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 6/15 14-15頁
  • 鸚嘴魚——不一樣的造沙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鸚嘴魚——不一樣的造沙機
  • 警醒!2015年
  • 相似資料
  • 吃魚也中毒?
    警醒!2006年
  • 魚
    洞悉聖經(下冊)
  • 大堡礁之遊
    警醒!1992年
  • 佛羅里達州的盧爾珊瑚礁——美景保護區
    警醒!1987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5年
《警》 6/15 14-15頁
鸚嘴魚

鸚嘴魚——不一樣的造沙機

海沙是從哪裡來的呢?來源有很多。這篇文章會介紹其中一個,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有一種魚會把珊瑚磨成細沙,牠就是鸚嘴魚。

鸚嘴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熱帶水域。鸚嘴魚會用鳥嘴般的口,加上強而有力的牙齒,啃吃珊瑚,吸收其中的養分,然後把剩下來的珊瑚屑排出來,形成細沙。有些品種的鸚嘴魚能活上20年,就算壽命那麼長,牙齒也不會磨損。

在一些水域,鸚嘴魚每天啃吃死珊瑚會排出大量的沙,牠們造沙的效率比大自然造沙的效率更高。一些研究人員估計,一條鸚嘴魚每年平均能產生大約100公斤的沙。

黑鸚嘴魚

黑鸚嘴魚

除了造沙,鸚嘴魚還有其他貢獻。牠們特別喜歡吃死珊瑚和附在上面的海藻。牠們奇特的飲食習慣,不知不覺把珊瑚礁打掃乾淨,維持珊瑚礁的健康。如果沒有鸚嘴魚和其他吃植物的海洋動物,珊瑚礁很快就會被藻類和海草覆蓋,最後窒息而死。《珊瑚礁生態》(英語)一書指出:「要不是那些吃植物的海洋動物,珊瑚礁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鸚嘴魚的睡眠習慣也很特別,牠們白天勞勞碌碌,晚上就要好好睡覺。夜裡,珊瑚礁是個危險地帶,常常有掠食者出沒。鸚嘴魚通常躲在暗礁睡覺,但有時躲在那裡還是會被鯊魚發現。

為了達到雙重保護,有些鸚嘴魚會在晚間分泌出一種黏液,把自己裹起來,彷彿穿上一件透明的睡袍。海洋科學家相信,這種保護膜發出難聞的氣味能使掠食者轉身就逃。

在珊瑚礁生活的魚類當中,鸚嘴魚是最耀眼和豔麗的。不管雄性還是雌性,牠們身上都有奪目的顏色,長大後顏色會改變。此外,在沒有過度捕撈的海域,鸚嘴魚通常不怕人,所以很容易靠近觀察牠們。

任何人到珊瑚礁探索,近距離看著鸚嘴魚咬碎珊瑚的情景,聽見牠們發出的咀嚼聲,都會難以忘記。色彩絢麗的鸚嘴魚在海中暢泳,牠們維持了珊瑚礁的生態環境,也為人類帶來樂趣。

鸚嘴魚簡介

鸚嘴魚共有80多種,遍布在全球各地熱帶水域的珊瑚礁。牠們身長平均50至100厘米(20至40英寸)。牠們因為嘴的形狀好像鸚鵡的嘴而得名。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