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尋求》 8章187-204頁
  • 神道——日本尋求真神的方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神道——日本尋求真神的方式
  • 人類尋求真神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神道是怎樣開始的?
  • 注重節日和儀式的宗教
  • 神道的適應能力
  • 帝皇崇拜與國家神道
  • 神道的「聖書」
  • 日本的宗教任務——征服世界
  • 導致真正和諧之路
  • 「神道」——將日本帶往何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聖經真理改變人的一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1年
  • 第9部分:公元前551年以降——東方人探求正道
    警醒!1990年
  • 何以一般人對宗教缺乏興趣?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查看更多
人類尋求真神
《尋求》 8章187-204頁

第8章

神道——日本尋求真神的方式

「由於我父親是神道祠官,我們奉命每晨要在早餐之前把一杯水和一碗米飯獻上神棚[神道教的家庭神龕]。敬拜一番之後,我們拿下飯來吃了。藉著這樣行,我確信諸神會庇佑我們。

我們買下一幢房子,就和巫師或靈媒商量,審慎地確定新宅與舊宅的相對位置是否吉利。巫師警告我們,鬼魔可從三道閘門進入,並且勸我們要遵行我父親所規定的潔淨程序。因此我們每月一次用鹽去淨化我們的住宅。」——T.真由美。

1.(包括序言。)神道教主要在什麼地方受人信奉?對有些信徒來說,崇拜牽涉到什麼事?

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宗教。據《日本宗教百科全書》所載,「神道教的成立差不多與日本民族文化同時,這種宗教文化從沒有在這個民族社會以外為人奉行。」可是,鑑於如今日本商業、文化的影響廣遠,我們應當有興趣知道究竟什麼宗教因素形成了日本的歷史和日本人的性格。

2.神道對日本人的生活有多大影響?

2 神道教雖然聲稱在日本有9,100萬成員,約佔日本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三,但調查透露,其實只有200萬人,相當於成年人口百分之3,真正自稱信奉神道教。不過,神道教研究家菅田正昭說:「神道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已交織到難解難分的程度,以至一般人甚至很少留意到它的存在。在日本人看來,神道已變成好像一種不顯眼的環境固有物過於像是一種宗教,正如他們所呼吸的空氣一般。」甚至那些自稱對宗教不感興趣的人也會購買神道的交通安全靈符,婚禮按照神道的傳統儀式舉行,在每年的神道節日大事鋪張。

神道是怎樣開始的?

3,4.日本的宗教起初是怎樣以神道為名的?

3 「神道」這個名稱肇始於公元第六世紀,為要表明日本當地的宗教有別於從外地傳入的佛教。日本的宗教研究家幸野廣解釋說:「當然,『日本的宗教』……在佛教傳入之前已經存在,但它只是個下意識的宗教,由許多習俗和『守則』所構成。可是,隨著佛教的傳入,人們察覺到事實上這些守則構成了一種日本宗教而與外來的佛教不同。」那末,這個日本宗教是怎樣發展而成的呢?

4 原本的神道——「日本的宗教」——究竟在什麼日子出現,實在頗難確定。據《講談社日本百科全書》解釋,自從人們在濕地栽種稻米以來,「濕地農業促成了組織完善的穩定社會,於是各種農業儀式逐漸形成,而且在後來的神道中擔任重要角色。」早期的人民想出和崇奉許多自然界的神祇。

5.(甲)神道對死者懷有什麼看法?(乙)神道對死者的看法怎樣與聖經的看法迥異?

5 除了這種尊崇之外,對死者的魂的恐懼也促成了許多安撫他們的儀式,後來更發展成為對祖先之靈的崇拜。據神道的信仰,「死者」的魂仍然具有性格,並且在死後立刻受到死亡的玷污。喪家舉行悼念儀式,魂就受到淨化而除去一切惡毒,性格遂變成安詳慈善。後來祖先的靈更擢升到祖先神靈或監護神靈的地位。這樣,我們發現又多一個宗教以靈魂不死的信仰為基礎,而且信徒的態度和行動均受這種信仰所左右。——詩篇146:4;傳道書9:5,6,10。

6,7.(甲)神道教徒對諸神的觀念如何?(乙)「神體」是什麼?為什麼它在神道教中相當重要?(可與出埃及記20:4,5;利未記26:1;哥林多前書8:5,6作一比較。)

6 自然界諸神和祖先神靈均被認為是「浮游」於天地間的靈體。在舉行節日儀式時,人們籲請諸神降臨某些特別指定的神聖場所。據稱諸神會暫時住在「神體」裡;「神體」便是受人崇拜的對象,例如樹木、岩石、鏡子和刀劍等。主持儀式的巫師或靈媒召請諸神降臨。

7 久而久之,為了節日而暫時淨化的諸神「降臨地點」轉變成為較永久的場地。人們在那裡為看來祝福他們的善神建造神社。他們初時並沒有為諸神雕刻偶像,只是崇拜那些據稱有神靈附於其上的「神體」。甚至整個山嶺,例如富士山,也可能被視為「神體」。隨後諸神的數目越來越多,以至日本人創立了「八百萬神」一詞。如今這詞用來表示「無數的神」,因為在神道教神的數目是不斷增加的。

8.(甲)據神道的神話所稱,天照大神是怎樣形成的?她怎樣被迫發出光來?(乙)天照大神怎樣成為全國之神?歷代天皇與她有什麼關係?

8 既然神道的儀式集中於神社舉行,每個氏族遂在神社供奉自己的守護神。可是當天皇家族在公元第七世紀統一全國時,他們把天照大神(即太陽女神)擢升為全國之神和神道教的主神。(參看第191頁的附框。)後來有人提出神話,聲稱天皇是太陽女神的直系子孫。為了鞏固這項信仰,有兩本神道經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在公元第八世紀被輯集起來。由於利用神話把皇室提高至神的子孫的地位,這些書有助於確立歷代天皇的至尊地位。

注重節日和儀式的宗教

9.(甲)為什麼一位學者將神道稱為「一連串『沒有』的宗教」?(乙)神道重視教義嗎?(可與約翰福音4:22-24作一比較。)

9 可是,這兩本神道神話的書籍並沒有被人認為是受神感示的經典。令人感興趣的一點是,神道教沒有一個為人所知的創立者或一本聖典。神道教學者佐伯彰一解釋說:「神道是個一連串『沒有』的宗教,它沒有確定的教義,也沒有詳細的神學。它差不多可說是沒有任何戒律需要遵守。……我雖然出身於墨守神道的家庭,但卻記不起曾經受過什麼認真的宗教教育。」(楷書自排。)對神道教徒說來,教義、戒律,有時甚至連崇拜的對象,都不重要。一位神道教研究家說:「甚至在同一神社,其中所供奉的神也不時轉換,有時拜神和向神祈禱的人並不察覺所拜的神已經改變了。」

10.神道教徒所著重的是什麼?

10 那末,神道教徒所著重的是什麼呢?一本討論日本文化的書說:「最初神道認為凡是促進小社區的和諧與生計的行為便是『好』的,對之有妨礙的行為則是『壞』的。」與諸神、自然、社會和諧一致的事被視為具有最高的價值。任何事若干擾社會的和諧一致,不論事情本身具有什麼道德價值,就都是壞的。

11.節日在神道崇拜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上擔任什麼角色?

11 既然神道沒有正式的教義或主張,它用來促進社會和諧的方法是利用儀式和節日。《日本宗教百科全書》解釋說:「神道教最重視的是,我們慶祝節日與否。」(參看第193頁的附框。)在種植稻米的社會裡,於供奉祖先神靈的節日一起飲宴有助於促進眾人的合作精神。各個主要節日在以往和現今都與種植稻米有關。在春季,村民請求「稻田之神」降臨他們的鄉村,他們祈求豐收。在秋季,他們為收穫感謝諸神。在節日期間,他們抬著「神輿」(可攜帶的神龕)遊行,獻上日本米酒和食物作為祭祀。

12.神道舉行怎樣的潔淨儀式?為了什麼目的?

12 可是,為了與諸神合一,神道教徒認為他們必須潔淨和滌除一切道德上的瑕疵和罪惡。這便要借助於儀式了。潔淨個人或物體有兩種方法。一個方法是御祓,另一個方法是禊。在舉行御祓時,神道祠官揮舞綴著紙條或亞麻布的長青樹(楊桐)樹枝以潔淨物體或個人;但舉行禊時,所用的則是水。這些潔淨儀式在神道教中極為重要,以至日本有一位權威人士聲稱:「我們也許可以放心說,若沒有這些儀式,[以一個宗教而言]神道就不能存在。」

神道的適應能力

13,14.神道怎樣適應其他宗教?

13 儘管自古至今神道經歷不少改變,但節日和儀式卻歷久猶存。什麼改變呢?一位神道教研究家把神道所經歷的改變比作一個可以穿上各種衣服的娃娃。佛教傳入時,神道採納了佛教的主張。人民需要道德標準,它就採納儒家的思想。神道的確極富於適應能力。

14 混合信仰(意即一個宗教融合別個宗教的道理)在神道教的早期即已發生。儒家和道教在日本以「陰陽之道」為人所知,兩者均滲入神道教之中,但佛教是與神道混和的主要成分。

15,16.(甲)神道教徒對佛教有什麼反應?(乙)神道與佛教的融合是怎樣發生的?

15 佛教取道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時,日本人將自己的傳統宗教稱為神道,意即「諸神之道」。可是,隨著新宗教的出現,日本人分為接受和不接受佛教兩派。贊成佛教的一派堅稱,『所有鄰國都採納這種崇拜方式,日本何必與眾不同呢?』反對佛教的一派則認為,『我們若崇拜鄰國的神,就會觸怒自己的諸神了。』經過數十年的爭執之後,贊成佛教的一派取得勝利。到公元第六世紀末葉聖德太子皈依佛教時,這個新宗教已在日本生根了。

16 佛教傳播到農村社會時碰到在人民生活上已根深柢固的當地神道教神祇。這兩個宗教不得不彼此妥協以求共存。佛教僧侶在山上修行有助於融合這兩個宗教。因為日本人把山嶺視為神道教諸神居住的地方,僧侶在山上苦修使人興起了把佛教與神道教融合起來的念頭。這個意念也導致「神宮寺」或「神社寺」a的建造。隨著佛教主動地形成各種宗教學說,這兩個宗教於是逐漸融合起來。

17.(甲)「神風」是什麼意思?(乙)認為日本是個神聖國家的信仰與「神風」有什麼關係?

17 這時,日本是個神聖國家的信仰也開始生根。蒙古人在13世紀攻打日本時更興起了對「神風」的信仰。蒙古人兩次派出大批艦隊進襲九州島,但兩次均受到風暴阻撓。日本人把這些風暴歸功於神道的諸神,從而大大提高了他們所信諸神的聲譽。

18.神道怎樣與其他宗教競爭?

18 由於日本人對神道諸神的信心大增,諸神遂被視為元始的神祇,佛陀(「覺者」)和菩薩(佛陀助人覺悟的化身;可參看第136-8,145-6頁)則被稱為只是神在當地的暫時化身而已。神道與佛教的衝突結果導致神道各宗派的產生。有些宗派強調佛教,其他的尊崇神道的諸神,還有些人則利用較後期的儒家思想去潤飾他們的教訓。

帝皇崇拜與國家神道

19.(甲)復古神道教徒的目的是什麼?(乙)本居宣長的主張導致什麼思想?(丙)上帝邀請我們怎樣行?

19 經過多年的妥協之後,神道教的神學家一致認為他們的宗教已被中國的宗教思想所玷污。因此他們堅持要恢復古代日本的崇拜方式。當時出現了一個稱為復古神道的新宗派,18世紀的學者本居宣長乃是它的主要神學家之一。為了查考日本文化的起源,本居研究古典著作,尤其專注於稱為《古事記》的神道書籍。他強調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至尊地位,但把自然界各種現象的原因籠統地諉歸諸神。此外,照他的主張,天意是不可預測的,人若企圖加以了解便是不敬了。他認為人只應一味服從天意而不必多問。——以賽亞書1:18。

20,21.(甲)一位神道教神學家怎樣試圖把「中國」的影響從神道中除去?(乙)平田的哲學導致什麼運動興起?

20 本居宣長的弟子平田篤胤把本居的主張加以擴大,並且試圖潔淨神道以除去所有的「中國」影響。平田怎樣行呢?他把神道和變節的「基督教」神學融合起來!他將《古事記》所提及的天御中主神比作「基督教」的上帝,並且描述這位宇宙主神有兩個從神,「高皇產靈和神皇產靈,看來代表男、女兩性的原則。」(《日本的宗教》)不錯,他採納了來自羅馬天主教的三位一體教義,雖然此說從未成為神道的主流道理。可是,由於平田把所謂基督教的道理混入神道之中,最後基督教國的那種一神論遂被加插於神道思想中。——以賽亞書40:25,26。

21 平田的神學後來成為『尊皇』運動的基礎。這項運動導致封建的幕府軍事獨裁者的垮台,在1868年恢復皇室統治。隨著帝國政府的建立,平田的弟子們被任命為神祇官,他們大力提倡把神道立為國教的運動。在當時訂立的新憲法之下,天皇被視為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孫,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於是成為國家神道至高的神。——詩篇146:3-5。

神道的「聖書」

22,23.(甲)天皇頒發兩封怎樣的御詔?(乙)這些御詔何以被人視為神聖?

22 神道雖然有本身的古事紀錄、有禮儀和禱文載於《古事記》、《日本書紀》和《延喜式》等著作之中,國家神道卻需要一本聖書。1882年,明治天皇頒發了一封御詔給軍人和海員(稱為軍人敕諭)。既然御詔是來自天皇的,遂被日本人視為聖書;它成為軍人每日沉思的基本教訓。這封詔書強調個人償還債務的責任以及各人有義務要忠於天皇,勝過忠於其他任何人。

23 1890年10月30日,天皇就教育問題頒發御詔(稱為教育敕語),這個御詔成為神道聖書的進一步補充。國家神道研究家村上重良解釋說,御詔「不但為學校教育定出基本的規條,而且幾乎成為國家神道的聖書。」詔書清楚表明,神話中歷代天皇與人民之間的「歷史性」關係乃是教育的基礎。日本人對這些御詔懷有什麼看法呢?

24.(甲)試舉例說明人民對天皇御詔的看法。(乙)國家神道怎樣導致帝皇崇拜?

24 越野朝野回憶說:「那時我還是個小女孩,[學校的]副校長拿著一個木盒子,高舉與眼齊,必恭必敬地把它帶到台上。校長接過盒來,從中取出天皇的教育御詔。當他把詔書讀出來之際,我們都低下頭來,直至聽到『御名御璽』這句話為止。這句話我們聽過很多次,多得可以背誦出來。」在1945年之前,藉著一個基於神話的教育制度,全國均被洗腦要獻身給天皇。國家神道被視為最高的宗教,其他13個提倡不同教義的神道教派則被劃歸為教派神道。

日本的宗教任務——征服世界

25.日本人民對天皇懷有什麼看法?

25 國家神道也設有自己的偶像。上了年紀的日本男子正人回憶說:「我每晨對著太陽拍掌,因為太陽是天照大神的象徵,然後面向東方的天皇宮殿朝拜。」天皇被人民尊奉為神來崇拜。他被視為政治和宗教上的至高領袖,是太陽女神的子孫。一位日本教授聲稱:「天皇是向人顯現的神。他是神的化身。」

26.由於崇拜天皇,後來有什麼主張產生?

26 結果,後來產生了一種主張,認為「這個從感官認識到的世界的中心便是日本天皇的帝境。我們必須把這位偉大之靈從這個中心擴展到全世界。……大日本在普世的擴展,以及把整個世界提高至諸神之境,乃是現行的當務之急,也是我們永久不變的目標。」(《現代神道的政治哲學》,霍爾頓[D.C. Holtom]著)這簡直是徹頭徹尾的政教合一!

27.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怎樣受軍國主義者所利用?

27 諾斯在《人類的宗教》一書中評論說:「日本軍事當局很敏於利用這項觀點。他們以之作為鼓吹戰爭的論據之一,聲稱征服乃是日本的神聖任務。我們從這樣的論調無疑可以看出,把國家主義與宗教價值觀融合起來所導致的必然後果。」這為日本人和別國的人種下多大的悲劇!認為天皇是神的神道教神話,以及把宗教和國家主義混合起來,乃是罪魁禍首!

28.神道在日本人所發動的戰爭中擔任什麼角色?

28 一般日本人沒有選擇餘地,只好在國家神道和帝國制度之下崇拜天皇。本居宣長的主張——「只應一味服從天意而不必多問」——已滲透和控制了日本人的思想。1941年,在國家神道的旗幟之下,日本全國動員,狂熱地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以此作為對「活的神人」的獻身。日本人的想法是,『日本是神的國家,在國家遭遇危機時,「神風」就會吹動。』兵士和家人都祈求他們的守護神保佑他們在戰爭中成功。

29.什麼因素促使許多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失去信心?

29 這個「神聖」國家在1945年戰敗。在原子彈將廣島和大部分長崎一舉毀滅的雙重打擊之下,神道面臨嚴重的危機。在一夜之間,戰無不勝的神聖統治者裕仁變成只是一個戰敗了的凡人帝皇。日本人的信心頓時崩潰。「神風」保護不了這個國家。《日本宗教百科全書》說:「信心崩潰的原因之一是,整國的人覺得自己被出賣而大感失望。……更糟的是,神道世界對於[戰敗]所引起的疑問並沒有提出任何在宗教上言之有物的適當解釋。因此在宗教上,斷然認為『沒有神佛』的不成熟反應便成了一般的趨勢。」

導致真正和諧之路

30.(甲)我們可以從神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學到什麼教訓?(乙)在崇拜方面,為什麼運用理智的力量至為重要?

30 國家神道這個前車之鑑有力地表明,人人都需要研究一下自己所接受的傳統信仰。神道教徒也許以為支持軍國主義便是與日本鄰人獲致和諧關係的方法。當然,這樣行無助於普世的和諧;隨著家中維持家計的人和青年人死於戰場,這樣行也不能帶來家庭的和諧。在我們獻身給某個對象之前,我們必須確知自己為誰及為了什麼目標獻身。一位基督教導師寫信給一度崇拜帝皇的羅馬人說:「我……懇求你們,要將自己的身體獻上作為活的祭物,是聖潔而蒙上帝接納的,憑著理智的力量作神聖的服務。」正如羅馬的基督徒要運用理智的力量去選擇應該獻身事奉誰,同樣,我們也必須運用理智的力量去決定我們應該崇拜誰。這乃是至為重要的事。——羅馬書12:1,2,《新世》。

31.(甲)大多數神道信徒以什麼為足?(乙)有什麼問題尚待解答?

31 對一般神道教徒來說,宗教上的重要因素並不是要特別認識某一位神。日本宗教歷史導師逵日出典說:「對普通人說來,神或佛並沒有什麼分別。不論是神是佛,只要垂聽禱告,使人得享豐收,免除疾病,家人平安,就已經足夠了。」但這樣的想法有領導日本人認識真神而贏得他的祝福嗎?歷史的答案十分清楚。

32.我們在下一章會討論什麼?

32 在尋求神方面,神道教徒以神話作為信仰的基礎,結果把一個凡人——他們的天皇——尊奉為神,聲稱他是所謂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後代。可是,在神道開始之前幾千年,真神已在美索不達米亞對閃族的一位忠心人士把自己顯示出來。我們在下一章會討論這件大事及其結果。

[腳注]

a 在日本,為神道教徒興建的宗教建築物稱為神社或神宮,為佛教徒而建的則稱為寺。

[第191頁的附欄]

神道神話中的太陽女神

神道神話聲稱,在遠古時候,伊奘諾尊「洗他的左眼,於是生下了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後來,海水平原之神素戔鳴使天照大起恐慌,以致「躲入天上一個石洞裡,用大石堵住入口。世界遂投入黑暗之中。」於是諸神設計要誘使天照出洞。他們蒐集許多雄雞在早晨啼叫,並且造了一面大鏡。他們在長青樹(楊桐)上掛著珠寶和布幡。然後女神天鈿女一面跳舞,一面用雙足敲響木桶。她舞得興起,把衣服脫光,諸神放聲大笑。這一切活動引起了天照的好奇心,她向外一望,在鏡中看見自己的形像。鏡中的反映吸引她步出洞外,力量之神就立即抓住她的手,把她帶到露天地方。「世界於是重見太陽女神的光芒而大放光明。」——《新拉魯斯神話百科全書》。——可與創世記1:3-5,14-19;詩篇74:16,17;104:19-23作一比較。

[第193頁的附欄]

神道——節日的宗教

日本每年有許多宗教節日(祭)。以下是其中幾個主要節日:

▪ 正月,即新年節日,1月1-3日。

▪ 節分,在戶內戶外拋豆,邊拋邊喊,「魔鬼出外,好運入來」;2月3日。

▪ 雛祭,即女孩的娃娃節,3月3日舉行。在台上陳列娃娃,展出古代天皇家族。

▪ 子供日(男孩節),5月5日;人們把鯉幟(鯉形旗幟,象徵力量)掛在杆上迎風招展。

▪ 月見,欣賞中秋的滿月,同時獻上小圓米餅和初熟的收成。

▪ 神嘗祭,即由天皇獻上初熟新米。10月舉行。

▪ 新嘗祭,由天皇家族在11月舉行,天皇品嘗新米,以國家神道大祭司身分主持儀式。

▪ 七五三祭,神道家庭在11月15日舉行。七、五、三被認為是重要的過渡年歲;兒童穿著彩色和服朝拜家庭神社。

▪ 許多佛教節日也受人慶祝,包括4月8日的佛陀誕辰和7月15日的「盆」節,結束時把燈籠浮在海上或河上「以引渡祖先之靈返回陰府」。

[第188頁的圖片]

神道教的虔誠信徒求神賜福

[第189頁的圖片]

神道,『諸神之道』

[第190頁的圖片]

有時整個山嶺,例如富士山,均被認為是「神體」而成為崇拜對象

[第195頁的圖片]

神道教徒抬著「神輿」(可攜帶的神龕)。上圖:在京都的葵祭中戴著蜀葵葉

[第196頁的圖片]

揮舞綴著紙條或亞麻布的長青樹樹枝被認為可以潔淨人或物體而確保平安

[第197頁的圖片]

日本人向神道的神龕禱告,也在佛壇前禱告(左圖),卻絕不感到自相矛盾

[第198頁的圖片]

日皇裕仁(在台上)受人崇拜,被視為太陽女神的子孫

[第203頁的圖片]

一個少婦把帶來的禱告木板掛在神龕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