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6/22 30頁
  • 讀者之聲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之聲
  • 警醒!1999年
  • 相似資料
  • 讀者之聲
    警醒!1998年
  • 獨處的價值
    警醒!1998年
  • 讀者之聲
    警醒!1999年
  • 讀者之聲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6/22 30頁

讀者之聲

颱風保利娜 每逢我受到提醒,我所隸屬的宗教,是個真正關心人的組織,就不禁心花怒放。我很欣賞「患難見真情」(1998年10月8日刊)這篇感人的文章。知道別人也看出耶和華見證人「做事有條理,為人忠實」,自己也感到無上光榮呢!

D.F.S., 巴西

獨處 「聖經的觀點:獨處的價值」(1998年10月8日刊)一文似乎是專為我而寫的。我不時需要獨處,使我可以在靈性和感情上重新振作起來。不過,我也要記住一點,獨處只「值得一闖,卻不宜久留」。

L.G., 美國

梵蒂岡與大屠殺 見證人多年來一直上門探訪我,每次我們都暢所欲言。不過,我對「天主教與大屠殺」(1998年10月22日刊)這篇文章卻有點反感。教宗庇護十二世是個聖者,他曾全力護衛猶太人,使數以萬計的猶太人得以保全性命。

J.P., 美國

我們無意冒犯天主教讀者,只是如實報導有關梵蒂岡一份文件所引起的爭議罷了。這份文件題名為《毋忘大屠殺》。文章引述的評論,都是出自一些受人尊重的歷史家、作家和法學家的口,其中有些本身也是羅馬天主教徒。當然,梵蒂岡確曾挺身保衛了許多人的性命,這是值得稱讚的。不過,教宗對納粹政權一直噤若寒蟬,這是鐵一般的事實。要是他當時仗義發言,可能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可以逃過大難呢!——編者的話。

相親相愛 我很欣賞「全人類最終會相親相愛嗎?」(1998年10月22日刊)這系列文章。我有時也會心存仇視、氣憤難平。這篇文章激勵我要遏抑這樣的傾向,感激你們的教導。我希望你們出版的刊物可以幫助我日後能夠成為耶和華上帝的僕人。

G.C., 意大利

英勇的海外傳道員 讀過「不再為自己活」(1998年10月22日刊)這篇文章之後,叫我信心大受激勵,衷心感激你們。我們在英國所遇見的人,許多對真理反應都很冷淡,但跟傑克和琳達·約翰松的經歷相比,我們受到的對待就實在微不足道了。文章十分感人,使我看出,我該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激上帝。

L.J., 英國

我跟妻子做全時傳道工作至今已有多年,所以我們明白,要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絕不容易。約翰松夫婦在文章中坦白說出自己的心聲,他們獲派到不同地方服務時,有些什麼感受。這使我們知道,原來其他人也有我們同樣的心態,那麼我們就必須繼續倚賴耶和華。

S.E.C., 巴西

把真理刻在心上 我今年12歲,很喜歡「青年人問……我怎樣才能把真理刻在心上呢?」(1998年10月22日刊)這篇文章。現在學校已經開課了,所以我總覺得為聚會作準備有點兒吃力。不過,我必須學會買盡時機。我深信這篇文章可以激勵許多年輕人愛戴耶和華,並且把真理根植在心裡。

C.S., 葡萄牙

一年前,我也曾對自己有同樣的疑問。我無法肯定,自己到底真正愛真理,還是只是跟隨家人這樣做。所以我嘗試聽從你們的提議,徹底考查聖經,親自體味上帝話語的價值。現在我可以很高興說,我已經把真理刻在心上了。我希望有這麼一天,我也能夠成為一個全時的傳福音者。

H.N., 美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