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有辦法考取好成績嗎?
「爸媽一味關心我的成績。『你數學測驗多少分?英語考試成績怎麼樣?』真把我煩死了!」——13歲的森姆說。
森姆充分表達出許多青年的心聲。事實上,《力爭上游》一書的作者寫道:「我們還沒有聽過父母說他們的兒女在學業上已盡全力。」但像森姆一樣,許多青年都認為,父母要他們學業進步,甚至成績優異,要求實在太高了。他們可能也從學校方面受到壓力。一個少年埋怨說:「老師根本沒有耐性,他們總希望我們一下子就把所教的全都塞進腦子裡,要不然,他們就說你不中用,所以我索性放棄。」
青年人要是無法達到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就往往會被視為教而不善。但其實所有學生都會在某些科目上稍為遜色。為什麼會這樣?有趣的是,這些學生成績不理想,不總是懶惰之過或在學習方面有問題。a
何以有些學生成績欠佳
誠然,有些青年對功課似乎總是得過且過。15歲的赫爾曼承認說:「我只要能夠交差就算了。」說句公道話,不是所有青年對學業都是滿不在乎、漠不關心的,有時他們不過是對某個科目不感興趣罷了;有些青年成績欠佳,是因為他們看不出學習的實用價值。17歲的勞彬就這樣說:「我肯定,在離開學校之後,有些科目是完全用不著的。」要是學生對某些科目不感興趣,或覺得沉悶乏味,成績自然不如理想。
成績不好也有其他因素。例如,老師教書速度太快,你跟不上去,自然就會灰心氣餒,但太慢又會叫你感到沉悶乏味。同輩壓力也會影響到你的學業成績。《成績欠佳的學生》一書解釋說:「就算學生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要是他們想受一些無心向學的同輩歡迎,就可能要被迫投其所好,馬馬虎虎就算。」一個青年抱怨,他年幼在學的時候,用功讀書,其他同學就妒忌他,戲弄他。不錯,青年人也可能面對箴言14:17(《呂譯》)的現實情況:「有謀算的[被恨惡]。」
成績不如理想的原因有時甚至更複雜。要是孩子自幼就給人不斷冠以不雅的綽號,例如,慢郎中、蠢材,或懶蟲等,長大後他就可能妄自菲薄;更糟的是,有些青年甚至自輕自賤,別人怎麼樣叫他,他就索性怎麼做。正如一個醫生說:「有人叫你做傻瓜,你自認了,就乾脆裝瘋賣傻。」
很多時,父母和老師催迫你是出自好意的。不過青年人總會覺得他們要求過分。要是你的處境正是這樣,請切記,父母和教師絕不想迫得你走投無路,他們只期望你全力以赴罷了。可是,你可能覺得力有不逮,因而焦慮不安,於是索性自暴自棄。但千萬不要這樣,你的學業其實是可以進步的。
要有推動力
推動力是學習的先決條件。你必須明白求學的目的。聖經說:「犁地的人該懷著希望犁地,脫穀的人該懷著分享收穫的希望脫穀。」(哥林多前書9:10)青年人是很難看出鑽研某些科目的價值和裨益。例如,你可能認為:「我一心要當電腦程式編制員,為什麼還要修讀歷史呢?」
誠然,學校科目的相互關係可能並不那麼密切,至低限度當前是這樣。但你可以把目光放遠一點,學習不同的科目其實有助你擴闊視野,增廣見聞。許多耶和華見證人的青年發覺,全面的教育有助他們「對各樣的人」,「就成了各樣的人」,使他們可以隨機應變,向不同階層的人傳講王國的好消息。(哥林多前書9:22)就算某個科目看來沒有多大實用價值,只要你能夠用功學習,就必然會從中得益。無論如何,你可以鍛鍊自己「明辨的能力」。這種能力使你一生受用不盡。——箴言1:1-4,《新譯》。
入學讀書也有助你發揮個人的潛能。使徒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說:「把……存在你裡面的[上帝]恩賜,像火一樣挑旺起來。」(提摩太後書1:6)提摩太顯然在基督徒會眾裡負有特別任務,但他從上帝而得的「恩賜」還是要被發掘出來,否則就把恩賜白白埋沒了。當然,你在念書方面的資質,並不像提摩太的恩賜一樣,是上帝直接賜給你的。可是,你在藝術、音樂、數學、科學或其他方面所具有的天分是你個人獨有的。入學讀書就可以發掘和栽培你在這些方面的恩賜。
良好的閱讀習慣
要學業有成,學以致用,就得有良好的學習常規。(可參閱腓立比書3:16。)要撥出足夠時間溫習功課,但也要容許自己有時間休息,鬆弛身心。要是功課包括閱讀,最好先概覽書本的內容,使你對整本書有全面的概念;接著,要根據每章的題目或一些主要的標題,設立一些問題,然後開始閱讀課本的內容,找出問題的答案。最後,你可以憑記憶溫習一次,看看自己可以從其中學到些什麼。
要把你所學到的,跟你已經知道的事物連貫起來。例如,科學教你放眼世界,使你「清楚可見」上帝「那些看不見的特質」。(羅馬書1:20)歷史可以向你證實,以下的經文實在可圈可點:「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利米書10:23)只要你在學習方面專心致志,學習就會容易得多,你甚至會樂在其中!所羅門說:「聰明人易得知識。」——箴言14:6。
態度要積極
不過,有時成績欠佳是跟你所選擇的朋友有關。你的朋友鼓勵你上進嗎?還是他們也是無心向學的呢?聖經有一句箴言這樣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20)所以,要結交益友良朋。要跟一些好學的人作伴,並且可以坦白告訴老師,你想學業進步。老師一定會支持你,幫助你。
假如你覺得有點自慚形穢,請考慮一下使徒保羅的事例。別人批評他言談俗鄙,他卻回答說:「我儘管不精於言詞,但絕不是不精於知識。」(哥林多後書10:10;11:6)不錯,保羅重看自己的才幹,而不總是留意自己的弱點。你有什麼才幹呢?要是你無法肯定自己的個人之長,何不向一個愛護你的成年人請教呢?這樣的朋友可以幫助你分析自己的能力,激勵你把長處盡量發揮出來。
要力爭上游
「這些事你要思考,要全神貫注,使你的進步向所有人顯明出來。」(提摩太前書4:15)保羅像父親向兒子說話一般,鼓勵已有良好表現的提摩太,要在服事職務上繼續進步。在聖經時代,「進步」一詞的希臘動詞字面意思是「披荊斬棘地前進」,這不禁叫人想到,要穿越草叢向前行。有時,求學的情形看來也很類似。但要是你想到有一天,學業有成,可以大派用場時,你就會較容易專心學習了。
勤奮和推動力,跟學習是息息相關的。舉例說:你可以想想一個彈奏樂器的人。要是他喜愛一種樂器,他就會越彈越起勁,這樣,他越多練習,就彈得越好,樂趣也相應大增。所以,我們越多學習,就越容易掌握。因此,千萬不要在學業方面自暴自棄,要全力以赴,跟一些可以激勵你上進的人做朋友,並且緊記亞撒利雅對古代君王亞撒所說的話:「不要手軟,因你們所行的必得賞賜。」——歷代志下15:7。
[腳注]
a 青年人要是在學習方面有障礙,就會面對重重困難。有關這點,請參閱《儆醒!》1996年6月22日刊,11-13頁。
[第21頁的圖片]
要坦白告訴老師,你想學業進步
[第22頁的圖片]
就算某個科目看來沒有多大實用價值,只要你能夠好好學習,就必然會從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