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9/22 26-27頁
  • 如何克服耳鳴的困擾?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如何克服耳鳴的困擾?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病因何在?
  • 有什麼療法?
  • 對耳鳴毛病保持忍耐
  • 讀者之聲
    警醒!1997年
  • 保護你的聽覺!
    警醒!2002年
  • 噪聲——有什麼對策
    警醒!1997年
  • 聽上帝的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9/22 26-27頁

如何克服耳鳴的困擾?

貝多芬、德國作家歌德,還有意大利雕刻家米開朗琪羅也許都有耳鳴之苦。古埃及人可能也留意到這種身體毛病,他們談到「著魔的耳朵」顯然就是指這種病症。這種病症現今稱為耳鳴。據估計,西方國家大約有百分之15的人口頻常患上耳鳴,每1000個患者就大約有5人受到嚴重的耳鳴影響。

這種令人厭煩的毛病究竟是怎樣的病症?「耳鳴」一詞源自拉丁語廷尼雷,意思是「發出叮零的響聲」,這是一種「耳內的響聲,卻不是由外界因素促成的」。據《默克診療手冊》指出,患者也許會聽到「嗡嗡聲、鈴鈴響、隆隆聲、呼嘯聲或嘶嘶聲,有時也許會在不同的時候聽到較為複雜的響聲。這樣的響聲也許是間歇的,也可能是持續不斷的,又或是一陣一陣的。」聲量可以是非常微弱、難以察覺,但也可以是相當聒耳、令人煩厭。患者無法擺脫這種響聲。因此,這種造成滋擾的聲音可以引發其他後果:心情煩躁、睡不安寧、疼痛、無法集中精神、疲勞、溝通困難和抑鬱等。

病因何在?

耳鳴初發後,患者也許會感到焦慮不安,擔心身體有什麼不妥。他可能擔心自己腦溢血,或是精神失常,又或是長了腫瘤。幸而耳鳴甚少是由嚴重的疾病引致的。有些人由於頭部受傷,以致出現耳鳴現象。瑞典哥德堡的阿爾夫·阿克塞爾松教授是耳鳴科的研究者和專家,他告訴《儆醒!》雜誌:「有些藥物,例如大量的阿司匹林,也會產生暫時性的耳鳴現象。」

然而,一般來說,耳鳴是由耳科疾病促成的。阿克塞爾松教授解釋:「毛病通常出現在內耳的耳蝸部分,那裡有1萬5000多個微小的感覺茸毛細胞。假如有些茸毛細胞損毀了,這些細胞就會傳送或接收到一連串不平衡的神經信號,患者因而會聽到鳴響聲。」

內耳中的茸毛細胞又為什麼會損毀呢?阿克塞爾松教授指出,引致耳鳴的原因之一就是當事人容許自己暴露在聲量較大的環境下。例如,人如果用立體聲耳機聆聽音樂,卻把音樂的聲量調校得很大的話,這足以損害自己的聽覺,後果之一有可能是耳鳴。

不過,我們最好記得理查德·哈勒姆在他所著的《克服耳鳴的困擾》一書裡的話:「身體的構造並不是完全寂然無聲的,因此,身體稍有『耳鳴』現象是正常的。肌肉、骨骼、血液和空氣的慣性運動也會產生聲音。……在日常的生活裡,這些背景聲音大概給周遭較大的聲音蓋下去了,以致我們聽不見身體這些聲音。」讀過這篇文章後,你也許會比以往較為留意這些背景聲音。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聲音並沒有造成什麼困擾。

有什麼療法?

你如果患上了嚴重的耳鳴又怎麼辦呢?首先你應當看醫生。他可以診斷你的症狀,看看你是否患上了某些可治的毛病,以致引起耳鳴現象。可惜大多數的耳鳴症狀是無法完全根治的。雖然這樣,有些方法是可以幫助你應付耳鳴的。

▪ 外科手術:英國耳鳴學會出版的《耳鳴》冊子指出:「有時耳鳴是由中耳毛病所致,偶爾也由於耳部或附近的血管或肌肉失常,以致產生耳鳴。在這些罕見的情況下,患者如果接受外科手術,耳鳴現象有可能會徹底消除。」

▪ 藥物治療:患者如果無法安睡,或是感到憂慮、緊張、抑鬱,醫生可以開一些鎮靜藥或抗抑鬱藥,以便緩和這些症狀。

▪ 助聽器和「掩蔽器」:患者如果有輕微的聽力損失,助聽器會對他大有幫助。市面還有一種儀器,稱為掩蔽器,外形好像助聽器。掩蔽器能夠發出一種背景聲音,有助於掩蔽耳鳴的響聲。有時人只需開啟收音機,或是開動電風扇,也可獲致類似的效果。

▪ 其他療法:阿克塞爾松教授告訴《儆醒!》雜誌:「高壓氧治療對某些患者頗有幫助。患者走進高壓艙裡,艙內含有純氧。這個療法有助於治愈內耳毛病。」有些患者一旦感到緊張或憂慮,耳鳴症狀就會惡化。因此,有些醫生建議病人採取各種鬆弛療法。a然而,患者只要學會鬆弛身心,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就可以減輕耳鳴的程度。

對耳鳴毛病保持忍耐

關於能夠真正治愈耳鳴的藥物,醫學界暫時還沒有什麼進展。因此,你也許要學會對耳鳴保持忍耐。《克服耳鳴的困擾》一書說:「我和同事現在深信,對耳鳴的正常反應就是培養忍耐。」

不錯,你可以訓練頭腦對這些響聲不加理會,要告訴自己這些響聲沒有什麼大不了。你的居住環境嘈吵嗎?你開動了電風扇或空氣調節器嗎?你初時對這些聲音也許會感到厭煩,但後來卻習慣了,不覺得一回事了。事實上,你也許甚至學會在這麼嘈吵的環境下,仍然能夠呼呼入睡!類似地,你也可以學會不大理會耳鳴的響聲。

耳鳴僅是各種無法治愈的病症之一罷了,患者必須保持忍耐,直至上帝的新世界來臨為止,屆時「居民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到目前來說,耳鳴誠然是令人煩擾的難題,可是,你無需讓這個毛病奪去或支配自己的生活樂趣。你大可以放心,這些聲音是你能夠忍受得住的!

[腳注]

a 基督徒應當確定,這樣的療法跟聖經原則有沒有抵觸。請參看《儆醒!》1984年2月22日刊(英語版),有關自生訓練的文章。

[第26頁的圖片]

接受專科醫生的檢驗是學會克服耳鳴困擾的第一步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