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2/22 24-25頁
  • 綠柱玉——非常珍貴的寶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綠柱玉——非常珍貴的寶石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古時早已開採
  • 高度保安也難保不失竊
  • 買家當心受騙!
  • 綠柱玉
    洞悉聖經(上冊)
  • 寶石何以這麼貴重?
    警醒!1984年
  • 寶石增加人類的樂趣
    警醒!1980年
  • 珠寶玉石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2/22 24-25頁

綠柱玉——非常珍貴的寶石

綠柱玉被譽為玉石之王,閃爍著翠綠光輝。在古代一些王朝,帝王寶座時常鑲上綠柱玉作裝飾。即使在今天,綠柱玉仍是富貴和權力的象徵。

在世界各地,綠柱玉通常都比鑽石昂貴。雖然一般來說,紅寶石才是最貴重的,但據地質學家泰里·奧塔韋說:「如果將綠柱玉跟其他寶石一克拉一克拉地比較,極品綠柱玉絕對是世上最貴的寶石。」一顆一手可盡握、重約3克的綠柱玉,價格可高達100萬美元!

綠柱玉價值連城,部分原因是它相當稀有。綠柱玉是一種結晶體,成分有鋁和矽(硅)兩種常見的元素,加上一種稀有的元素鈹。只要再加上一點像鉻或釩這些生物體中的微量元素,就可令綠柱玉閃耀著奪目的碧綠光澤。

古時早已開採

幾千年來,差不多全球的綠柱玉都是來自埃及的。著名的克婁巴特拉(克麗奧佩特拉)寶礦是位於開羅東南方約700公里的地方。這個寶礦相繼受到埃及人、羅馬人、土耳其人所大力開採,而開採工作則相當艱辛!礦工要冒著烈日,在酷熱的荒漠工作,身上起了水泡;他們要在粗糙的沙土旁開採。工人也要在惡劣的地底礦坑中挖掘,這些惡劣的環境給開採工作增添不少困難。另一方面,工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都要靠拖車從尼羅河畔,耗上起碼一週的時間才能運來。雖然開採工作這麼艱苦,不過從公元前330年到公元1237年,開採工作幾乎毫無間斷。

古人對綠柱玉情有獨鍾,除了因為綠柱玉外表美觀外,還相信它擁有治病的魔力。人把綠柱玉當成醫治許多疾病的特效藥販賣,還深信它能增進女性的生養能力和性慾。因此埃及和其他國家的綠柱玉貿易越做越大,利潤豐厚。這門生意還做到印度那麼遠呢!

埃及這門獨家生意一直做到16世紀的早期,才給人打破。當時西班牙征服者抵達南美洲,沒多久,希梅內斯·德克薩達征服了現在的哥倫比亞。後來1558年,西班牙人在穆索找到一個寶礦,那裡的綠柱玉,不論品質或體積,都令人目瞪口呆。

西班牙人沒多久就控制了寶礦,至於吃力、危險的挖寶工作,就強迫當地人做。在短短數年間,在歐洲隨處都可以見到人佩帶綠柱玉做飾物,它們的體積相當大,幾乎沒瑕疵。這些寶石有不少流入了奧斯曼土耳其人和波斯王手中,還有一些甚至流入印度帝王手中。這些玉石有的給人雕成工藝品,有的給人刻上文字;許多貴重的珠寶收藏品中,一定少不了綠柱玉的分兒。

高度保安也難保不失竊

今天,開採工人的收入相當微薄,而這些寶石又產量不多、開採不易。因此,一個記者弗雷德·華爾觀察了這種情況後,說:「把這些石頭挖出來的窮工人,他們連想都沒想過有那麼多錢可佩帶一顆綠柱玉做飾物,這真是諷刺透頂!」把綠柱玉偷走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擋都擋不住,所以大部分礦工開採時,都受到嚴密監視。礦工賣力挖礦、磨石,警衛則在一旁拿著機關槍,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儘管開礦公司採用了這些措施,不過有些專家認為,世界各地綠柱玉的交易大部分都是非法的。《全國地理雜誌》說:「許多綠柱玉的交易都沒有記錄,因為在黑市交易中,既不用納稅,又無跡可尋。差不多所有上等綠柱玉,都給人走私過。」

買家當心受騙!

在綠柱玉形成時,如果沾上其他物質,就會產生天然內在的瑕疵。當這種瑕疵擴大至表面時,就會產生裂痕,令綠柱玉的美觀和價值都大打折扣。因此幾百年來,珠寶商為了掩飾這些裂痕,於是將綠柱玉洗乾淨、磨亮,然後泡在像雪松樹油或棕櫚油這些熱油中。原來將油加熱,可將裂縫內的空氣排出,而油就會滲入縫中,從而將裂縫隱藏起來。這顆綠柱玉給這樣加工後,就可當上等翠玉賣出。但不出一兩年,由於裂縫內的油早已蒸發得一乾二淨,瑕疵就會原形畢露,買了玉石的顧客覺得莫名其妙之餘,同時也失望得不得了。

想買玉石的顧客更要提防的,就是假玉。早在中世紀以前,就有人將綠色的玻璃磨亮切割,來冒充綠柱玉,這種仿真技術早在那時就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幾百年來,許多上當的人毫無戒心就買了假貨,還以為自己的是貨真價實的寶玉。《全國地理雜誌》說:「連內行的專家都跟大夥兒一起上當。」不過,聲譽良好的珠寶專家現在已能用一些測試技術,確保綠柱玉是如假包換的。

儘管人類的貪婪破壞了綠柱玉的形象,不過這些翠玉依然是美觀、稀有、價值連城的。綠柱玉實在是上帝創造出來,叫人讚嘆不已的蒼翠寶石。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All emeralds: S. R. Perren Gem and Gold Room, Royal Ontario Museum; Ancient Egypt Gallery, Royal Ontario Museum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