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揭示什麼?
「請去問問動物,牠們會指教你,問問天上的鳥,牠們會告訴你。請去看看大地,大地會指教你,看看海裡的魚,魚會告訴你。」——約伯記12:7,8
近年,科學家和工程師都紛紛請動植物「指教」他們。他們研究並模仿生物系統的設計特色,用以研製新產品,或改進現有機器的性能。這門模仿生物設計的科學稱為仿生學。你看下面的例子時,請問問自己:「說到底,這些設計應當歸功於誰呢?」
研究鯨魚的鰭肢
飛機設計師可以從座頭鯨學到什麼?學到的東西可不少啊!成年的座頭鯨約重30噸,等於一輛載滿貨物的貨車。座頭鯨的身體比較僵直,有翅膀似的巨大鰭肢。這種12米長的動物是游泳好手,靈巧敏捷。例如捕食時,座頭鯨會在魚或磷蝦下面打圈,沿螺旋型向上游,邊游邊噴氣,形成泡沫。於是,那些魚或磷蝦就被泡沫包圍,像被網子圍住一樣,這樣的「網子」細小得直徑只有1.5米。最後,受困的魚、磷蝦被迫游到水面,座頭鯨就一口把美食通通吞下。
研究人員特別感興趣的是,身體這麼僵直的生物,怎樣能繞著這麼狹小的圈子向上游?這件事似乎不可能。研究人員發現,祕密就藏在座頭鯨的鰭肢裡。鰭肢的前緣不是像飛機的機翼那樣又平又滑,而是呈鋸齒狀的,上面有一排凸塊,叫做小結節。
當座頭鯨快速向前游,小結節能增加上升力和減低水阻力。這是怎麼一回事?《博物學》雜誌(英語)解釋,有了小結節,座頭鯨向上游時,即使身軀跟水平面幾乎成直角,水也能流暢地聚到鰭肢前面打轉。假如鰭肢的前緣是平滑的,座頭鯨就不能繞著這麼狹小的圈子向上游,因為水會在鰭肢後面旋轉,這樣就不能產生上升力了。
這個原理可以應用到什麼範疇呢?證據表明,如果飛機的機翼仿照鰭肢而設計,就可以減少襟翼或其他用來調節氣流的裝置。這樣,機翼會更為安全,也更易於保養。生物力學專家約翰·朗相信,不久「我們很可能見到,每架噴氣式飛機都有凹凸的機翼,就像座頭鯨一樣」。
模擬海鷗的翅膀
工程師早已經仿照鳥類翅膀的形狀設計飛機的機翼。但最近,這種模仿工程更上一層樓。《新科學家》週刊(英語)報導:「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按實物的比例,製造了一個遙控的無人駕駛飛機模型,這個飛機模型能像海鷗那樣盤旋、俯衝和高速爬升。」
海鷗展翅飛翔,優美絕倫,全靠肱骨兩端的關節,讓牠能彎曲翅膀。《新科學家》週刊指出,研究人員仿照海鷗靈活的翅膀,「在長24英寸的飛機模型裡安裝小型引擎,控制多條金屬杆去擺動機翼」。這麼聰明的設計,讓這小小的飛機模型能在高樓大廈之間盤旋和俯衝。美國空軍正積極研發這類極度靈活的飛機,在大城市偵察生化武器。
模仿壁虎的腳掌
陸上生物也是人類的學習對象。例如,一種細小的蜥蜴叫做壁虎,牠們可以爬在牆上,又能倒過來在天花板爬來爬去。早在聖經時代,這種生物的神奇特性已經為人所知。(箴言30:28)壁虎能抵抗地心吸力,祕密何在?
即使平面光滑如鏡,壁虎也能依附在上面,祕密在於腳掌上極纖細的毛髮組織,叫做剛毛。壁虎的腳掌不會分泌黏液。壁虎能附在牆上,靠的是一種微弱的分子力,稱為范德瓦耳斯力(范德華力)的微弱吸引力,使腳掌的分子和平面上的分子連結起來。通常,地心吸力很容易抵消這種吸引力的作用,所以你不能單單把手掌放在牆上,就附在牆上爬上去。然而,壁虎的一隻腳掌,就有數以千計纖細的剛毛,這增加了腳掌與牆壁的接觸面,互相的吸力因而大大增強,足以使壁虎附在牆上,不致掉下去。
這個發現有什麼價值呢?模仿壁虎的腳掌而製造的合成物,可以代替尼龍搭扣(魔術貼)。尼龍搭扣的靈感同樣是來自大自然的。a《經濟學家》週刊(英語)引述一個研究員的話,指出在有些醫療程序中不能使用化學黏合劑,模仿壁虎的剛毛而製成的條子就大派用場了。
應該歸功於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太空總署)正研製一個像蠍子般走路的多腳機器人(機械人)。另外,芬蘭的工程師製成了一個有六條腿的爬行器,可以爬過障礙物,就像一隻巨型昆蟲似的。有些研究人員參照松果開合的原理,設計一種有小瓣的布料。汽車製造商正仿照箱魨(淺水海魚類)去研製車輛,因為箱魨的設計能大大減低在海裡游動的阻力,令人驚嘆。鮑魚的甲殼具有防震的特性,有些研究人員嘗試找出其中的奧妙,希望製成更輕、更堅硬的裝甲。
研究人員從自然界得到豐富而實用的知識,還建立了一個資料庫,裡面儲存了巨量的生物系統檔案。《經濟學家》週刊說,科學家可以在資料庫裡,找到「天然方法去解決設計上的難題」。人擁有資料庫裡的生物系統檔案,就是擁有「生物專利權」。一般而言,個人或公司為新意念或新器具正式註冊,就合法地持有相關的專利權。《經濟學家》週刊論及這個生物專利資料庫,說:「研究人員巧妙地模仿生物,然後說自己擁有『生物專利權』,那麼,他們其實正在強調大自然才是擁有『生物專利權』的。」
為什麼大自然能提供這麼了不起的知識呢?大自然的事物顯然經過巧妙的設計,不少研究人員卻把功勞歸於千萬年來盲目的進化。然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卻有截然不同的結論。2005年,微生物學家邁克爾·貝赫在《紐約時報》寫道:「[大自然中的]設計顯而易見,說明了一個令人信服而又簡單的道理:如果有一種生物,不論外形、走路的姿勢和叫聲都像鴨子一樣,又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牠不是鴨子,那麼,我們就認定牠是鴨子。」他有什麼結論?「設計如此顯明,我們不應該視若無睹。」
當然,工程師設計更安全、更靈巧的飛機翼,的確值得讚賞。同樣,發明家設計多功能的條子、更舒適的布料或性能更佳的汽車,也值得表揚。事實上,如果製造商抄襲別人的設計,卻沒有注明出處,可能會被視為犯法。
受過嚴格訓練的研究人員粗糙地仿照大自然的事物,去解決工程學上的難題,然後將原創精心的意念說成是來自無意識的進化,這樣,你覺得合乎邏輯嗎?仿製品尚且需要設計者,原創品又怎樣?藝術家教導門生,門生模仿他的技巧,哪一個更值得表揚?
結論合乎情理
仔細看過大自然設計的證據後,很多人都同意詩篇執筆者的心聲:「耶和華啊,你所造的多麼豐富!這一切都是你用智慧造的。你造的萬物遍滿大地。」(詩篇104:24)執筆寫聖經的保羅也得到類似的結論,他說:「自從創世以來,上帝那些看不見的特質,就是他的永恆力量和神性,一直都清楚可見,從他所造的東西就能看出來。」(羅馬書1:19,20)
很多誠懇的人尊重聖經,也相信上帝存在。可是,他們或許聲稱上帝運用進化的過程,造出自然界裡多姿多彩的生物。聖經怎麼說呢?
[腳注]
a 尼龍搭扣的原理是以小鉤勾住毛圈,根據牛蒡屬植物種子的設計而製造。
[第5頁的精選語句]
為什麼大自然能提供這麼了不起的知識呢?
[第6頁的精選語句]
誰擁有自然界的專利權?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仿製品尚且需要設計者,原創品又怎樣?
這架極度靈活的飛機是仿照海鷗的翅膀而製成的
壁虎爬行時乾淨利落,不留半點痕跡,就連在任何平面上(特氟隆的平面除外)也來去自如,輕鬆自在。研究員正研究壁虎的腳掌,加以模仿
箱魨能大大減低在海裡游動時的阻力,實在令人驚嘆。這個設計提供了研製汽車的靈感
[鳴謝]
飛機:Kristen Bartlett/ University of Florida; 壁虎的腳掌:Breck P. Kent; 箱魨和汽車:Mercedes-Benz USA
[第8頁的附欄或圖片]
靠本能智慧找到方向
地球上許多動物都具有「本能的智慧」,能夠覓食和生存。(箴言30:24,25)讓我們看看兩種小動物。
◼ 螞蟻疏導交通出外覓食的螞蟻怎樣找到回蟻穴的路呢?英國的研究員發現,除了留下引路的信息素之外,有些螞蟻還利用幾何原理找到回家的路。《新科學家》週刊(英語)說,法老蟻「在蟻穴設下向四面八方伸延的信息素網路,每條路在50~60度角就有一條岔路」。這些網路有什麼特別呢?要是有一隻螞蟻想回家,牠走到一個岔路時,就會本能地走距離最近的路,最後就能回到家裡。文章接著說:「螞蟻出外和回家時,這些涉及幾何原理的岔路大大疏導了交通,也幫助螞蟻不致因走錯方向而多費氣力。」
◼ 鳥類有內置羅盤無論天氣好或壞,許多鳥類都能夠飛很遠路程,而且能夠準確無誤地抵達目的地。怎麼樣呢?研究人員發現,鳥類能感應地球的磁場。可是地球的「磁場曲線在各地都不同,而且不是常常直指北方」。為什麼候鳥不會偏離航道呢?顯然每個黃昏,鳥兒都會以日落調校自己的內置羅盤。由於日落的位置隨著緯度不同、季節更替而改變,研究員認為鳥類的「生理時鐘使牠們知道正處於年中的什麼時候」。(《科學》雜誌,英語)
誰把螞蟻設計成能夠明白幾何原理?鳥類的內置羅盤、生理時鐘,以及能夠分析這些資料的頭腦又是誰賜予的呢?是盲目進化的產品?還是智慧超卓的造物主的傑作呢?
[鳴謝]
© E.J.H. Robinson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