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生還》 5章38-45頁
  • 人類前途的可靠預觀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人類前途的可靠預觀
  • 生還進入新地之中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引人入勝的預言性先模
  • 這一切是預先安排的嗎?
  • 要留意預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要對上帝的預言有信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0年
  • 要留意預言性的話語
    王國傳道月報-1994年
  • 預言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生還進入新地之中
《生還》 5章38-45頁

第5章

人類前途的可靠預觀

1.為什麼聖經預言總是百無一誤的?

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聖經所告訴我們的前途。聖經的預言並非基於一些曾研究世事趨向的人所作的揣測。「聖經所有的預言,都不是先知自己的見解,因為預言不是出於人意的,而是人受聖靈的感動,說出從上帝而來的話。」(彼得後書1:20,21,《新譯》)由於這緣故,聖經預言在所有的細節上均證明正確無誤。

2.試舉出一些關於世事發展的預言。

2 聖經曾指名預言到若干世界帝國的興衰——巴比倫、瑪代波斯和希臘。它在事情發生之前差不多兩個世紀便已宣布巴比倫會怎樣傾倒,並且將征服者的名字透露出來。這個預言獲得詳細的應驗。預言宣告巴比倫城最後會淪為一片荒土,永不再為人所居。這種情形一直延續至我們的日子。(但以理書8:3-8,20-22;以賽亞書44:27-45:2;13:1,17-20)其他的國家雖然沒有被指名提及,但聖經卻預先加以詳細描述,使熟悉歷史的人能夠很容易辨認出它們來。

3.有些預言是不以預告的形式發出的嗎?

3 可是我們應當意識到,聖經裡含有預言性的資料並非僅限於一種。我們已在耶穌所行的奇跡方面留意到這件事,這些奇跡乃是人類在上帝王國治下所要經歷的種種幸福的先兆。聖經的其他部分雖然沒有使用聽來像預言的措辭,但其實卻含有預言的性質。

引人入勝的預言性先模

4.聖經怎樣向我們指出摩西律法含有預言性的意義?

4 例如,聖經的希伯來書打開了我們的眼,使我們看出有些資料在一個粗略地閱讀聖經的人看來可能僅是歷史,但其實卻含有預言性的意義。這本書透露『摩西律法乃是將來美事的影像。』——希伯來書10:1。

5.什麼表明物品可以預表某些更大的事物?

5 有時聖經運用物體去形成預言性的先模。例如論到摩西奉耶和華之命所建造的神聖帳幕以及祭司在其中所作的服務,希伯來書的執筆者在上帝感示之下解釋這乃是「天上的事物的副本和影像」。這個帳幕預表耶和華偉大的屬靈聖殿,其中的至聖所是在天上的。因此,「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乃是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上帝面前。」(希伯來書8:1-5,《新譯》;9:1-14,24-28)基督徒從這裡所描述的屬靈實體獲得很大的裨益,對這些事的體會應當在我們的生活途徑上反映出來。——希伯來書9:14;10:19-29;13:11-16。

6.在(甲)加拉太書4:21-31,(乙)馬太福音17:10-13,聖經怎樣表明人物可以含有預言性的意義?

6 聖經所提及的人物也可以成為預言性的先模。加拉太書4:21-31提出這件事的一個詳細例證,聖經在這裡解釋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相當於「在上的耶路撒冷」)和使女夏甲(相當於「現在的耶路撒冷」)以及她們的兒女所含的預言性意義。在另一個事例上,耶穌幫助門徒看出施洗約翰是以利亞先知的副本,他像以利亞一樣無畏地將偽善的宗教惡行揭發出來。——馬太福音17:10-13。

7.在什麼方面耶穌基督由(甲)所羅門,(乙)麥基洗德,所預表?

7 以智慧超卓和在位期間的太平盛世著稱的所羅門很適當地預表耶穌基督。(列王紀上3:28;4:25;路加福音11:31;歌羅西書2:3)雖然創世記中論及亞伯拉罕與麥基洗德相遇的記載非常簡短,詩篇110:1-4卻表示這件事充滿意義,因為彌賽亞會「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意即他會憑著上帝的直接任命而不是由於家世的緣故獲得祭司的職分。後來希伯來書進一步論及這點,並且將體會這樣的真理與基督徒的成熟相提並論。成熟乃是一切渴望取悅上帝的人所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之一。——希伯來書5:10-14;7:1-17。

8.(甲)什麼例證表明生活上的經驗可以含有預言性?(乙)這樣的經驗是否每一方面都必然在應驗中有相應的部分?

8 顯然,含有預言性的相似事件所牽涉到的並非僅限於當事人的職位或地位。事情也包括當事人在生活上的經驗。有一次當猶太的宗教領袖表示不信時,耶穌對他們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跡,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馬太福音12:38-40;約拿書1:17;2:10)可是,耶穌並沒有說約拿一生中的每一件事均預表他自己所經歷的事。當耶穌從耶和華接獲委派時,他並沒有逃避,像約拿試圖逃往他施一般。但是正如耶穌表示,聖經將約拿在大魚腹中的經歷記錄下來,因為這件事提供一些與耶穌自己的死亡和復活有關的預言性細節。——馬太福音16:4,21。

9.(甲)耶穌指出的兩段歷史時期含有什麼預言性?(乙)在上帝感示之下,彼得提及其他什麼含有預言性的細節?

9 若干歷史時期也提出一些令我們特別感興趣的預言性預觀。有一次耶穌談及在他帶著王國權力顯現出來之前的那段時期,他將事情與上帝對惡人執行判決的其他兩段時期相提並論。他論及「挪亞的日子」和「羅得的日子」所含的意義,特別強調當時一般人將精神完全集中於生活的日常事務之上。他鼓勵我們採取迅速的行動,不要像羅得的妻子一樣留戀撇下的事物。(路加福音17:26-32)使徒彼得在上帝感示他所寫的第二封信中提及其他含有深長意義的細節——天使在洪水之前的忤逆,挪亞的傳道活動,羅得對所多瑪人無法無天的惡行大感痛心,上帝在適當的時候消滅惡人而藉此立下未來事件的先模,以及證據表明上帝能夠而且也必定會搭救他手下的忠僕。——彼得後書2:4-9。

10.藉著將耶利米書與啟示錄比較,試說明應驗了的預言可能含有進一步的預言性。

10 預言一旦獲得了應驗,這並不意味到現在它們只具有歷史上的重要性而已。關於行將發生的事的預先通知以及預言獲得應驗的方式時常預示未來某些影響甚至更為廣遠的事件。關於古代巴比倫的聖經記載便是如此;這個帝國以虔信宗教著稱,甚至在我們的日子世界各地仍然感受到它的宗教影響。雖然巴比倫在公元前539年被瑪代和波斯人推翻,在公元第一世紀末了寫成的啟示錄卻引用耶利米先知的話而指向預言在未來的另一項應驗。這項應驗與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大巴比倫有關。為了說明這點,請比較啟示錄18:4與耶利米書51:6,45;啟示錄17:1,15及16:12與耶利米書51:13及50:38;啟示錄18:21與耶利米書51:63,64。

11.關於耶和華如何對待變節不忠的以色列和猶大國的聖經記載含有什麼預言性的意義?為什麼?

11 類似地,耶和華對待變節不忠的十支派以色列國和對待兩支派的猶大國中沒有信心的君王與祭司的方式也含有預表性。聖經中適用於這兩個古代王國的許多預言及其應驗方式形成了一幅生動的圖畫,表明上帝會怎樣對待現代的基督教國;這個組織也自稱事奉聖經的上帝,但卻明目張膽地違反他的公義誡命。

12.我們個人可以怎樣從這些記載得益?

12 因此,這一切記載在今日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們幫助我們了解上帝對今日的情勢懷有什麼看法以及我們個人必須怎樣行才能渡過將臨的大災難。我們由此獲得幫助,更充分體會到「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16,17。

這一切是預先安排的嗎?

13.我們怎麼知道上帝絕沒有蓄意引誘人犯罪以便構成預言性的先模?

13 我們是否應當因此便認為聖經中的人物和列國的所作所為都是上帝預先安排的,好使其含有預言性的意義呢?顯然,以往上帝以某種方式對待他的僕人,藉此提出他為未來所預備的一些較大事物的先模。但是人的行動又如何呢?有些人犯了嚴重的罪。上帝是否引誘他們犯罪以便構成聖經的記錄呢?身為基督徒的聖經執筆者雅各回答說:「上帝不受邪惡所誘,也不試誘人」(雅各書1:13,《當代聖經》)上帝絕沒有蓄意使人行差踏錯以求形成若干預言性的先模。

14.(甲)耶和華怎麼知道世人或甚至撒但會在未來怎樣行?(乙)耶和華對自己和自己的旨意的深刻認識怎樣與聖經的預言有關?

14 請不要忘記耶和華是人類的創造者。他洞察人性,深知我們的行事為人受什麼所影響。(創世記6:5;申命記31:21)他能夠準確地預知在生活上與他的公義原則一致的人會有什麼結局,也知道那些試圖不理會自己對上帝的需要或違背他的行事方式的人會遭遇什麼後果。(加拉太書6:7,8)他知道魔鬼會繼續使用一些與他在以往所用的類似的詭計。耶和華也知道自己在某種環境之下會怎樣行;他確知他會按照公平、不偏不倚、愛心、憐憫等崇高美德而行事,這些美德是他一向都表現的。(瑪拉基書3:6)既然耶和華的旨意是必定會實現的,他能夠預告事情的結果以及他會採取什麼行動去成就他的旨意。(以賽亞書14:24,27)因此他能夠從世人和列國的生活上揀出若干事件,將其包括在聖經的記載裡以提供未來的若干預觀。

15.使徒保羅怎樣強調聖經記載絕非僅是歷史而已?

15 因此很適當地,使徒保羅在敘述以色列歷史的若干事件之後對基督徒同工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11)他對羅馬的基督徒小組寫道:「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馬書15:4)由於意識到聖經的記載並非僅是歷史,我們可以開始從這些記載尋得關於人類未來的一些奇妙預觀。

[第41頁的附欄或圖片]

預言性的先模——指向什麼?

挪亞的日子

帳幕

所羅門王

約拿在魚腹裡三日

巴比倫的傾倒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