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2/8 25-28頁
  • 厄瓜多爾——橫跨赤道之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厄瓜多爾——橫跨赤道之國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色彩繽紛
  • 氣候幻變
  • 蜂鳥與兀鷹
  • 林中靈藥
  • 山中集市
  • 山中迷霧
  • 重重陰影罩雨林
    警醒!1997年
  • 甘心捨己:厄瓜多爾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是誰發現了赤道?
    警醒!2005年
  • 雨林好處多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2/8 25-28頁

厄瓜多爾——橫跨赤道之國

以歐洲遊客的身分來看厄瓜多爾,我和太太首先留意到的就是赤道。赤道其實只是條看不見的線,但是說它對厄瓜多爾有很大影響也錯不了。

厄瓜多爾這名字取自「赤道」的西班牙語。有些人也許以為厄瓜多爾的氣候受著赤道所支配。可是,到了這裡不多久,我們就發現到,天氣冷熱受地勢高度的影響更甚於受時節影響。因為在這幾個緯度的地區,太陽差不多一年到晚都掛在頭頂上,離海平線的高度就成為決定要穿多少件衣服的其中一個最佳指標。

如果赤道是厄瓜多爾的寫照,安第斯山脈就為它平添特色。雄奇的山巒像脊骨般貫通全國,演化出無窮無盡的景致。

色彩繽紛

顏色是我們對厄瓜多爾的第二個印象。到了這裡不久,有一天早上,我們坐在大樹蔭下,迎接我們的,是金黃鸝用長笛般的聲音唱出的小夜曲,是鷦鷯喋喋不休的叫嚷,是調皮無禮的食蟻鳥唱出的刺耳和弦。不過牠們的顏色甚至比牠們的聲音來得更突出。

紅光一閃,紅鶲從枝頭上躍出把蚊子擒住。一群亮綠色的長尾小鸚鵡為了引人矚目,向頭頂上正在騰飛的紅頭美洲鷲喝罵起來。金黃鸝悅目的黃色黑色,加上大閃蝶變化萬千的藍色,給這叫人忘不了的美景添上更多色彩。

隨著我們走遍這個國家,我們注意到鳥兒、蝴蝶身上的鮮豔色彩,在厄瓜多爾人的衣服和手工藝品上也能看得見。好像卡尼亞爾省印第安婦女的紅裙,就讓人想起紅鶲。奧塔瓦洛市印第安人那些繽紛燦爛的花毯,好像就要把在厄瓜多爾能看得到的一切顏色都包括進去似的。

氣候幻變

赤道跟安第斯山脈「合作無間」,締造出厄瓜多爾變化多端的氣候。數里之隔,兀鷹舉翼一振之遙,氣候已經由亞馬遜熱帶森林的酷熱潮濕,變成雪山巔峰的冰寒。

一天,我們從亞馬遜上游盆地駕車到基多周圍的高山去。車子一路往山上爬,我們看著熱帶雨林慢慢變成雲林,最後變成荒蕪的高沼地,或者叫做高山稀疏草地。看到景物急劇變化,感覺就像不消幾個鐘頭就從赤道非洲到了蘇格蘭的高地。

厄瓜多爾有很多小鎮和城市都坐落在群山懷抱的山谷中,被譽為四季如春。可是,高高立在安第斯山脈上的小鎮就隨時都能感受到四季更迭,有時候一天之內就經歷了四季呢!有一個資深的旅遊家這樣說:「關於厄瓜多爾的天氣,有一方面是你準會測得準的,就是這兒的天氣肯定是變幻莫測的。」

蜂鳥與兀鷹

紛繁的天氣變化適合種類紛繁的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生長。厄瓜多爾有超過1500種禽鳥,種類之多是美國和加拿大所有加起來的兩倍,是世界所有已知種類的六分之一。這一切生物品種都能在這個比意大利還小的國家裡找得到。

我們最喜歡小小的蜂鳥,厄瓜多爾這裡有差不多120種蜂鳥。我們清早開始在城市的花園裡見到牠們,牠們那時忙著在一團團開滿花的灌木叢中來來回回。到了亞馬遜雨林深處也能看見牠們,連在安第斯山脈那些急風凜冽的高丘上也有牠們的蹤跡。

在巴尼奧斯市,我們花了一個小時來觀察一隻閃亮紫耳蜂鳥在紅木槿花上進食的模樣。牠孜孜不倦地飛到一朵又一朵花上,矯捷地、小口小口地喝著珍貴的花蜜。這時候,競爭對手駕到,姿態比紫耳蜂鳥更加從容。這對手就是長尾蜂鳥,牠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尾巴又黑又長,牠在自己的領土上四處飛舞,趕走對頭時,活像一道黑色的彗星。這種蜂鳥不在空中盤旋,牠會伏在枝頭上,用嘴巴刺進花的背後來吸啜花蜜。

不是所有厄瓜多爾的鳥兒都那麼小。威武的兀鷹是最大的肉食猛禽,仍在安第斯山脈一帶翱翔,可是數目已經少了很多。我們常常眺望崇山峻嶺,希望能一見兀鷹那獨有的身影,可惜徒勞無功。在亞馬遜河流域,熱帶大雕——世上最強壯的肉食猛禽——也難得一見。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時間,牠都會隱身在寧靜的雨林中巨樹的枝頭上,等樹獺或者猴子一不留神就俯衝而下,獵到心頭美食。

林中靈藥

在厄瓜多爾可以找到很多既可用來製藥,又能夠美化環境的植物。我們參觀國家南部的波多卡爾帕斯國家公園時,導遊指著一棵有紅色漿果的小樹說:「那是西印度苦香樹,幾百年來,這樹的樹皮是金雞納鹼的來源。」二百年前,在附近的洛哈,有一個西班牙貴族婦女患瘧疾垂危,金雞納鹼救回她一命。金雞納鹼的名字很快就在印加族人中不脛而走,現在更已經聲震四海。雖然初見西印度苦香樹只覺得平平無奇,可是樹皮提取出來的藥卻活人無數。

西印度苦香樹長在雲林中,這裡也長著其他老樹。這些老樹扭曲的枝頭上點綴著滿身針刺的鳳梨科植物,有些還長著鮮紅的花朵。這些荒僻的叢林也是眼鏡熊、豹貓和美洲獅的棲身之所,叢林裡也有種類多得數不清的植物,植物學家還未能全部歸類。

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細小的厄瓜多爾蛙,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止痛劑。這種蛙有毒刺,皮膚能滲出一種比嗎啡強200倍的止痛劑。

在安第斯山脈高處,我們看見一些植物,跟以前見過的都不一樣。粗莖鳳梨能吸引蜂鳥,樣子看了使我們想起一把巨型舊式掃帚,像在等著人用它來打掃周圍的地方似的。荒蕪的高山稀疏草地上有些隱蔽的凹地,裡面有矮小的昆諾阿莧樹樹林,這種耐寒的樹和喜馬拉雅山的松樹一起保持繁殖地點最高的紀錄。這些樹枝葉濃密,只有兩三米高,組成的樹叢擠得幾乎使人穿不過去,是飛鳥走獸棲身的好地方。

但是亞馬遜雨林的樹卻長得又高大又繁茂。當我們參觀哈滕薩沙的時候,我們站在樹林中一棵巨樹之下,這樹起碼也有30米高。突然間,支撐巨樹的巨大樹根那邊有稍微動靜,嚇了我們一跳。原來樹根的裂縫是小蝙蝠的安家之所。這提醒了我們,樹林跟別的生物起著不可少的共生關係。蝙蝠替雨林傳播種子和花粉,是樹的重要盟友,而雨林就給蝙蝠做護蔭。

山中集市

厄瓜多爾有大約百分之40的人口是印第安人。不同的部落各有自己的獨特服裝,這是大部分安第斯山脈山谷的特色。我們常常見到印第安婦女攀登山坡上的陡峭山路,她們還能一邊走一邊編羊毛。看來沒有什麼山坡能難倒當地居民,陡峭得讓他們耕種不了。我們觀察一塊玉米田,這田的斜度起碼有45度。

厄瓜多爾的集市,例如奧塔瓦洛集市,已經出了名堂。本地人集中在這些集市買賣牲畜和農產品,還有傳統機織品或其他手工藝品。他們都穿著盛裝來到市集,場面很是熱鬧,吸引了不少遊客。耶和華見證人把握這些場合,與人分享聖經的信息。

這裡的紡織品極具特色,它保存了古代的編織手法,還大量採用傳統的顏色和圖案。遠在西班牙人到達安第斯山脈之前,這地的居民已織出了遠近馳名的南美披風。現在技術雖然現代化了,但這些勤勞的印第安人卻仍然能夠織出上乘的針織品和毛毯。

山中迷霧

會暈車的人不適合坐車遊覽安第斯山脈。山路懷抱著彎曲的山谷邊緣,因而顯得迂迴曲折、高低起伏。堅忍不拔的遊人得到的報酬,是眼前不斷變換的景物,美得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

我們第一次駕車深入安第斯山脈時,從此差不多不離左右的雲霧就把車子吞噬了。我們有時候能穿過雲霧,極目遠方,有如浪潮起伏的山谷裡盡是雲霧彌漫。在安第斯山脈的路上,雲霧就好像要跟我們玩耍似的。不消一分鐘,剛走過的村莊已經給雲霧完全封鎖,幾分鐘之後,就會見到下一條村莊沐浴在燦爛陽光之中。

有時候雲霧從山谷底扶搖直上,有時候雲霧從山巔上滾流而下。雖然美景給雲霧遮住確實令人不快,但雲霧也確實令崩雲而上的峻嶺更顯壯麗神祕。更重要的是,雲霧給了雲林生命,使雲林得到了珍貴的水分。

在厄瓜多爾的最後一天早上,雲霧散了。有幾個小時的光景,我們可以看到科托帕希火山——一座白雪蓋頂的完美圓錐體——的壯麗奇觀。這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也是國家公園裡最矚目的地方。我們走近山峰的時候,赫然發現大冰川原來是從上面的斜坡上很緩慢地往下移動的,不禁大感驚訝。就在大約六千米的高山之上,冰川竟然令赤道的烈日也為之失色。

第二天,隨著飛機離開基多直飛回家,我們看了厄瓜多爾最後一眼。在晨曦之中,卡揚貝火山——另一座白雪蓋頂的火山——昂然立於雲端,在晨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就像黃金一樣。這座火山的頂峰幾乎正正落在赤道之上,好像要歡送我們離開這迷人的國度。像卡揚貝火山一樣,厄瓜多爾昂然橫跨赤道。——外稿。

[第25頁的圖片]

安第斯山脈的風景,背景是科托帕希火山

印第安賣花商人

[第26頁的圖片]

1.野生大蕉

2.巨嘴擬啄木鳥

[鳴謝]

Foto: Zoo de Baño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