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4/22 13-15頁
  • 引人入勝的微型書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引人入勝的微型書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匠心獨運的工藝
  • 大拇指聖經
  • 不平凡的聖經
  • 微型之最
  • 手——「最優美靈巧的器官」
    警醒!1989年
  • 奇妙的人手
    警醒!1993年
  • 大拇指
    洞悉聖經(上冊)
  • 我們怎麼知道聖經是誰寫的?
    聖經問答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4/22 13-15頁

引人入勝的微型書

《儆醒!》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高的大廈、最長的隧道:稱得上「最」的東西,往往都是教人十分著迷的。那麼,最小的書又怎樣呢?微型書也是引人入勝的!世上已印成的微型書數目難以勝數,題材包羅萬象,語言不下20種。你如果從來沒有探索過微型書的領域,現在就開開眼界吧。

怎樣才算是微型書呢?一般的準則是:高或闊少於76毫米的書。這裡說的高和闊是把裝幀也包括在內的,不過,有些嚴謹的收藏家就只計算書頁部分的厚度。為什麼要印製微型書呢?

匠心獨運的工藝

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大部分微型書的字體都是清楚易讀的。因此,微型的曆書、古典文學著作、小說、劇本、詞典和宗教典籍不但便於攜帶,讀起來也不大困難。多年以前,這是擁有這種袖珍書本的主要理由,但時至今日,收藏家所關注的倒是微型書的另一個特點:印刷和裝訂書本所涉及的工藝。

印刷工匠為了設計和造出不用放大鏡也可以輕易讀到的字體,往往要克服重重的技術障礙。憑著他們的努力,一本本教人賞心悅目的書才得以印製出來。紙張和油墨的製造商也合力開發印刷技術,務求使印刷出來的字體清晰醒目。

書印成後,接著就是裝訂,而裝訂微型書的手工也可以是頗講究的。微型書本的書皮雖小,卻充分顯出工匠的巧藝。有些書皮配有經過人手加工的皮革、金銀細工裝飾、玳瑁殼或美輪美奐的瓷漆。有些書皮是以絲綢或絲絨造成的,上面以刺繡或甚至珍珠和閃光裝飾片為點綴。有些微型書也附有書套以便保存。

這些書本的插圖通常只有不及1平方英寸那麼大,但製作插圖的鐫版工人卻使印出來的圖畫纖毫畢現,簡直教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個例子是19世紀90年代印製的《布氏大拇指英語詞典》。這本368頁的詞典刊有一幅人像,是英國詞典編纂者撒母耳·約翰遜博士的肖像,畫工十分精細。另一個例子是莎士比亞的著名歷史劇《理查三世》的微型本。這部微型本是在1909年獻給英國著名莎劇女演員特里的,在面向扉頁的一頁印了十分精細的插圖。

《行旅手提叢書》在巴黎出版,相傳拿破侖東征西討期間,總隨身帶著這套微型的叢書。這套叢書包含了49冊法語的經典著作,全都放在一個皮面的箱子內,箱子鎖上後看上去就像一本文件夾大小的書。

大拇指聖經

大拇指聖經並不一定把全本聖經都包含在內,有些只收錄了「新約」的部分。有些大拇指聖經節錄了聖經故事或把聖經的歷史縮寫成大約七千個詞的文章;這些書都是特別為兒童撰寫的,多數採用《小小聖經》《聖經的歷史》《兒童聖經》等書名。

「大拇指聖經」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呢?顧名思義,這種聖經比人的大拇指的頂部大不了多少。不過,《大拇指聖經三百載》卻認為,這個稱呼是美國著名的侏儒查爾斯·斯特拉頓,綽號「托姆大拇指將軍」的到英格蘭探訪後才有的。支持這個說法的證據是,「托姆大拇指」在1844年到英格蘭,而在1849年,倫敦首次有人使用「大拇指聖經」這個名稱。

不平凡的聖經

在本世紀初,精巧的《手指新約》加入了小型聖經的行列。它只有3厘米闊,9厘米長,同手指的長度差不多,因此也得了《手指新約》這個名字。可是,由於它的長度超過76毫米,所以雖然它一般被列作微型聖經,但嚴格說來並不是微型書本。這種小書用4號字體排印,十分清晰,大部分人不用放大鏡也看得清楚。

《插圖聖經》是很獨特的微型聖經,其中載有幾首合稱《往天國之路軌》的詩。英國鐵路通車後的五十多年間,出版商仍不斷印製這本聖經。詩的作者借路軌為喻,寫了一首兩頁的詩,題名為《引導你走另一條路線》。詩裡所說的另一條路線是指「耶穌基督,耶和華的兒子」。詩的結論是:「我兒,這是上帝說的,你的心要歸向我。要趕快,不然火車就要開行了。」

1900年出版的《清晨訓言》是另一部獨特的微型書本。這本書每天以一節聖經經文為主題,每個月就以上帝的名字衍生出來的名詞作為序言。例如,2月所用的名詞是「耶和華沙龍」。這本書和上面提過的《插圖聖經》表明,在一百多年前,上帝的名字耶和華在英國是頗為通用的。

微型之最

多個世紀以來,很多人都聲稱自己所印製的書是最微型的。第一本公認最小的書,是在1674年由范朗厄用微型字體印製的《布倫-霍弗耶》。《微型書本》形容,這本書只有「手指甲那麼大」,超過二百年來一直穩坐最小書本的位置。

意大利詩人但丁的名作《神曲》的一個著名微型本,是以2號字體印刷的,單憑肉眼很難看清楚。這本在1878年於意大利帕多瓦印成的書,相信是當時歷來字體最小的了。印刷這本書的時候,每次用新的印版也要換上新的活字,印30頁需時一個月。可是,這本書共印了1000本。

微型書的大小不住縮小。1978年,蘇格蘭佩斯利的格萊奈弗爾出版社,限量印行了童謠《三隻盲老鼠》。這本書是當時「世上最小的書」。到了1985年,同一間出版社印製了85本童謠《柯爾老王爺!》,這本童謠比《三隻盲老鼠》更微型,只有1毫米乘1毫米大,要用一根針才能翻閱!

這些給路易斯·邦迪形容為「僅比微塵大一點點」的微型書,充分顯示了印刷技師無盡的耐心和工藝。可是,這些極小型的書其實已經違背了製作微型書的原意,不是為了讓人方便閱讀而印製的了。

這些巧奪天工、教人愛不釋手的微型書籍除了可見於博物館之外,某些私人收藏家也藏有不少。有一天你如果造訪微型書引人入勝的領域,別忘了要分外細心地看待它們呢。它們確實是精妙絕倫的工藝品!

[第14頁的附欄或圖片]

照相製版縮印術

歷來最細小的《新約全書》是在1895年,由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大衛·布賴斯印製的,長1.9厘米,闊1.6厘米,只有0.8厘米厚!怎麼可能這麼細小呢?路易斯·邦迪在《微型書本》解釋:「利用照相製版縮印術,這本書印得精細清晰。」百多年前,照相術不過是剛剛起步,這本書能印成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大衛·布賴斯也運用同一辦法,印製了不少「大拇指聖經」。每一本聖經的書皮都藏了一把細小的放大鏡,讓看不清楚小字體的讀者使用。讀者憑著放大鏡,加上一點耐性,就可以閱讀了。

耶和華見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納粹黨迫害,後來又受德國共產黨的壓迫。有意思的是,在這段時間裡,見證人也善用照相製版術,把聖經刊物印成縮印本。各位讀者在插圖所見的聖經輔助讀物,就是以這種方法印成的。當年有人把這本書藏在火柴盒裡,偷運給囚在納粹集中營內的見證人。

藏在火柴盒裡偷運進集中營的微型書

[第13頁的圖片]

微型書體積雖小,字體卻清晰好讀

[第15頁的圖片]

一套微型書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