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 6/13 14-15頁
  • 一份「奉上帝之名」發出的聲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一份「奉上帝之名」發出的聲明
  • 警醒!201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強迫人歸信天主教
  • 「既不公平,又羞辱上帝,教人反感」
  • 給新世界的新信息
    警醒!1994年
  • 把世界一分為二的法令
    警醒!2015年
  • 西班牙文聖經掙扎求存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中世紀的西班牙人得以認識上帝的話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4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3年
《警》 6/13 14-15頁
[第14頁的圖片]

以史為鑑 | 佔領聲明

一份「奉上帝之名」發出的聲明

「要是你們不照著做……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將以武力進入你們的土地,並將以各種方法、從四面八方攻打你們,使你們屈服和順從教會和國王陛下;我將奪去你們的妻兒,使之淪為奴隸……我還要佔據你們的財產,並以各種可行的方式傷害你們……隨之而來的死亡和傷害,都是你們的錯,而不是國王陛下和我們的錯。」

公元16世紀,西班牙的「征服者」為了侵佔美洲的土地,會在上岸時朗讀一份佔領聲明,以上就是這份聲明的部分內容。在世上所有的官方聲明中,這份聲明可以說是最離譜的。

在這份聲明中,這些征服者到底要求當地人做什麼?為什麼要宣讀這樣一份聲明?

強迫人歸信天主教

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後不久,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宣稱自己擁有美洲的主權。兩國由於都視天主教的教皇為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於是請教皇為他們仲裁。在教皇的指示下,教會把土地瓜分給西班牙和葡萄牙,但兩國必須派傳教士到當地傳教,使原住民歸信天主教,才能得到那些土地。

在征服美洲土地的過程中,西班牙王室想讓征服者的侵略行為合理化,因此聲稱,既然教皇以上帝的名義把土地賜給了西班牙,征服者就有權隨意處置當地人和他們的財物,也可以剝奪他們的自由。

西班牙草擬了一份聲明,將教皇的決定告知當地的居民,並要求他們歸信天主教和接受西班牙國王統治。如果他們反抗的話,西班牙就有權發動「正義」的戰爭,奉上帝之名攻打他們。

「人們認為,只要有正義的理由,使用武力是情有可原的,於是西班牙就編造出一些所謂的正義理由。」——耶穌會神學教授弗朗西斯·沙利文。

「既不公平,又羞辱上帝,教人反感」

西班牙王室要人宣讀這份聲明,是為了能夠「問心無愧」地侵佔美洲的土地,並在那裡建立殖民地。征服者通常會在上岸之前,於船上宣讀這份聲明,或者在上岸後,對那些聽不懂歐洲語言的原住民宣讀。有時原住民因為害怕,早就跑掉了,征服者便向那裡空無一人的房子宣讀這份聲明。

西班牙人強迫人歸信天主教,結果造成多場屠殺。例如,在1550年,有大約2000個阿勞坎人於智利的一場戰役中被殺。至於剩下來的人的情況,征服者瓦爾迪維亞告訴西班牙國王,說:「我已多次派出使者,向他們宣讀陛下的命令[佔領聲明],但這兩百人仍然頑抗,因此我命人砍下他們的手和割去他們的鼻子。」a

向原住民宣讀這份聲明也許能安撫侵略者的良心,但對於推廣西班牙人的宗教卻沒有什麼幫助。16世紀的天主教傳教士兼修士拉斯·卡薩斯親眼看見這個聲明帶來的影響,他說:「這份聲明既不公平,又羞辱上帝,教人反感,毫無道理,荒謬絕倫!至於它怎樣損害了基督教的名聲,我更加不想提了。」另外,編年史家奧維亞多也慨嘆,征服者對美洲原住民所做的暴行,使基督教在原住民心裡留下了一個非常醜惡的印象。

政治和宗教領袖以上帝的名義做了許多惡事,但這一切都跟上帝無關,因為聖經說:「上帝絕不會行惡,全能者絕不會不公正。」(約伯記34:10)

a 據一些參考資料說,這份佔領聲明在1573年被廢除。

大事年表

  • 1492年 ▸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 大約1493年 ▸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為西班牙和葡萄牙劃分在新大陸的領土

  • 1513年 ▸ 佔領聲明開始生效

  • 1550年 ▸ 在智利,有大約2000個阿勞坎人被殺

  • 1573年 ▸ 西班牙王室正式廢除佔領聲明

佔領聲明

  • 這份聲明是西班牙的征服者於公元16世紀到了美洲大陸後,向原住民宣讀出來的。

  • 這份聲明要求原住民承認天主教會的權威。

  • 征服者用西班牙語或拉丁語對原住民宣讀這份聲明,但原住民根本就聽不懂這些語言。

  • 這是美洲歷史上一份令人非常反感的聲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