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1/22 23-27頁
  • 「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有力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有力量」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
  • 電話見證
  • 耶和華重建地上樂園
  • 比愛滋病更糟的事
    警醒!1989年
  • 親近上帝助我成功應付難題
    警醒!1993年
  • 為什麼各種各式的人都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我奮力爭勝——真正值得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22 23-27頁

「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有力量」

我在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北部一個小鎮佩塔盧馬中長大。家母對宗教算是有點誠心,家父則對宗教沒有半點好感。我自己一向相信冥冥中有個主宰——至於他是誰,我卻茫無頭緒。

我的童年生活十分愉快。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光是想起來也令我心馳神往!我哪裡會想到,身體當時正經歷的變化,竟在將來要把我的自由一一奪去。記得在1960年,即我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我因為手指感到疼痛而向一位好友訴苦。

不久,我感覺雙腳異常疼痛,以致家母不得不把我送進三藩市的一所醫院去,我留醫6天左右。那時我才18歲,檢驗結果證實我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於是,我開始接受各類的藥物注射,最初是硫代硫酸鈉,接著是波尼松,然後是可的松一類的藥物。算起來,我接受這些藥物治療共達18年之久。它們對於舒緩痛楚確曾有點功效。一旦某種藥物對我失效,我就轉用另一種。沒完沒了的痛楚極難熬,我只得苦尋另一類的治病良方。後來,我嘗試過一些非傳統的療法,似乎對我也有一點點幫助。幸好,病情最惡劣的那個階段現在總算已熬過去了。

1975年某天,小兒無意中找到家母用來記錄我孩提時代的記事本。我才發現在我6個月大的時候,醫生曾用X光來治療我脹大了的胸腺。我相信這大抵就是病源。如果實情是這樣,那次治療就可真鑄成大錯了!

後來,我在1962年跟小林結婚。1968年,即我患病早期,我和丈夫合力經營麵包店生意。每天清晨4時起床後,我的丈夫先做好麵團,放進烤爐裡,然後就在麵粉袋上打盹。稍後,我們把弄好的麵包切片、包裝,然後由小林負責送貨。一位保險經紀不時到麵包店來,跟我們談論上帝應許的王國。我們聽是喜歡聽,可惜我們實在太忙碌了。麵包店的生意不斷擴張,工作就越來越繁重。幸好,後來我們的麵包店給人收購下來!小林轉而為新店主工作,我則到一家美容院做事。可是,隨著病情日漸惡化,我不得不把工作時間減至每週三天,最後,我更被迫辭職不幹。

那段時期,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經常來探望我們,邀請我們留下《守望台》和《儆醒!》雜誌。我總會欣然接受,並給她一些捐款,滿以為自己在做點善事。可是,她離開以後,雜誌就原封不動地放在書架上,數天後更會被我或丈夫扔掉。我們現在才明白自己當時浪費了多麼寶貴的屬靈知識。然而,在那些日子,宗教對我們來說只是可有可無的事罷了。

認識自己的靈性需要

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在討論人生意義的問題時,看出生存目的必然不止吃喝睡眠和為口奔馳這麼簡單。我們開始渴望填補心靈上的空虛感。於是,我們決定上街頭那所小教堂做禮拜。可惜事與願違,這次禮拜絲毫沒有提升我們靈性的水平。教友們都只在高談社區的問題罷了。

見證人把雜誌送來我家已經一年多,而我則一仍舊貫地把雜誌一看也不看就扔掉。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讀到1968年10月8日刊(漢語版,1969年4月8日刊)的《儆醒!》文章,題名「是否較你所想更遲了?」。文章深深打動了我,我的丈夫幸好跟我也有同感。自此,我們二人如飢似渴地研讀聖經,吸收真理的知識。我們迫不及待地把眼前這一切奇妙真理盡都領受下來。最後,我們在1969年獻身受浸。

過不多久,我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我無法站起來,甚至舉步維艱。我需要強迫雙膝屈曲才能進出汽車。雖然我學會接受種種能力的限制,身體的痛楚令我終日以淚洗面。為了出席聚會和參與服事職務,我會略施脂粉來遮掩淚痕。只要我力所能及,我都盡量參與逐戶傳道工作。我嘗試每週作一兩次的外勤傳道,直至我的膝蓋和雙腳變得完全僵硬、痛楚難當,我才被迫停了下來。我常常擔心自己會不慎跌倒,然後無法站起來。向耶和華傾心吐意無疑令我大得安慰。有時,我禁不住抱頭痛哭,向上帝盡情傾訴。

然而,眼淚也不一定可以常流。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同時出現缺乏淚水的症狀。有時,由於眼睛過度缺水,連閱讀也成問題。這時,我惟有改用聖經錄音帶來作研讀。由於移動眼皮對眼睛也會造成磨損,以致我在家裡走動時,也不得不閉上眼睛。我實在跟失明沒有多大的分別。有時,我甚至需要每5分鐘就要滴用人造淚水。如果情況嚴重,我更需要塗上軟膏,然後把眼睛敷起來5至6天才行。一個人若要長期跟頑疾搏鬥,深知在目前制度下痊愈無望,同時又要繼續表現感恩之心,真的談何容易。

1978年,我開始要用輪椅代步。要作出這個決定殊不容易。我其實一再拖延,直至我已別無選擇。我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只是心想也許新世界會先來一步也說不定。小林為我買了一張在底部用5個輪子來推動的製圖員專用椅。這樣,我在家中還算可以行動自如。

由於我的手臂不能伸直,那些屈屈曲曲的手指更無法把東西抓緊,取東西就成了苦差。後來,「抓棒」遂成為我的好幫手。我學會用「抓棒」從地上拾取東西,打開櫥櫃把碗碟取出,或從冰箱取出食物等。當我逐漸掌握運用「抓棒」的技巧,我也能夠應付一般的家務,包括烹飪、洗碟、抹地、燙衣服和摺衣服等。隨著我的工作能力不斷增強,自覺對家庭總算有點貢獻,我得以重拾自尊。可是,以往需時幾分鐘的工作,現在卻需要數小時才行。

電話見證

調整需時,可是我終於鼓起勇氣開始用電話作見證。起初我有點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勝任;可是,現在我簡直愛上這種傳道方式,還結出了一些美好的成果。我從來沒有想到,這種傳道方式原來跟逐家逐戶沒有多大分別;而且重要的是,我能夠跟別人談論耶和華和他的偉大旨意。

我常用的一個介紹詞是這樣的:「你好,閣下是某某先生嗎?我是瑪西太太。我來電是希望跟人簡單說幾句話,我可以跟你談幾分鐘嗎?(對方一般的反應是:『那麼,你要說些什麼?』)我發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兇險,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讓對方回應。)我很想跟你分享聖經的信息,是關乎未來一個穩確盼望的。」然後我會讀出主禱文,若是可能,我也會讀出彼得後書3:13。至於表示興趣的回訪,我就交由小林和其他姊妹來跟進。

多年來,透過電話見證工作,我跟許多人作過有意義的交談,分發過不少冊子、雜誌和書刊。有些人甚至在電話中開始了家庭聖經研究。一位婦人本認為私下閱讀聖經刊物已經足夠。可是,經過多次討論,並且知道我的健康狀況以後,她竟自告奮勇到我家來繼續研讀聖經。

另一次,住戶在電話錄音中留下一個非本區的新電話號碼。雖然我一般只聯絡本地住戶,我心裡卻感覺這回倒應該破例做一次。接聽電話的是個婦人,我們交談了一會兒後,她告訴我她和丈夫正在尋找一些真正的基督徒。這樣,我和小林駕車約一小時到他們的住所,跟他們開始了聖經討論。

一直以來,能夠跟別人談論耶和華,論及有義居於其中的新天新地,使我獲得莫大的喜樂和滿足。最近,跟我研讀聖經有數月的一位婦人對我說:「每次跟你交談,我總會學到不少知識。」我深知自己正跟別人分享帶來永生的知識,並且這種知識令人喜形於色,是殘障的身軀也無法掩蓋的一份欣喜。我因應病情,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可是我多麼渴望自己能夠成就更多的工作!我深知耶和華十分了解各人的環境和能力限度,只要我們盡力而為,那怕只是綿力,他也會表示讚賞。箴言27:11的話常繫我心間:「我兒,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不錯,我衷心渴望自己也能夠證明,撒但是個無恥的說謊者。

雖然參加聚會絕非易事,但每一次我總會大得勉勵。耶和華既然給我們預備了這麼豐富的屬靈筵席,使我們滿心飽足,我又怎能不珍之重之。令我們最感欣慰的是,我們兩個兒女確實把真理刻在心上!小女蒂莉嫁了一位好弟兄,育有四個可愛的孩子。看見我們的孫兒深愛耶和華怎不暖人心窩!小兒詹姆斯和媳婦希絲黛則在耶和華見證人的世界總部,即紐約布洛克林的伯特利為耶和華服務。

耶和華重建地上樂園

我常常緊記耶和華提出的奇妙應許,即樂園會在地上重建這個盼望。即使在目前,上帝所造萬物也足以令我們的生活充滿姿采。璀璨瑰麗的日落景色;萬紫千紅、馥郁芳香的花朵;還有我的最愛——玫瑰花!我不常到戶外去,可是和煦的陽光每每令我心醉。我閉上眼睛,樂園的景象就一一在腦海中浮現:遠處盡是山巒疊翠,在野花遍處的廣大草坪上,我們一家人共聚天倫。身旁有道水聲潺潺的清溪,到處是令人垂涎欲滴的西瓜,供人隨意享用!只要環境許可,我也不時繪畫,繪畫一些令我緊記將臨新世界的景物。我一面畫,一面想像自己置身畫中。我深信,憑著耶和華的大能大力,我所憧憬、所珍視的一切一切,盡都能實現眼前。

我盡力把雅各書1:12銘記於心。經文說:「在考驗下保持忍耐的人快樂了,因為他得蒙認可之後,就會獲得生命的冠冕;這是耶和華應許賜給始終愛他的人的。」另一方面,保羅把自己的疾患比作『撒但天使的不斷掌摑』。他曾懇求耶和華把頑疾消除,可是耶和華告訴他,上帝的力量在人軟弱的時候就獲致完美。因此,保羅以不完美之身所能成就的事,正好是上帝大能作用在他身上的明證。保羅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有力量。」(哥林多後書12:7-10)我深覺自己在重重限制下,即使所作的服務算是十分有限,也只可能是憑著上帝賜給我的力量才能成就的。

使徒約翰的一段記載也令我深受鼓舞。有一個人,臥病在榻已有38年之久。跟其他病人一樣,他天天滿懷希望地躺在水池邊,等待到水裡舒展一下。他認定池水能醫百病,可惜卻始終無法進入池中。一天,耶穌看見他,就問他說:「你要恢復健康嗎?」我肯定可用盈眶的熱淚來回答這個問題啊!「耶穌對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床鋪走吧。』」(約翰福音5:2-9)是的,許許多多的人正在殷切期待這麼的一個呼喚哩!——盧蕾蒂·瑪西自述。

[第24頁的圖片]

我想像一個喜愛別人的小女孩正快樂地走在草地上

[第25頁的圖片]

我心情輕鬆的時候,就會想像一個喜歡冒險的男孩踩著高蹺走,小狗則在他的腳下

[第26頁的圖片]

把電話號碼搜集起來,以便在傳道工作上使用

打電話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