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3/8 10-12頁
  • 科學家之言——豈可盡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科學家之言——豈可盡信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科學家到底正為誰說話?
  • 要以持平的態度看科學
  • 要事事謹慎
  • 科學到底有多可信?
    警醒!1998年
  • 科學真的可以解決你的難題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進化論與你
    警醒!1995年
  • 進化論站得住腳嗎?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3/8 10-12頁

科學家之言——豈可盡信

不管是新發現的病症還是反覆肆虐的舊有疾病,都是科學要克服的棘手難題。有些人由於求醫心切,於是每逢聽見科學家講話都小心聆聽。恐懼死亡這種心態,促使很多人渴望試試最新的靈方妙藥,結果,人往往懶得去想及藥物的長遠後果。

科學幫助了不少受疾病煎熬的人活得舒暢一點。眾多事例中比較明顯的是,由於輸血所帶有的風險,有些手術程序已刻意避免輸血。科學和科技讓人類有能力去做往日難以想像的事。以往科幻小說所描述的事,現在已是日常生活的現實了。不過,不是所有科學發明都是對人有益、從人的切實需要出發的。

科學家到底正為誰說話?

正如上文指出,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是受金錢利益所推動,背後受有勢力的政客所支持的。所以,我們為新的科學發現作結論或感到興奮前,最好想一想:「科學家到底正為誰說話?」要學會洞悉事情背後的隱情。誰也知道,新聞媒體最愛用煽情的報導手法。有些報章為了提高銷量,更會不擇手段;有時連風格較為高尚的雜誌也偶爾會用煽情的手法。

科學界同新聞媒體之間,往往保持著一種又愛又恨的關係。作家多蘿西·內爾肯的著作《促銷科學》提到,媒體一方面可以美化科學,但另一方面「科學家也常常為了要控制報導的內容,於是要求媒體刊出他們的訪問前,先讓他們親自審閱、改正,不然就乾脆不接受訪問。記者為免文章受既得利益者審查,通常都不願把文章交給科學家過目,不過往往會就細節向他們求證」。

內爾肯接著舉了幾個例子去證明她的話:「媒體每逢報導科學的新進展,總傾向喚起絕望的人的希望。……病人於是手裡揚著最新的一期[雜誌],走到醫生那裡,要求採用最新的治療法。」多蘿西·內爾肯也舉了另一個例子。一名記者訪問了世界衛生和人力國際工作隊的主席,問他對於「在非洲,巫醫能否有效地行醫」的意見。主席回答,巫醫「在民眾中頗有聲譽,所以大概能夠吧」。可是,第二天報章的標題怎樣說呢?「聯合國專家希望有更多巫醫」!

內爾肯說,可悲的是,現代的趨勢看來是,越來越多人依靠報紙雜誌去了解最新的科學信息。至於不大願意或不大會閱讀的人,電視就是他們主要的資訊來源;而這樣的人為數也不少。

要以持平的態度看科學

儘管科學著實建樹良多,造益社群,但我們也要記得,科學家畢竟是凡人,他們都難免受引誘,難免受腐化。科學家的動機並不總是高尚的。科學在社會上雖然確實有一定的地位,但科學並不是這個昏亂世界的可靠指路明燈。

雜誌《科學與科技前瞻》評論:「從科學的發展可見,無論科學界的領導人物看來多麼高深莫測,他們都會出錯。」事實上,有些科學家更是會經常出錯的。

基於這幾篇文章所提出的理由,基督徒如果捲入科學的爭議,或提倡某種科學假說,就很不智了。舉個例,有些人可能對電磁波怕得要命。他們可能出於好意,開始說服別人把家裡的微波烤爐、電熱毯一類的電器通通扔掉。當然,人人都有權作決定,別人不該說三道四。可是,別人作了另一個選擇,他們也應該受到同樣的尊重才對。所以,有智慧的做法是,避免散布煽情的言論。很多不尋常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現在還有待證實。如果有些說法後來證實並不成立,或甚至是錯的,那起初大力鼓吹的就不單是愚蠢,更可能無意中傷害了別人。

要事事謹慎

基督徒該怎樣回應煽情化的科學報告呢?首先,要看看報告的取向。文章或新聞報導的用意是什麼呢?其次,要把整篇文章讀過。語出驚人的標題往往同內文相差很遠。第三,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看發言人一向的聲譽怎樣。他們一向都說真話嗎?他們有沒有不為人知的圖謀呢?——羅馬書3:4。

人如果對科學家抱懷疑的態度,可以說,這也是科學家自己一手造成的。有些科學家本應懷著不偏不倚的態度尋求事情的真相,但他們的公信力已大打折扣了。科學令我們大開眼界,使我們獲得同我們的世界和宇宙有關的知識,教我們興奮不已。可是,有些人推想將來的美好新世界是以科學為本的,這樣的想法卻教人感到害怕憂慮多於抱有希望。

有些專家就將來可能臨到的災難向人發出警告。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英國的物理學家約瑟夫·羅特布拉特表達他的憂慮說:「科學在其他方面的進步,恐怕會產生出更多毀滅大眾的方法,而且可能比核子武器更為厲害。遺傳工程學大可能是這樣的一個範疇,因為這個學科正有長足的進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本·澤林格教授提到他所預見的問題說:「我認為,下一個危險可能同遺傳科學有關,不過,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會怎樣發生、什麼時候發生。」

另一方面,上帝的話語聖經卻是我們肯確可靠的指引,是我們「路上的光」,引領我們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下,於潔淨了的地球上享有穩妥的未來;到時世上天下一家,人人都過著和平健康的生活。——詩篇119:105;啟示錄11:18;21:1-4。

[第11頁的附欄]

「莫測高深的謬說」

對於查爾斯·達爾文所提倡的進化論是否說得通,近年來有些科學家提出了嚴重的質疑。分子生物學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研究生物學的邁克爾·丹頓在他的著作《進化論——陷於危機的理論》裡說:「自從達爾文的理論躋身成為公理,不用再加證明之後,達爾文嘔心瀝血,在《物種起源》裡提出的實在問題和[進化]理論的漏洞,都已經無人過問了。生物缺乏過渡的環節、生物的過渡形式難以想像,這些關鍵性的問題,[追隨達爾文理論的人]幾乎隻字不提,還單憑一句『自然選擇』,就交代了生物怎樣形成極為複雜的適應作用,連半點懷疑也沒有。」

他繼續說:「[由於進化論]這種謬說莫測高深,結果令人人都誤以為,進化論是一百年前就已經證實正確的理論……。沒有什麼比這種誤解更荒謬。」——77頁。

「如果人能夠證明現存的任何複雜器官,根本不可能從許多連續不斷的微小變動而形成,我的理論就站不住腳了。」——《物種起源》,查爾斯·達爾文著,154頁。

「既然我們能夠找到越來越多不能解釋、不能分拆的複雜生物系統a,我們也就可以完完全全相信,達爾文為推翻他自己的理論所定下的條件,我們已經充分具備了。」(《達爾文所遺下的疑團——生物化學挑戰進化論》,邁克爾·貝赫著,39-40頁)換句話說,分子生物學近年來的發現,使人大為質疑達爾文的理論。

「研究細胞是從分子的層面研究生命的方法;總結這方面的多番研究,我們所獲得的答案是響亮,是清晰,是尖銳的:『設計!』這樣毫不含糊、這樣重大的研究成果,在科學的歷史上,簡直非列入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不可。這個發現同牛頓、愛因斯坦、拉瓦錫、薛定諤、巴斯德和達爾文等偉大科學家的發現實在不相上下。發現生命源於有智慧的設計,跟發現地球環繞太陽運轉一樣,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達爾文所遺下的疑團》,232-233頁。

[腳注]

a 有關進化論和分子生物學,可參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的《儆醒!》,在1997年5月8日刊3-17頁刊登的詳盡專題文章。

[第10頁的圖片]

對於其他行星有沒有生物或電磁波到底有沒有害這些爭議,明智的基督徒會避免捲入爭論

[鳴謝]

NASA photo/JPL

NASA photo/JPL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