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9/8 11-14頁
  • 飛行背後的種種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飛行背後的種種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飛機要怎樣才能繼續飛行?
  • D級檢查包括什麼?
  • 起飛之前
  • 空中旅行——滿懷信心!
    警醒!1985年
  • 我乘協調式機飛行
    警醒!1979
  • 空中交通管制——如何確保安全?
    警醒!2008年
  • 空中巨眼
    警醒!198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9/8 11-14頁

飛行背後的種種

「各位先生、女士,歡迎你們光臨紐約市甘迺迪國際機場。」這番話標誌著乘客正陸續離開飛機,飛機內外許多活動剛剛展開的時候。你可曾想過,飛機抵達後,會有什麼事發生呢?

商用飛機載客運貨時才有利可圖,停在地面賺不了錢,因此航空公司都想盡量善用資源。乘客還在等候行李時,飛機已趕緊為下一趟航行作準備了。飛機抵達後,機械員就立刻翻查飛機的飛行記錄,看看上次飛行時,飛行人員記下了什麼問題。對飛機運作安全構成威脅的種種因素,也就是所謂的「不容許復飛的情況」,都會一一糾正過來。

飛機的輪、輪胎、制動器、發動機油面的高度,都給仔細檢查。清潔工人收拾客艙,飛機的廚房給裝滿食物飲料,燃料也給抽送到機翼油箱裡去。飛機再次起飛前,飛行人員會繞飛機一周檢查一次,看看還有什麼對飛行安全構成威脅的地方沒有。

每天,成千上萬架飛機會進行這種回程起飛前維護和迅速的維修服務,但要確保飛行安全,這只是起碼的工夫而已。汽車要定期維修,飛機也須要一連串廣泛、昂貴、經常的保養檢查。那麼,維修飛機的是誰呢?工作又怎樣進行?

飛機要怎樣才能繼續飛行?

據美國航空協會表示,在美國,隸屬該協會的航空公司的客貨量,佔全國的百分之95以上。1997年,這些航空公司聘用了大約6萬5500個飛機機械員。他們的任務跟工程師和維修人員的一樣,是要令飛機飛得安全,乘客坐得舒適。因此,飛機內的機件,也就是一大堆功能不同的零件,都得一一檢查、修理、更新,飛機才能繼續飛行。a定時的保養工夫,從更換客艙內的破舊地毯,到徹底檢修重逾4噸的引擎,全都包括在內。

機械故障大都給即時處理。飛機其餘的維修,則以飛機飛行了多少個月,或以飛行周期b及飛行小時為基準,而不是以飛行哩數決定的。飛機製造商向航空公司發出維修建議書後,維修工作就開始了,而維修服務必須受政府航空當局認可。不論是簡單的、中等的還是嚴格的檢查,每架飛機都有為其特別制定的維修計劃。這些程度不一的檢查,由A、B、C、D、L 或Q 幾個英語字母標識出來。

一架747-200型飛機要花八年時間,才能累積大約3萬6000個飛行小時。飛機累積了這麼多飛行小時後,就要送進飛機庫,以進行繁複的檢查;這種檢查有時稱為D級檢查。航空管理學雜誌《檢修與保養》談到這種繁複費時的檢查時,說:「檢查的目的是……盡可能把整架飛機還原成出廠時的模樣……。一次D級檢查要花1萬5000至3萬5000個工時,飛機得停飛15至30天,停飛的時間有時會更長。檢查費用平均為100萬至200萬美元。」卡南集團是一家航空管理顧問公司,哈爾·克里斯曼是其中一員,他說:「在典型的D級檢查中,七成成本是工人的工資,另外三成則花在更換器材方面。」你買飛機票所付的錢,自然也包括支付這方面的費用。

D級檢查包括什麼?

飛機庫是一座綜合大樓,裡面有維修區、支援部門和貨倉。飛機運到裡面後,維修人員就開始工作。裝上輪子的工作台、平台和工作架會移到飛機旁。沒有這些工具,工作人員就接觸不到飛機的某些部分了。飛機裡的椅子、地板、牆壁、艙頂板、廚房、洗手間及其他設備不是給拆開,就是從飛機上搬下來,以進行深入的檢查,飛機差不多只剩下空殼。工作人員按照指引逐步檢查,查看金屬有沒有裂開或受侵蝕的跡象。檢查時,起落架、液壓系統和引擎也許都會更換。D級檢查需要大量人才,像技能卓絕的工程師、技術文獻書寫員、質量控制檢查員、航空電子設備技師、冷作工,還有飛機機械員和動力裝置機械員c;他們大都持有政府執照,加上座艙設備機械員、油漆工人和清潔工人,那麼一天下來,維修隊伍的人數就會遠在一百人以上。此外,還有不少人是提供重要器材、組件和後勤支援的。

飛機用上一段時間後,飛行過程中的震盪、機身氣壓的變化以及成千上萬次升降時的擺動,都會令飛機的金屬斷裂。要解決這個問題,航空專家就得用上類似醫生斷症的幾種工具,包括放射線、超聲波和內窺鏡儀器,以檢查肉眼看不到的地方。

病人接受X射線時,是站在底片和X射線之間的。要拍下起落架、機翼和引擎的X光照片,維修檢查員也用類似的方法。舉個例,他會把底片放在引擎外面一個合適的地方,接著,把一條長長的金屬管放進引擎內中空的管道中。最後,一塊體積比鉛筆上的橡皮擦還要小的強力放射性同位素銥192,就給放進長管中,令X射線底片曝光。顯影了的膠片使裂縫及其他瑕疵暴露出來,哪兒需要修理、更換就一目了然了。

進行D級檢查時,飛機燃料和液壓用液體給採樣後,會送到實驗室去分析。如果在燃料樣本中發現微生物,就會以抗生素對付。真菌或細菌可經空氣、水分或燃料進入燃料庫;要消滅它們,燃料庫就得用一種農藥(以抗生素的形式)加以處理。微生物生長時產生的副產品可侵蝕燃料庫表面的保護層,還會影響燃料庫探測器,令飛機師讀到錯誤的燃料讀數,因此這類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燃料庫破舊、受震動和內部防止氣體或水分入侵的裝置受損,燃料就有泄漏的危險。一個監督人員看著面前集合的D級檢查工人,問道:「有誰想做『蛙人』嗎?」這個不可或缺的苦差最後落在約翰身上。約翰看來有點像潛水員,卻沒穿腳蹼。其實,他穿了件特製、覆蓋全身的棉衣,戴上了供應新鮮空氣的呼吸器,又拿著各種工具、密封材料和安全指示燈。機翼燃料庫的燃料完全排出後,他就鑽進機翼下端一個小洞,擠進燃料庫中,找出裂縫所在,然後把裂縫加以密封。

747型飛機的燃料庫是在機翼裡面的,牆板把燃料庫一間間地隔開,間格與間格之間有小洞,整個構造彷彿迷宮一樣,有幽閉恐懼症的人要是看到這個情景,準會怕得要死。一架747-400型飛機可儲存逾21萬升的燃料。這麼巨量的燃料足以讓飛機不停站地飛上一段極長的路程,即使從美國加州三藩市飛到澳洲悉尼,一段長達1萬2000公里的航程,飛機也應付得來。

在距離地面約三層樓高的駕駛艙裡,有個看來像台電視機的天氣雷達顯示屏幕,航空電子技術員正檢查屏幕上內置的測試圖顯示。這副儀器是用來探測和避開飛機前端500公里以內的雷暴和渦流的。飛機駕駛員發出「請繫安全帶」的信號時,他大概是從雷達顯示屏幕上看到渦流了。不過,為了避免乘客受傷,即使沒發出信號,許多航空公司都要求坐著的乘客時刻繫上安全帶。遇上晴空湍流時,飛機師往往來不及向乘客發出信號。

進行D級檢查期間,像救生衣、備用照明設備一類的安全設備都受到檢查或更換。檢查乘客的應急氧氣系統時,氧氣面罩就像掛在樹枝上的橘子一樣懸在半空。噴射式飛機要周而復始地在離地6至11公里的上空飛行;這個高度氧氣含量低,氣壓叫人受不了,一般人都活不成。那怎麼辦呢?飛機的加壓系統會把機艙外面的空氣抽進來,加以壓縮、調節溫度後,再供應到機艙裡去。如果機艙內的氣壓低於安全水平,氧氣面罩就自動從乘客頭上的間格掉下來。應急氧氣會一直供應,直到飛機下降到安全高度,乘客不再需要應急氧氣為止。有些飛機的氧氣面罩不是藏在乘客頭上的間格,而是藏在椅背裡面的。因此,對於飛行前空勤人員就飛機所作的簡短介紹,乘客要格外留神,好清楚氧氣面罩藏在哪裡。

另一項大型的維修檢查,是安裝新的座艙壁和艙頂板,以及更換地毯、窗簾和座墊罩。廚房裡的設備會被拆下、清潔和給消毒處理。

起飛之前

經過56天的檢查、修理、保養後,飛機終於可以離開機庫,再度載客運貨了。這裡所提到的維修檢查,不過是整項檢查的一小部分而已。飛機再次起飛前,可能會由一隊特別的工作人員試飛,以確保所有系統都運作正常。現在,對於為了保證飛行安全而用上的各種專業知識和科技,你已稍知一二,日後坐飛機時,你就可以更安心了。

不過,在維修飛機方面,最好的工具莫過於人銳利的眼睛和警覺性高的頭腦。受過專業訓練的維修人員都認真工作;他們深知,維修工作要是稍有馬虎,後果可以相當嚴重。他們的目標是提供運作安全的飛機,讓人安全、舒適、快捷地前往目的地。——本文由美國航空安全檢查員提供。

[腳注]

a 一架747-400型客機有600萬個組件,當中一半是緊固件(鉚釘和螺栓),和長達275公里的電線。

b 一個飛行周期是指飛機起飛、降落一次。

c 機械員持有飛機結構和動力裝置的證書,就可以在飛機維修機架、系統裝置及引擎後,批准飛機飛行。

[第12頁的圖片鳴謝]

Courtesy of Pan Am Historical Foundation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University of Miami Library

[第13頁的圖片鳴謝]

Courtesy of United Airlines

Courtesy of United Airlines

Courtesy of United Airline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