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人物》 64章
  • 寬恕方面的教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寬恕方面的教訓
  •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相似資料
  • 要樂於寬恕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為什麼要原諒別人?
    向偉大的導師學習
  • 不肯寬恕別人的奴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不肯饒恕人的奴僕
    聆聽偉大的導師
查看更多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人物》 64章

第64章

寬恕方面的教訓

看來當時耶穌和門徒仍在迦百農的房子裡。耶穌剛與他們討論過如何處理弟兄之間的糾紛,於是彼得問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既然猶太的宗教導師主張饒恕別人到三次,彼得很可能認為寬恕別人「到七次」已十分寬大了。

可是,斤斤計較寬恕人已有多少次根本是不對的。耶穌糾正彼得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耶穌表明,彼得在寬恕弟兄方面其實不應當定下任何限制。

為了使門徒銘記他們有義務要彼此寬恕,耶穌設了一個比喻。他說有一個王要和奴僕算帳。一個欠下巨量債項的奴僕被帶到主人面前,他欠了主人一千萬銀子(6000萬第那流)。這筆債項是他絕對沒法償還的。因此,正如耶穌解釋,王吩咐人把奴僕和奴僕的妻子兒女都一併賣掉以償還債務。

奴僕立時俯伏在主人面前乞求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主人動了慈心,於是把奴僕欠下的巨債一筆勾銷。耶穌接著說,這個剛蒙主人免去債務的奴僕一出來,遇見一個與他同作奴僕的人,這人僅欠了他十兩銀子(100第那流)。他抓住那和他同作奴僕的人,緊掐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可是,和他同作奴僕的人沒有錢,就俯伏在奴僕跟前,苦苦哀求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但這個奴僕與他那宅心仁厚的主人截然不同,他竟把與他同作奴僕的人關進監裡。

耶穌繼續說,其他奴僕見到事情發生,就去告訴主人。主人聽了勃然大怒,於是叫了奴僕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怒氣填胸,下令把他交給掌刑的關起來,直到他還清全部債務為止。

於是耶穌總結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在寬恕方面,耶穌給我們一個多麼優良的教訓!我們欠下上帝龐大的罪債,然而他卻饒恕了我們。我們若將自己欠上帝的罪債與基督徒弟兄得罪我們的過犯作一比較,弟兄的罪債便顯得微不足道了。再者,耶和華上帝饒恕我們已達無數次之多。許多時我們甚至得罪了他仍懵然不覺。因此,即使我們有充分理由對弟兄不滿,我們豈不應當多寬恕他幾次嗎?要記住,正如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訓我們,上帝會「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馬太福音18:21-35;6:12;歌羅西書3:13。

◼ 什麼事促使彼得提出關於寬恕弟兄的問題?為什麼他很可能認為自己提議饒恕人七次已算是相當寬大了?

◼ 王對奴僕央求開恩的反應怎樣跟這奴僕對待與他同作奴僕的人的方式大異其趣?

◼ 我們從耶穌的比喻學到什麼教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