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3/8 3-4頁
  • 科學到底有多可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科學到底有多可信?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科學的興起
  • 科學真的可以解決你的難題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科學與宗教兼收並蓄
    警醒!2002年
  • 科學的進步
    警醒!1983年
  • 超越科學所能窮究的範圍
    警醒!198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3/8 3-4頁

科學到底有多可信?

《儆醒!》駐澳大利亞通訊員報導

科學實在建樹良多,從醫學、工程學、通信學到其他的學科,科學的貢獻都令不少人對它欣賞不已。人生活的每一個環節,總離不開科學的發現。很多科學家為了科學事業,不惜獻出畢生的精力;不少科學家也竭誠工作,努力以改善人的生活為己任,他們都配得世人的禮讚。事實上,作家托尼·莫頓更認為:「科學無疑是現代文明的其中一條支柱。」

不過,既然人在衡量生活上每一個範疇的真正價值時,都需要抱著持平的態度,同樣,衡量科學的價值也不例外。我們現在看看另一位作家的評論。這個作家對科學在我們生活所起的作用並不是一面倒的讚美。細想他的話可以幫助我們用持平的目光看科學。劉易斯·沃爾珀特在自己的著作《科學超越常理》裡說:「一次又一次的調查證實,不少人對科學感到興趣和神往之餘,也懷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就是以為科學可解決一切難題;另一方面,有些人卻懷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覺得科學令他們又驚又怕。……從事科學工作的人,總被人視為是集冷漠刻板無情於一身的技術員。」

科學的興起

科學實驗每逢涉及要突破新境界,總免不了要冒點兒險。不過,只要這些新發明足以使人認為當初冒險是值得的,大眾對科學又會有多一重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科學界一面陶醉於過去的成功所帶來的榮耀,一面又冒更多更多的險;很多人出於一股懍然之心和熱誠,於是把科學視為解決人類種種難題的靈丹妙藥。結果,世人每每提到「科學」「科學化」這些詞語時,心裡想到的,就是絕對的真理。

《美國研究》這份材料評論:「消費者只要[在廣告上]看見穿著實驗室白袍子的科學家,就會在客觀上有一種信心,認為這種產品在『科學上』比其他產品優越。這種現象產生於20年代,到30年代更是明顯。1928年《民族》雜誌的一篇社論嘆道:『在社交場合裡,通常只消說一聲「科學證明」,就什麼爭論也可以解決了;同一句話也可以令從牙膏到冰箱的任何商品風行一時。』」

可是,科學總是等同絕對的真理嗎?自古以來,科學的發現同時也招徠猛烈的反對。有些異議其實是無的放矢的,有些卻看來言之成理。比如說,伽利略的發現就引起了天主教會的憤慨。至於有關人類起源的科學理論,無論在科學界還是信奉聖經的宗教界都掀起了軒然大波。因此,難怪每有新的科學發現,反應總是毀譽參半的。

一句古老的拉丁諺語說:「無知是科學[或知識]的惟一敵人。」現在情況已經改變了,因為科學正四面受敵,經受著前所未見的攻擊,但敵人並不是無知的。雖然在很多人心目中,科學向來是不容懷疑的,但現在有些一度支持科學的人卻倒戈相向,群起質疑科學。可以說,越來越多追隨科學的人搖身一變,成了審判科學的法官、陪審員,成了對科學執行死刑的行刑人。現今學習科學的大殿堂往往成為爭論的場所。科學所以遇上這樣的困境,原因之一是以往科學界的某些學者的欺詐及貪污行徑給揭發了出來。

結果,世人從來沒有像現在那樣,這麼經常想及這個問題:「凡是科學都總是確實可信的嗎?」至於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提出這個問題,下一篇文章會概述部分原因。

[第4頁的精選語句]

科學總是等同絕對的真理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