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六法
《儆醒!》駐尼日利亞通訊員報導
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發展中國家,有大約四分之一人口無法使用清潔的水。有超過百分之66的人口,即至少25億人,缺乏適當的衛生設施。結果許多人因而染病死去。
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要保持清潔衛生實在殊不容易。可是,要是你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就可以避免染上許多疾病。以下列出六個保健方法,要是實行出來,你和家人就不致病從口入,百疾叢生。
1.在接觸糞便之後和處理食物之前,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要保持身體健康,一個必要的條件是:家中常備肥皂和清水,讓家人可以隨時洗手。肥皂和清水可以清除手上的細菌,使細菌不致通過食物和口腔傳到人體裡。小孩子時常喜歡把手指放進口裡,所以家長必須經常替他們洗手,尤其在進食之前。
如廁之後和處理食物之前、或替嬰兒清洗排泄物之後,就更要用肥皂洗手。
2.使用廁所。
要防止細菌蔓延,就必須以適當的方式來處理排泄物。許多疾病,尤其是腹瀉,都是由附在人糞便上的細菌引致的。細菌不但會污染食物和水,也可以附在手部和用來預備及盛載食物的用具之上。結果,人就不知不覺地把細菌吞進去,因而受到感染而生病。
為了避免病從口入,最好就是使用廁所。切記要把動物的糞便置埋於遠離家居和水源的地方。你可能覺得難以置信,原來嬰兒和小孩子的糞便,比成年人的糞便還要危險。因此,要教導小孩子使用廁所。孩子在任何地方便溺之後,必須立即清理,把排泄物沖進廁所或埋在地裡。
廁所要經常保持清潔和蓋好。
3.使用清潔的水。
有充足清潔自來水的家庭,往往比沒有自來水的家庭較少染上疾病。為了確保健康,如果沒有自來水的話,就要把井蓋好,不要把廢水放在食水,和用作洗澡及清潔的水附近。動物要留在屋外,盡量讓牠們遠離存放食水的地方。
另一個保護自己免受疾病感染的方法就是,用來挑水和盛水的桶、繩索和水缸要盡量保持清潔。把水桶掛高,會比放在地上好。
存放在家中的食水,該貯存在清潔有蓋的容器內,並要用清潔的勺子舀水。切勿讓人把手放進食水裡,或用手直接從容器內取水來喝。
4.除非是清潔的自來水,否則最好先把水煮沸。
最安全的食水通常是自來水。從其他地方得來的水雖然看來清潔,卻往往含有大量細菌。
把水煮沸可以殺菌。要是你所用的水是來自池子、溪澗或集水箱的話,最好先把水煮沸,然後冷卻才飲用。嬰兒和小孩尤其要飲用經過消毒的水,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弱。
如果無法把水煮沸,飲用前最好把水放在有蓋、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容器內,然後把容器放在陽光下曝曬兩天。
5.保持食物清潔。
生吃的食物必須先清洗乾淨。其他食物,尤其是肉類和家禽,就要徹底煮熟。
食物煮熟後,最好盡快吃掉,食物就不致變壞。如果你要保存食物超過5小時,一就把食物保持高溫,一就存放在冰箱裡。在進食之前,要再徹底加熱。
未經煮熟的肉類通常會含有細菌,所以必須跟煮熟的食物分開存放。處理過生肉之後,要把有關的廚具徹底清洗乾淨。
處理食物的地方必須經常保持清潔,要把食物蓋好,以免讓蒼蠅、老鼠和其他昆蟲污染食物。
6.要把家中的垃圾廢物焚燒或埋在地裡。
傳播細菌的蒼蠅喜愛附在食物的渣滓上產卵,所以家居垃圾不宜放在地上,應當每天把其埋在地裡、用火燒掉,或用其他方法處理。
要是你能夠按照上述的指引去做,就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不致染上腹瀉、霍亂、傷寒、寄生蟲病、食物中毒,和其他許多疾病。
[鳴謝]
Source: Facts for Life, jointly published by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and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