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1/8 26-27頁
  • 上帝既是愛的化身,我們又怎能夠畏懼他呢?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上帝既是愛的化身,我們又怎能夠畏懼他呢?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諸天顯示上帝的榮耀
  • 敏於寬恕的上帝
  • 畏懼上帝的審判
  • 要培養敬畏耶和華的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1年
  • 何以我們應當敬畏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畏懼
    洞悉聖經(下冊)
  • 畏懼上帝——能使你得益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1/8 26-27頁

聖經的觀點

上帝既是愛的化身,我們又怎能夠畏懼他呢?

「敬畏耶和華,……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12:1。

既然聖經說「上帝就是愛」,為什麼我們要畏懼他呢?(約翰一書4:16)通常我們愛一個人,就不會畏懼他。那麼,對上帝的畏懼怎樣影響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呢?上帝既是愛的化身,為什麼要畏懼他呢?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讓我們仔細看看聖經怎樣運用「畏懼」這個詞語。

在很多語言裡,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可以有不同的含義。比如說,在某些語言中,「愛」這個詞可以指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喜愛。人們可以說:「我愛吃冰淇淋」,也可以說:「我愛我的兒女」。類似地,聖經也提到不同類型的畏懼。「畏懼」這個詞每逢用在崇拜方面,都不是指人感到恐懼、驚惶或因行將受罰而膽戰心驚。『畏懼上帝』中的畏懼其實涉及一些積極的情緒,例如敬畏、崇敬、深深的尊重。這些高尚的情操跟人由於愛上帝、深受他吸引而產生的感覺是相互作用的,懷有這些感覺的人不會對上帝敬而遠之,也不會規避上帝。

我們對上帝存有敬畏之心,就可以驅除病態的恐懼,不會畏縮不前。詩篇執筆者論到敬畏上帝的人說:「他必不怕兇惡的信息;他心堅定,倚靠耶和華。」(詩篇112:7)即使受到惡人的威嚇或撒但的攻擊,由於深深尊重上帝,我們能夠勇敢無畏。(路加福音12:4,5)敬畏上帝的人也能坦然無懼地向上帝禱告,因為「愛能驅除畏懼」。——約翰一書4:18。

諸天顯示上帝的榮耀

古代的大衛王是個敬畏上帝的人。他時常沉思耶和華的創造物,對萬物的美麗和複雜讚嘆不已。他讚美上帝說:「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14)大衛凝視明淨的夜空,讚嘆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篇19:1)想想看,天上的景物會叫大衛驚惶嗎?當然不會,壯麗的星空使大衛禁不住讚美耶和華。

今天我們對太空有更清楚的認識,更有理由要畏懼上帝。天文學家最近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探測太空,遠眺人類前所未見的領域。他們挑選了一個肉眼看來大小像一粒沙的範圍進行觀察。他們以往用地面望遠鏡察看過這個位置,看不見有任何東西。可是,這次天文學家竟然看見一個不可思議的景象:不是一顆顆星,而是一個個星系,一個個由億萬星辰組成的巨大組織。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景!

宇宙浩瀚無垠,既奇妙、又神祕,難怪深入觀察宇宙的人無不嘆為觀止。宇宙奇觀正好反映創造主的榮耀和能力。聖經把耶和華上帝稱為「天上眾光的父親」,他能「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它的名」。——雅各書1:17;詩篇147:4。

我們也可以從星體所跨越的時空,看出宇宙的大而可畏。天文學家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看到的星光,不過是億萬年前的餘輝罷了!跟永恆的天體比較,人類看來轉瞬即逝,渺不足道。這樣看來,創造眾星的上帝不是配受我們的尊崇和敬畏嗎?(以賽亞書40:22,26)世人算不得什麼,但創造萬物的上帝竟「顧念」和「眷顧」他們。知道這件事使我們更尊重上帝,渴望進一步認識他、取悅他。(詩篇8:3,4)聖經所說的畏懼就是這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欽佩了。

敏於寬恕的上帝

我們人人都是不完美的,不管多麼努力做對的事,仍然有無心之失。我們要是犯了錯,我們應該害怕上帝從此就不再悅納我們嗎?詩篇執筆者寫道:「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篇130:3,4)創造主耶和華仁慈體貼,敏於寬恕,這感動他的敬拜者衷心感激他,深深尊重他。——以賽亞書54:5-8。

我們畏懼上帝,就有力量努力做對的事,規避他所譴責的惡行。天父和我們的關係就好比一個仁愛的父親和他的孩子。孩子也許一時忘了父親不許他們在街上玩耍的理由,但只要想起父親的吩咐,就不會貿然跑出車道拾皮球。服從父親的吩咐可以拯救他們的生命。成年人對耶和華存有敬畏之心,也可以制止他們作惡犯罪,累己累人。——箴言14:27。

畏懼上帝的審判

不過,人要是埋沒良心,故意得罪上帝,他就該感到另一種的畏懼。正如地上的政府會制裁不法之徒,上帝也有權對蓄意犯罪、不肯悔改的人施以懲罰。惡人見上帝暫時容許罪惡存在,就恣意妄為、無惡不作。可是,聖經清楚表明,上帝終有一天會採取行動,把世上的罪惡一舉鏟除。(詩篇37:9,10;傳道書8:11;提摩太前書5:24)因此,怙惡不悛的人的確有理由懼怕上帝的懲罰。這種畏懼跟聖經鼓勵我們培養的畏懼迥然有別。

聖經把畏懼上帝跟一些美好的事相提並論——頌讚、歡樂、信心、智慧、長壽、信靠、富足、盼望、平安。以上只是其中幾個例子罷了。a要是我們繼續懷著敬畏上帝的心行事,就必定享有這種種福分,直到永遠。——申命記10:12-14。

[腳注]

a 可參閱出埃及記15:11;詩篇34:11,12;40:3;111:10;箴言10:27;14:26;22:4;23:17,18;使徒行傳9:31。

[第26頁的圖片鳴謝]

Courtesy of Anglo-Australian Observatory, photograph by David Malin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