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8/8 7-8頁
  • 保護還是滅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保護還是滅絕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國際援助
  • 人為干預
  • 取得重大成功?
  • 前途未卜
  • 瀕於滅絕的物種——問題有多嚴重
    警醒!1996年
  • 動物園——野生動物的惟一希望?
    警醒!1997年
  • 微妙的生態網絡
    警醒!2001年
  • 動物園近觀
    警醒!201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8/8 7-8頁

保護還是滅絕

保護自然資源,還是任由物種滅絕?這個問題不斷引起激烈的爭議。慈善組織紛紛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當局嚴加管制,立法保護自然資源,以防瀕危物種一一滅絕。

舉例說,近年來,不同團體先後跟中國官員會面,並取得他們的支持,合力取締捕捉亞洲黑熊的非法活動。捕熊者旨在取出動物的膽囊和膽汁,因為熊膽是東方傳統藥物常用的材料。

國際援助

某一物種只在一國受到保護,但在其他國家就被人濫捕濫殺;這樣下去,受保護的物種最終也難免滅絕。所以,列國締結條約證明是切合時宜的,它們簽訂了多項國際協定。1993年年尾,生物多樣化公約,也就是里約熱內盧條約,正式生效;緊接而來的還有保護歐洲蝙蝠的協定。除了現有的印度洋鯨類禁捕區之外,國際捕鯨委員會還把南極洋列為禁捕區,以保護大型鯨類和小鬚鯨。不過,最有效力的協定也許是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請見附框。

關於生物彼此間的交互關係,人類要學習的地方還多著哩。為求增加可供食用的魚類品種,東非漁民把尖吻鱸引入維多利亞湖,但正如動物學家科林·圖德奇所說,他們到頭來卻觸發了「本世紀最嚴重的生態災禍」。維多利亞湖共有300種土產魚類,約有200種已經消亡。雖然近期證據表明,物種分布失調,是土壤受侵蝕所致,但跟維多利亞湖接鄰的三國政府已成立一個組織,共同決定哪種魚類可被引入湖裡,以免土生魚類有滅絕的危險。

人為干預

許多動物園都實行育種計劃,替樊籠動物繁殖後代,據報成效卓著。「如果世界上所有動物園都著手替樊籠動物育種,而輿論又支持這個計劃的話,大家就可以齊心合力,拯救瀕危的脊椎動物了。在可見的將來,瀕危的脊椎動物可能通通都要過樊籠生活,以便進行人工繁殖。」——《動物園內的剩餘物種》。

英國澤西小島的動物園替稀有動物育種,指望牠們日後能夠重返野外。1975年,加勒比的原產地只剩下100隻聖盧西亞島鸚鵡,其中七隻後來被送往澤西島。到1989年,通過人工繁殖,澤西島的動物園已替這種鸚鵡增殖14隻,還把其中幾隻送回聖盧西亞島。到了今天,據報聖盧西亞島鸚鵡已有300多隻,為原產地平添不少生趣。

照樣,在別處實行的育種計劃也成績斐然。《全國地理雜誌》報導,北美洲剩下的17隻紅狼非常適應樊籠生活,而且繁殖得很好,如今已有60多隻返回野外。

取得重大成功?

瀕危物種並不一定有滅絕的威脅。根據《瀕危物種——大象》一書所載,在1979至1989年間,非洲大象的數目從130萬頭降至60萬9000頭。非法捕獵象牙是促成大象減少的部分原因。輿論不斷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當局取締象牙貿易。不過,禁制象牙買賣卻引起強烈反響。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津巴布韋和南非兩地,由於保護自然資源的政策異常奏效,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變得有大象過剩之患。《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津巴布韋要把5000頭大象遷離萬蓋國家公園。壓力團體建議,把這批大象遷移到其他地方去。國家公園的管理人員打算把過剩的大象出售,並提議西方機構,與其反對把多餘的、病弱的大象除掉,倒不如「提供經濟援助,把大象安置到其他地方去」。

前途未卜

不過,失敗是在所難免的。許多人擔心,重返野外的物種會陷入困境。西伯利亞虎非常適應樊籠生活,如果要恢復野生狀態,就要有260平方公里左右的樹林作為棲息地,而且不受偷捕者侵擾才行。《星期日獨立報》指出,「如果把動物園飼養的老虎直接放回天然棲息地,牠在覓食方面就會十分困難了」。前景的確黯淡!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物種都有專業人員提供援助。難題變得複雜,也不是純粹因為人手短缺的緣故。主張環境防護的人士無論付出多大努力,貪官污吏對有關問題還是漠不關心;此外,這些有心人也可能要面對戰爭甚或死亡的威脅。在這些不利的環境下,他們又怎會有成功的希望呢?那麼,有方法解決瀕危物種這個問題嗎?這件事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第7頁的附欄]

國際間的撒手鐧

關於對抗瀕危物種的非法買賣,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確是個厲害的撒手鐧。豹皮、象牙、虎骨、犀牛角和海龜都是當前受禁制的商品。這個協定的約束範圍也包括瀕危的樹木和魚類在內。

不過,《時代》雜誌卻警告說:「除非成員國能夠恪守協議,……否則這些國家可能會發覺,他們一心設法保護的動物已不再存在了。」

[第8頁的圖片]

關於保護自然資源,有些計劃真的取得重大成功嗎?

[鳴謝]

Courtesy of Clive Kiln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