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隔閡、彌合裂縫
生在哪個家庭、誕於哪個國族,這都不是我們自己可以作主的。我們從小就以什麼文化習俗為楷模,模鑄自己的思想,也不是由我們決定的。這些事根本不受我們控制。我們大家都要受時間和環境支配。不過,我們卻可以克制自己的思想行為,改變自己對別人的看法和態度。
聖經指出,我們可以怎樣調整自己的觀點。讓我們考慮幾個聖經原則,這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障礙,跟不同背景的人相互溝通。
「這位造成世界和其中一切的真神……以一個人造出所有國族的人,讓他們住在全地面上。」(使徒行傳17:24,26)我們都出自同一始祖,同是人類家庭的成員,所以大家都有很多相似地方。我們只要找出共通點,相互溝通就會容易得多。我們大家都想有知心密友,都需要感到為人所愛、受人尊重。人人都會盡量避免身心遭受創傷。各種各族的人都熱愛音樂、藝術,也喜歡說笑話;不管文化背景如何,人人都喜歡彼此以禮相待,合力尋求幸福之道。
「凡事都不要爭勝,不要自命不凡,倒要思想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優越。」(腓立比書2:3)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凡事都看別人比自己優越。不過,我們卻應該認識到,在生活的某些層面上,別人確實比我們優越。我們永不該以為,自己的族裔、本土文化處處凌駕別族。
「所以我們一有機會,就該對所有人行善。」(加拉太書6:10)不分種族文化,我們只要主動對別人表示友好,而且樂於幫忙,我們就可以建立溝通橋梁,彌合彼此間的差異。
「我親愛的弟兄,你們要知道,無論是誰,要快一點聽,慢一點才講,慢一點才動烈怒。」(雅各書1:19)單是講話並不能起溝通作用;如果要彼此心意相通,大家都必須仔細聆聽,體恤對方的感受。
「人心懷藏謀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來。」(箴言20:5)不要單看別人行為的表面,要敏於洞悉對方的內心感受,從而了解問題所在。設法對別人有較深入的認識。
「不要單顧自己的事,只對自己懷有個人關注,也要顧及別人的事,對別人懷有個人關注。」(腓立比書2:4)不妨易地而處,從別人的觀點看事物,體諒對方的處境。要為他人著想。
耶和華見證人文化背景各異
在環球232個國家地區,耶和華見證人都熱心傳道,彼此精誠團結。由此可見,上述的聖經原則的確大有實效。這群人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他們決心凡事都順從耶和華的仁愛指引。——啟示錄7:9;哥林多前書10:31-33。
見證人不會輕蔑異族的文化習俗,也不會排斥本土文化,除非這些風俗習慣跟聖經原則有所抵觸。要是本土的風俗習慣跟聖經的主張有抵觸,他們就會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過來。他們明白到,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長處;人一旦歸附純真崇拜,就會把自己的民族優點充分發揮出來。
關於地球,見證人力求跟上帝懷有一致的看法。在上帝眼中,地球必然是璀璨、瑰麗的;這個行星在太空不停地旋轉,蔚藍奪目,大放光彩。大地布滿各種各族的人,文化習俗色色俱全。終有一天,各色人等都會和睦共處,不分彼此,團結一致地享受生命。耶和華見證人熱切期待這天來臨。
[第8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學會怎樣消除民族間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