出警告,要是不盡快採取行動,地球的氣溫會在接著的25至30年間為地球帶來大災難。《南德意志報》報導:「專家們正要求世界各國,每年把引致氣溫劇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百分之一。因為溫度上升應當限制在每十年不超過攝氏0.2度的水平。」在造成地球的氣溫不斷上升方面,工業化國家是主要的罪魁,它們要負上百分之80的責任。例如在德國,平均每個市民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比印度的每個居民高出20倍。另一些由人促成的重大環境難題包括:土壤受到侵蝕、食水不足,以及動植物種類日趨減少等。

「重組家庭」

巴西《聖保羅州報》報導,疏忽照顧兒童,及以暴力對待兒童的情況正日益嚴重。雖然社會經濟難題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其實虐待兒童不單是貧苦大眾獨有的情形。據兒童及青少年顧問中心的統籌者利亞·戎凱拉指出:『貧富其實並無二致。惟一的分別是,在貧民窟或人口稠密的屋宇內,人人都可以聽到孩子的哭叫聲。但在高樓大廈內,哭叫聲卻被牆壁阻隔了。』救救孩子會的總幹事保羅·維克托·薩皮恩扎認為,加強家庭的連繫是應付難題的最佳方法。他說:「把孩子送到託兒機構根本無濟於事,因為孩子得不到所需的愛和關懷。當務之急是要幫助家庭重新組織起來,使孩子可以享受到來自家庭本身的愛和關懷。」

咖啡因兒童

孩子要是很難集中注意力、煩躁不安、精神渙散、任性衝動,這很可能是因為他攝取過量咖啡因的緣故。《塔夫茨大學飲食及營養通訊》指出,對一個體重約18公斤的孩子來說,「一罐可樂和半杯冰茶的咖啡因含量與成年人所飲的三杯咖啡相等。」文章談到霍斯夫特拉大學一位心理學醫生米切爾·沙勒所作的研究表示,「攝取過量咖啡因的兒童的病徵,跟患上注意力障礙症或過度活躍症的兒童的病徵很相似。」文章補充說:「在確定你那精力充沛、活躍好動的兒童有這樣的難題之前,你只需減少給他飲用可樂和茶,可能就足以解決他煩躁不安的情緒難題了。」

給愛動物者的忠告

你是個愛動物的人嗎?若然,你一定試過給一頭馴良的狗舔你的臉和手了。可是,馬尼杜巴大學的一位寄生物學家萊恩·格雷姆指出,你這樣行很可能會沾上一些幼小的寄生蟲或蛔蟲。《溫尼伯自由新聞報》報導:「最好不要讓狗的嘴巴太接近自己。」狗是用舌頭來清潔身體的,牠們的舌頭有如洗衣板一般,可以沾上許多廢物,包括排泄物在內。該報章指出,小狗雖然「毛茸茸的活潑可愛,但全身卻滿布細菌」。雖然很少人因而感染疾病,但「為了安全起見,在被狗不斷的舔過之後,你自己和小孩子都最好洗洗手、洗洗臉」。

無法兌現的承諾

《時代》雜誌評論:「像過往許多醫學革命的宣傳一樣,基因療法開始時都給人一線曙光。研究人員承諾,要設法治療一些遺傳性的疾病,包括膽囊纖維變化症、肌肉萎縮症和鐮狀細胞性貧血等。但不是用常規的醫療方法;而是借助遺傳工程學的神奇力量,用正常的基因取代有缺陷的基因。」時至今日,由首次獲准以人作為試驗開始,五年轉瞬就過去了,總共有600人參與過100宗有關的臨床試驗,但依然未見任何顯著的成效。《時代》雜誌指出:「經過各種試驗和宣傳之後,還未有明確證據顯示基因療法可以成功地治療或幫助任何病人。」事實上,研究人員甚至仍未找到最佳方法,把基因放進有缺陷的細胞裡,並控制身體的免疫系統,使它不致排斥這些新的基因。亞利桑那大學遺傳學家羅伯特·埃里克森說:「既然基因療法未能證明是成功的,這些承諾就好比一片廢話。」

對付麋鹿的方法

《新科學家》週刊報導:「在瑞典,向警方報案的交通意外中,半數都是跟汽車與動物相撞有關。」每年都有12至15個瑞典人因為這種意外喪生。尤其令人關注的是歐洲的麋鹿,牠可以長至800公斤重,並且對汽車完全沒有畏懼之心。《新聞週刊》指出,在鄰國芬蘭,麋鹿是國內『導致交通意外的第二大成因,僅次於人酒後駕駛』。為了應付這個難題,瑞典紳寶汽車廠進行了一連串的撞擊試驗。方法是利用假麋鹿來測試汽車的安全程度。芬蘭的官員也曾撥款2200萬美元,在繁忙的公路下面建造一些給麋鹿通過的地下通道。《新聞週刊》指出:『通道會讓麋鹿可以看見另一方的出口,兩旁還種植一些牠們愛吃的植物。』《新科學家》週刊補充:「麋鹿在交配的季節臨到時,就會神魂癲倒,不顧一切。」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