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6/22 14-16頁
  • 萊姆病——你會患上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萊姆病——你會患上嗎?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蜱、鹿和你
  • 病徵及有關難題
  • 治療及預防
  • 讀者之聲
    警醒!1997年
  • 我的健康有問題,怎麼辦?(第3部分)
    青年人問
  • 疾病會有一天終止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疾病——會有終止的一天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6/22 14-16頁

萊姆病——你會患上嗎?

有關愛滋病的報導街知巷聞,但新聞傳媒卻甚少提到萊姆病。然而,萊姆病正迅速蔓延。事實上,《紐約時報雜誌》在幾年前曾把萊姆病描述為「[美國]受感染人數的增加速度僅次於愛滋病的傳染病」。據其他國家的報導顯示,這種疾病在亞洲、歐洲和南美洲正迅速蔓延。

萊姆病是什麼?它是怎樣傳播開去的?你有患上萊姆病之虞嗎?

蜱、鹿和你

大約20年前,美國東北部康涅狄格的萊姆鎮及一帶的關節炎病例驟然上升,患者多屬兒童。他們在患病初期出現皮疹、頭痛,以及關節疼痛。一位居民指出,不多久,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要用拐杖走路」。此後不久,該區有50多名居民也相繼患上這個病症;幾年後,數以千計的居民出現同樣的痛苦症狀。

研究人員留意到這種病症跟其他疾病截然不同,於是把它稱為萊姆病。這種病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是由寄生在蜱的螺旋形細菌(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的。怎樣傳播開去?人走過叢林時也許接觸到蜱。蜱就附在過路的人的身上,並且叮咬他的皮膚,結果把引致萊姆病的細菌傳入他的體內。由於這種受感染的蜱時常也在鹿的身上寄居、進食和交配;此外,遷往郊區——那裡的鹿非常眾多——定居的人正越來越多,難怪萊姆病的病例也不斷增加。

病徵及有關難題

萊姆病初期的病徵通常是出皮疹,初時只是一個小紅斑而已。幾天或幾週後,這個小斑點逐漸增大,呈圓形、三角形或橢圓形,大小跟一個小錢幣相若,然而,斑點也可能會擴大至患者背部的整個部分。除了出疹子之外,患者時常也會同時患上熱病、頭痛、頸部僵硬、身體發痛和疲倦。假如不及早治療,逾半數的患者會感到關節腫痛,這個現象也許持續幾個月。百分之20沒有接受治療的病人最後會患上長期的關節炎。在罕見的情況下,這種疾病也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心臟併發症。——請參看附框。

許多專家都認為要把萊姆病診斷出來頗為困難,因為初期症狀像流行性感冒一樣,跟其他傳染病非常相似。不但這樣,每4名患者便有1名沒有出皮疹,而這種皮疹的特點是萊姆病所獨有的;此外,許多患者都無從記起自己是否曾給蜱叮咬,因為人給蜱叮咬通常是無痛的。

最近推出的抗體血液檢驗並不可靠,故此,要診斷這種病症又多了一重障礙。患者血液內有抗體顯示,免疫系統探測到有外物入侵體內,可是,有些測試卻未能確定入侵者是否引致萊姆病的細菌。這意味到,病人可能在萊姆病的血液檢驗方面呈陽性反應,可是,他的症狀其實是由其他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因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建議,醫生最好根據病人是否曾受蜱叮咬而作出診斷,同時也要考慮病人的症狀,以及徹底排除其他可以引發這些症狀的可能性。

治療及預防

如果及早治療,大多數病人都能夠藉著抗生素而痊愈。患者越早接受治療,康復的進度就越快,痊愈得也越徹底。療程結束後,疲倦和疼痛的症狀也許會持續幾個月,但病人無需繼續接受抗生素,這些症狀也會逐漸減少。可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指出,「人曾患萊姆病並不確保以後就終生免疫。」

這個令人不安的情況會有改善嗎?美國耶魯醫科大學宣布,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能夠預防萊姆病的試驗性疫苗。接種了疫苗的人如果被蜱蟲叮咬,疫苗能夠發揮「雙重效用」:一方面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以消滅引致萊姆病的入侵細菌;另一方面,疫苗同時能夠消滅蜱蟲體內的細菌。

研究人員在1975年發現萊姆病,斯蒂芬·馬拉威斯塔是這批研究人員之一。他說,「在保護人類免受萊姆病的嚴重後遺症影響方面,試驗疫苗是一項重要的進展。」《紐約時報》評論,在某些地區,居民由於害怕被蜱叮咬,以致不敢留在戶外,但科學家希望「這種疫苗能夠讓人在郊區享有更大的活動自由」。

與此同時,你是可以採取一些預防措施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建議:假如你途經一個蜱患嚴重的地區,務要在路徑的中央位置行走。要穿長褲、長袖襯衣,還要戴上帽子。要把褲腳塞進襪子裡,鞋子應當完全密封。淺色的衣物使你較易察覺是否有蜱附在身上。在衣物和皮膚上噴灑驅蟲劑也很有幫助,但這些化學劑卻會產生副作用,對於兒童的影響尤為嚴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指出,「在萊姆病流行的地區裡,孕婦要特別提防被蜱叮咬,因為病菌能夠影響胎兒」,以致增加流產或死產的機會。

你回家以後,要盡快檢查自己和孩子身上有沒有蜱附著,身上多毛的地方尤其需要留意。在這方面,你必須加倍注意,因為幼蜱就像句末的句號一般細小,很容易令人誤以為只是污點而已。你如果有寵物的話,要在牠們走進室內之前,先檢查牠們有沒有給蜱附著,因為牠們也是可以患上萊姆病的。

你應當怎樣清除蜱呢?不要赤手拿取牠們,要用鈍的鑷子緊緊鉗著蜱的頭部,然後輕輕拖拉牠們,直至牠們不再抓住皮膚。千萬不要擠壓牠們的身體。接著要用抗菌劑徹底抹拭牠們叮咬過的部位。美國傳染病學家加里·沃姆澤醫生指出,人如果在24小時內就把蜱除去,這有助他避免患上萊姆病。

誠然,甚至在蜱患非常嚴重的地區,人染上能夠使人跛足的萊姆病的機會也相當低。可是,藉著採取這些簡單的預防措施,你能夠把這個機會進一步減低。為了採取這些預防措施而作出努力是值得的嗎?你只管問問任何一位萊姆病患者,他準會同意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14頁的附欄]

萊姆病症狀

初期症狀:

○ 出疹子

○ 肌肉及關節疼痛

○ 頭痛

○ 頸部僵硬

○ 疲倦不堪

○ 發熱

○ 面部肌肉麻痺

○ 腦膜炎

○ 關節間歇腫痛

罕見情況:

○ 眼睛發炎

○ 暈眩

○ 呼吸短促

後期症狀:

○ 間歇性或長期性的關節炎

罕見情況:

○ 失憶

○ 很難集中精神

○ 情緒和睡眠習慣發生變化

上述一個或多個症狀會在患者受感染期間的不同時期內出現。——《萊姆病的真相與嚴重後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出版。

[第15頁的圖片]

在叢林漫步也可以對你構成威脅

[第16頁的圖片]

蜱(經過高倍數放大)

[鳴謝]

Yale School of Medicine

[第16頁的圖片]

蜱(實際大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