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危機四伏的地球我想談談「危機四伏的地球——挽救有望嗎?」這系列的文章。(1996年1月8日刊)能夠讀到這些富於鼓勵的資料真好。這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向我們提出樂園的希望,到時我們就無需擔心地球的生態系統會變成怎樣,或憂慮臭氧層出現洞孔了!我希望能與家人朋友生活在這個樂園裡。
A.C., 美國
我們很喜愛第8-9頁附框裡所提供的資料,其中包括濫伐森林、食水不足,和瀕於滅絕物種等問題。這些文章幫助我們看出地球這顆行星現正面對的嚴重難題。知道我們的造物主會解決這些嚴重難題,令我們感到安心。
O.P.和F.J.O., 西班牙
珍茜嘉的報告我剛剛讀完1996年1月8日刊(英語版)「珍茜嘉的報告」這篇文章。對我來說,這篇文章的確非常鼓勵!見到這位傑出的青年如此喜樂、忠信地事奉耶和華,真令我感到自豪。珍茜嘉的故事提醒我要隨時隨地向人作見證。
A.H., 美國
找到人生意義「昔日的生活漫無目的,如今已找到人生意義」(1996年1月8日刊)這篇文章的確深深打動了我的心。當我閱讀時,我有感同身受的感覺。我以往也是一樣,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對前景感到一片悲觀。後來,我應邀到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並且接受了一個聖經研究的安排。現在我很快樂地從事全時的傳道工作,幫助人看出耶和華向我顯示的奇妙希望。
C.R., 美國
不育的治療「世聞點滴」中「不育夫婦的新希望?」這則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1995年9月22日刊)文章提到醫生用極幼細的針,把一個男性精子注射到「妻子體內」的卵子。我把文章給一名生物學家看,但她說從沒有聽見有這樣的療法。
E.K., 德國
本刊這則消息是來自法新社的一項報導,內容談及丹麥籍的安諾斯·尼伯·安諾生醫生所發表的一個演講。很抱歉,所引的報導有些地方並不完全精確。安諾生醫生告知本刊,人工授精的過程其實是在試管內進行的。換句話說,療法是在女性的體外進行。當卵子受精後,然後再放入女子的體內。可是,「用丈夫的精子放在妻子體內,而不是用匿名人士所捐贈的精子,這避免了敏感的道德和宗教問題」,這句話倒沒有說錯。對於是否接受這樣的療法,基督徒夫婦需要自行作出決定。(參看《守望台》1981年12月1日刊,30頁。)——編者的話。
行差踏錯的朋友我寫這封信是要談談「青年人問……如果朋友闖了禍,我該怎麼辦?」一文。(1996年1月22日刊)一年前,我有個好朋友被會眾開除。這件事使我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全力幫助她,沒有花充足的時間在她身上,看來我並不是她的好朋友。讀過這篇文章後,我才知道,她離開真理一事,並不是我的錯。這使我如釋重負!
L.T., 美國
在我的事例上,那個開始「過一種有問題的生活方式」的人,不但是我的朋友,而且是我那無可替代、和藹可親的母親。我後來將她的情況通知會眾的長老,而她也被開除。我曾責怪自己把事情告知長老。現在我會運用文章的建議,去克服不當的罪咎感。
I.Y.,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