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工藝
《儆醒!》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不列顛群島中有不少地方,你要是跟人家說你的嗜好是手杖工藝,好些人會完全摸不著頭腦。這件事常常教我感到詫異。」一名精通手杖工藝的大師說。
許多人對手杖或牧杖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手杖一經加工,平平無奇的用具就搖身一變,成為非凡的藝術品了。多個世紀以來,牧人和農夫都知道得很清楚,這門引人入勝的手工藝須要相當高超的技巧,而且少點耐性也不行。不過,手杖工藝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挑選木材
手杖工藝的第一步,就是要挑選合適的木材。事實上,不管是黑刺李木、蘋果木還是梨木,只要大小適中,也都合用。冬青木的節疤漂亮顯眼,也常常是人們喜愛的選擇。不過,許多手杖工藝師較喜歡選用榛樹的木材。有時,新梢與樹枝或樹根剛好形成輕微的角度,那末用原枝材料就能造出整根手杖——包括曲柄和長柄在內。
什麼是砍下樹梗的最佳時機?一般來說,當株體已完全成長,沒有樹液流出,那就是砍枝的適當時候了。不過,許多手杖工藝師還是執意地認為,只要遇上合適的樹梗,就該趁其他人還沒有發現之前馬上砍下來。好「枝」堪折直須折嘛!不管怎樣,手杖工藝師一旦找到合意的材料,就要把兩端塗上油脂或油漆,以防止木條裂開。然後,木條要經過兩年或更長的時間風乾。到那個時候,手杖工藝師才可以真正著手雕刻手杖。
雕刻曲柄
枝條要是沒有天然的曲柄,手杖工藝師就得用母牛、綿羊或山羊的犄角來造一個。像樹梗一樣,犄角通常也要風乾一年。然後,手杖工藝師就按著預期的設計,用軋鉗在犄角上加工。世世代代以來,牧人都以鐵匠用的火、沸水、泥炭的餘燼或甚至煤油燈上的微溫,使犄角變得柔韌。那末,牧人就可以隨意發揮想像,大顯身手把犄角精雕細刻。舉個例,他可以把曲柄刻成柯利狗、雀鳥、鱒魚、雉雞的頭部或小動物等模樣。
雕刻犄角時,手杖工藝師在各個工序上都會一絲不苟,樣樣斟酌。例如,他要是在雕鱒魚,就會借助熱熨斗把魚尾和魚鰭壓刻出來,再用圓形的衝壓機衝壓出一片又一片的魚鱗。黑水牛角可用來作魚眼。手杖工藝師一般用油墨而非油漆來塗魚身,油墨也不只塗一層,因此,反反覆覆地在磨滑了的魚身上塗墨也許十分單調沉悶。最後修飾的一步,就是把犄角塗上凡林水,以蓋過剛塗好的顏色。
大功告成
手杖工藝師用鋼製的螺栓、釘子或木榫把犄角和長柄接合起來,然後以纖幼鋼綿熟練地把心血作品磨得滑滑溜溜。接著,就是把整根手杖擦亮和給長柄塗上凡林水。「雕鱒魚,削魚鰭,還要衝壓出一片又一片的魚鱗,塗顏色,把手杖修飾得美觀可人,足以在比賽中取勝,我得花上約莫上百個小時。」一名經驗老到的手杖工藝師寫道。
手杖加工的過程無疑稍嫌乏味,不過,成品卻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工藝品,有些還可以在比賽中獲得殊榮。不管怎樣,手杖工藝師始終認為,這門手藝教他聯想到一個較為安靜寧謐的世代,是遠離現代生活種種壓力煩惱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