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應付紛繁的情緒
你目前正在照顧病入膏肓的親者嗎?要是這樣,你就可能感到心煩意亂、惶恐不安了。你可以怎樣做呢?請讀讀以下一些照顧病者的人所經歷的內心掙扎,以及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的實用建議。
尷尬。有時在別人面前,病人的行為可能令你尷尬不已。不過,向朋友和鄰人解釋一下親者的病情也許能夠互相體諒,感動他們表現「體恤」和忍耐。(彼得前書3:8)要是可行,跟在類似情況下的家庭談談。大家交換過經驗後,你就可能不再那麼難堪了。秀解釋什麼幫助她克服難題:「我覺得父親很可憐,這一點抵消了我種種難堪的感受。父親的幽默感也大有幫助。」不錯,病人也好,照顧病者的人也好,一點幽默是舒緩神經緊張的奇妙工具。——參看傳道書3:4。
恐懼。對病理一無所知也可以叫人十分恐懼。要是可行,不妨向專業人士探詢病人病情惡化時的情況,學會在這些情況下怎樣照顧病人。就以埃爾莎來說,克服恐懼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跟其他照顧病者的人談談,同時與照顧病者的護士商討病人情況惡化時會是怎樣的。珍妮提出勸告說:「要正視並抑制你的恐懼。恐懼可能發生的事比應付實際的情況更糟。」歐內斯特·羅森鮑姆醫生建議,不管什麼引起恐懼,你都應該「把所恐懼的事說出來」。——參看箴言15:22。
悲傷。應付悲傷,尤其是在照顧病者的情況下,絕不容易。你可能因為失去友伴而悲傷,特別是奄奄一息的親者已經無法跟你交談,也不能明白你的意思,甚至認不出你來。別人也許不了解你的感受。不過,向一個富於了解的朋友傾訴一下你的悲傷,對方耐心傾聽,表現體恤,可以為你帶來很大的舒解。——箴言17:17。
忿怒和挫折。這些都是照顧嚴重病人常有的反應,病人的行為有時令人相當難堪。(參看以弗所書4:26。)要明白,病人令人難堪的行為往往是疾病所致,不是病人本身的緣故。露西回憶說:「我一旦大發雷霆,就會落淚收場。然後,我就提醒自己,病人正在受苦,他是有病的。病人需要我照顧。於是,我就會振作起來,支撐下去。」懷有這樣的見識可以叫你「不輕易發怒」。——箴言14:29;19:11。
內疚。照顧病者的人通常感到內疚。其實,請放心,你正做著一件必需卻相當艱難的工作。要正視現實,你的言行不可能總是無懈可擊的。聖經提醒我們:「我們人人都難免絆倒許多次。誰不在言語上絆倒,誰就是完美的人,也能勒住全身了。」(雅各書3:2;羅馬書3:23)不要讓內疚感妨礙你辦事積極。每逢你因為自己說了或做了某些事而感到不安,你大可以說一聲「對不起」,這樣做會叫你和病人彼此都感到舒暢。一個照顧有病親屬的男子提出勸告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只管盡力而為好了。」
抑鬱。家裡有人患了重病,照顧病者的人感到抑鬱是相當普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參看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有個照顧病者的人感到抑鬱,她解釋什麼幫助她應付:「很多人感激我們照顧病者。每逢我疲累不堪,抑鬱沮喪,只是一句鼓勵話就足以叫我支撐下去了。」聖經說:「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箴言12:25)其他人並不總會留意到你需要鼓勵。所以,你也許不時要開誠布公,把心裡的「憂慮」申訴一下,讓別人能夠說句鼓勵你的「良言」。要是抑鬱的情緒揮之不去,甚至越來越嚴重,你就最好去看看醫生。
無能為力。面對衰弱的病人,你可能感到無能為力。要正視你的情況。承認自己能力有限——病人的健康不是你能夠控制的,你只能夠表現體恤,加以照顧。不必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也不可對病人和支持你的人諸多要求。平衡的處事方式不但消除無能為力的感覺,還可以減輕背負著的擔子。不少曾經照顧親者的人提出明智的忠告說:要學會有一天,就過一天。——馬太福音6:34。
[第8頁的精選語句]
「要正視並抑制你的恐懼。恐懼可能發生的事比應付實際的情況更糟」
[第7頁的附欄]
照顧病者有心得
「不要對自己消極。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很容易對自己思想消極。你不該壓抑自己的感受,相反,要向人傾訴一下。要是可行,不妨歇一會,例如離開一會到外面走走,使你能夠重新振作起來。」——露西,她在診所工作,曾經協助過不少照顧病者的人和病人。
「家人和朋友要是能夠而且願意伸出援手的話,就讓他們助一臂之力。把重擔跟別人分擔是很重要的。」——秀,她一直照顧患了淋巴肉芽腫病的父親,直到父親去世。
「要有幽默感。」——瑪麗亞,她照顧患了癌病的好友,直到好友病逝。
「保持靈性堅強。親近耶和華,不斷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17;雅各書4:8)上帝通過他的靈、他的話語、他在地上的僕人,以及他的應許,向人提供幫助和安慰。辦事盡可能有組織、有秩序。例如:替幫忙的人編定病人服藥的時間表和處理各事的清單。」——亞爾馬,他照顧病入膏肓的姐夫。
「盡量認識病人所患的病是什麼回事。這樣,你就知道病人的病況發展,也知道你該怎樣照顧病者。」——瓊,她的丈夫患了早老性痴呆病。
「要明白,其他人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老實說,耶和華能夠助你應付任何事情。」——珍妮,她照顧丈夫,直到丈夫去世。
[第8頁的圖片]
為免恐懼,要設法探知病人的情況
[第9頁的圖片]
向富於了解的朋友傾訴一下,能夠帶來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