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推本溯源
命運的觀念為什麼這樣普遍呢?不論古今中外,人們都不斷嘗試解開人生的種種奧祕,或找出某些事情的寓意。歷史家黑爾默·林格倫說:「視乎人把事情看成是由某種力量促成,順理成章地發生,還是純粹出於偶然,然後人就把『神』、『命運』或『機遇』加諸其上。」在人類的歷史上,跟命運有關的信仰、傳說和神話常常俯拾即是。
亞述學家讓·博泰羅說:「現代文化的各方面,都深受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化所影響。」他也說,在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或巴比倫,人們可找著「人類最早期對超自然事物的反應和看法,以及可辨別的最古老的宗教架構」。命運的觀念也同樣源於這個地方。
推本溯源
在今天的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的遺跡中,考古學家發現迄今已知一些最古老的寫作。成千上萬塊刻上楔形文字的泥板構成了一幅鮮明的圖畫,使古代著名城市巴比倫的蘇美爾人和阿卡得人的生活文化得以活現眼前。據考古學家塞繆爾·克拉默說,蘇美爾人「由於人間疾苦,尤其是一些成因令人費解的事情,而深感苦惱」。他們渴望找著圓滿的解釋,於是命運的觀念就應運而生了。
考古學家瓊·奧茨在著作《巴比倫》中說:「在巴比倫,人人都有自己的神或女神。」巴比倫人相信,「個別的人也好,群體也好,命運通通都操縱在諸神的手裡」。克拉默說,蘇美爾人相信「掌管宇宙的神把邪惡、欺騙和暴力注定為生活的主要部分」。宿命的觀念給廣傳開去,而且深深受人尊重。
巴比倫人相信,占卜是「跟神溝通的一種方法」,通過占卜人就能知道神的旨意。占卜包括:藉著觀察事情來預告未來、解釋深奧事情的因由和說明事情隱含的意思。夢境、動物的行為和內臟是用來占卜的典型事物。(請參閱以西結書21:21;但以理書2:1-4。)一些給說成是預告未來出乎意料或不尋常的事情,一律記錄在泥板上。
研究古代文化的法國學者愛德華·多爾姆說:「占卜者和占卜的觀念可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化。」求神問卜是他們生活上一個顯著的特色。事實上,博泰羅教授也說:「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來占卜。……經過仔細研究後,整個物質宇宙都可以被視為能夠或多或少預示人的未來。」美索不達米亞人渴望預知自己的將來,因此對占星術十分熱中。——參閱以賽亞書47:13。
此外,巴比倫人也用骰子或籤來占卜。德博拉·貝內特在著作《機遇》中說,這樣就可以「剔除人為因素,使諸神能更明確地啟露旨意」。不過,他們卻不認為神的旨意是無可變更的;只要向神懇求開恩,人就可以逃過厄運。
古埃及人對命運的看法
公元前15世紀,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往來密切。他們在文化方面互相影響,結果跟命運有關的信仰就傳到埃及去了。為什麼埃及人會接納這種觀念呢?牛津大學埃及學教授約翰·貝恩斯說:「在[埃及人]的宗教信仰裡,大部分都跟探知和回應不能預測或不幸的事情有關。」
伊希斯是埃及芸芸神祇之一。這個神被描述為「生命的女神,命運的主宰」。埃及人同樣熱中於占卜和占星術。(請參閱以賽亞書19:3。)一個歷史學家說:「埃及人求神問卜的方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然而,受巴比倫篤信命運之風影響的國家還不只埃及一個。
希臘與羅馬
讓·博泰羅說,在宗教理念方面,「巴比倫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古代的希臘也抗拒不了」。論到宿命論在希臘人當中十分流行,彼得·格林教授有以下一番解釋:「世事變幻莫測,人也越來越害怕為所作的決定負責。事實上,希臘人覺得自己好像傀儡一樣,給注定的命運牽制著,未來根本早就預定好了。人是無法掙脫命運的枷鎖的;它是神的決定,人是沒法理解的。不過,人要是具備特殊技能或知識,就可以預知自己的命運。儘管預告的不一定順耳,但不少人覺得,預先知道多少總可以做點防範工夫。」
命運之說令人對未來稍稍安心之餘,也間接成為某些人利用的污穢手段。歷史家桑德貝克說:「世界是由一個神統治的說法,相當受統治階層歡迎。」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相信命運的百姓都會臣服君主,不易起謀反之意。
格林教授進一步解釋說:「相信命運使人尊重社會和政治的固有秩序,使人在道德、宗教和說話方面可以自我審查。希臘統治階層鼓吹宿命論,手段既高明又詭詐。百姓安於天命,他們的領導地位就穩如泰山,長存不變。相信命運的人會覺得,任何事情都是注定要發生的;上蒼為人著想,所以發生在人身上的事都是出於上蒼一番好意。」事實上,這不過「證明統治者們的私心」罷了。
宿命論在希臘的普遍程度,從希臘的文學作品可見一斑。在古代的寫作風格中,命運常常是史詩、傳說和悲劇的主要元素。希臘也流傳著一個神話,說人的命運操縱在命運三女神的手裡:克洛索紡織生命之紗,拉凱西斯決定人壽命的長度,當指定時間一到,阿塔羅波斯就大剪一揮,了結人的生命。羅馬人也崇拜類似的三合一命運之神。
羅馬人跟希臘人一樣,對自己的命運求索心切,因此都從巴比倫引入了占卜和占星術,還進一步加以發展。羅馬人把用來預測未來的事情稱為兆頭(portena),而兆頭預告的信息就稱為奧敏那(omina)。到了公元前3世紀,占星術成了希臘人當中流行的玩意兒。公元前62年,迄今已知最早期的希臘天宮圖也問世了。吉爾伯特·默里教授說,占星術「對古希臘人所生的影響,就像一種新疫症在某個荒蕪小島上擴散起來」,可見希臘人對占星術是多麼地沉迷。
希臘人和羅馬人也認為諸神通過靈媒跟人溝通,因此在窺探未來時,他們也不時向靈媒求助。(請參閱使徒行傳16:16-19。)這些見解導致什麼結果呢?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恐懼取代了希望。人們窮一生的精力要掙脫厄運,而不再為美好的將來奮鬥。」後來,跟命運有關的信仰也成了一般基督教會爭議的課題。
在「基督徒」當中引起爭辯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們相信命運已蔚然成風,早期的基督徒就生活在深受這種文化影響的環境裡。舉個例,所謂的教父十分倚重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等的著作。他們想弄清楚一個問題:既然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以「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他當然早就知道人會墮落犯罪,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悲慘後果,這樣,他又怎算是個滿有愛心的上帝呢?(以賽亞書46:10;約翰一書4:8)
多產的早期基督教作家奧利金辯稱,人應該記住一個重要因素: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奧利金寫道:「事實上,聖經裡有多不勝數的經文,毫不含糊地確立人有自由意志這麼一回事。」
奧利金說,人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把事情怪在某種外在力量上是「不正確、不恰當的。這樣說的人旨在摒除人有自由意志的觀念罷了」。奧利金也說,上帝能預知事態發展,跟上帝注定事情發生或覺得要操縱事情,不該給混為一談。可惜的是,並不是人人都認同這個見解。
深具影響力的教父奧古斯丁(公元354年至430年)認為,在決定事情方面,自由意志其實無足輕重。他這番話使爭論變得更加複雜。宿命論得以在一般基督教會裡奠基,全是拜奧古斯丁所賜。他的著作(主要是《自由意志》)成了中世紀人們討論的中心課題。在宗教改革運動期間,一般基督教會就命運所作的爭辯更趨白熱化,令各教會因為意見不一而產生嚴重分歧。a
散布廣遠
命運的觀念還不僅限於西方社會。每逢災禍發生,伊斯蘭教徒都會說「梅克蒂」,意思是「這是天意」,反映出他們同樣篤信命運。誠然,不少東方宗教都主張人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教義多少都帶有宿命論的成分。
例如,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相信業,也就是人今生的功過會決定他來生的命運,是逃避也逃避不來的。中國最早期的文字是刻在龜甲上的,而龜甲是可以用來占卜的。另外,宿命論也是美洲原住民信仰的一部分。舉個例,阿茲特克人就制訂出占卜曆書,好讓人查看自己的命運。即使遠至非洲,宿命論也十分普遍。
其實,這麼多人接受命運的觀念,不過表明人有個基本需要,就是得信靠一股高強的力量。約翰·諾斯在《人類的宗教》裡寫道:「宗教都有個共同點,就是說人不是也不能獨自生存。人跟大自然和他外在的社會息息相關,甚至得依賴它們才可以繼續活下去。人或多或少都意識到,人是無法遺世獨立、不假外求的。」
除了渴望相信上帝,人還有另一個基本需要,就是想了解身邊發生的事。不過,知道全能的創造主存在,跟相信他為人注定無可更改的命運可不是同一回事。那麼,人能支配自己的命運嗎?在這方面,上帝又擔任什麼角色呢?
[腳注]
a 請參看同社出版的雜誌《守望台》,1995年2月15日刊第3,4頁。
[第5頁的圖片]
公元前1000年巴比倫人的占星日曆
[鳴謝]
Musée du Louvre, Paris
[第7頁的圖片]
希臘人和羅馬人都相信人的命運操縱在三個女神的手裡
[鳴謝]
Musée du Louvre, Paris
[第7頁的圖片]
埃及人崇拜的伊希斯是「命運的主宰」
[鳴謝]
Musée du Louvre, Paris
[第8頁的圖片]
中國最早期寫在龜甲上的文字是用來占卜的
[鳴謝]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第8頁的圖片]
這個波斯盒子上有黃道十二宮的圖像
[鳴謝]
Photograph taken by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