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道路》 64章152頁-153頁2段
  • 要樂於寬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樂於寬恕
  •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相似資料
  • 寬恕方面的教訓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為什麼要原諒別人?
    向偉大的導師學習
  • 不肯寬恕別人的奴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不肯饒恕人的奴僕
    聆聽偉大的導師
查看更多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道路》 64章152頁-153頁2段
一個奴隸掐住另一個奴隸,使他快要窒息

第64章

要樂於寬恕

馬太福音18:21-35

  • 寬恕人7次夠嗎?

  • 沒有憐憫之心的奴隸的比喻

彼得聽到耶穌說,跟弟兄發生糾紛時,要設法找當事人面對面解決問題。但彼得看來想知道,為了跟弟兄和解,一個人究竟要作出多少次努力。

彼得問:「主啊,我的弟兄冒犯了我,我要寬恕他多少次呢?到7次夠嗎?」(馬太福音18:21)當時的一些宗教領袖聲稱,人只需要寬恕冒犯自己的人3次就夠了。彼得可能因此認為,如果他寬恕人7次,就已經很寬宏大量了。

可是,把別人得罪自己的次數記下來,本身就不符合耶穌的教導。耶穌糾正彼得說:「我告訴你,不是到7次,而是到77次。」(馬太福音18:22)耶穌的意思是,彼得不應該為寬恕弟兄定下次數的限制。

王免除一個奴隸的債務

為了幫助門徒明白他們有義務寬恕別人,耶穌講了一個比喻,談到一個沒有憐憫之心的奴隸。比喻中,有一個王要跟他的奴隸結算帳目。這時,一個奴隸被帶到王面前。他欠了6000萬銀元的巨額債務,根本沒有能力還清。於是王下令把他和他的妻子、兒女賣掉,用來還債。這個奴隸就跪下來懇求主人說:「求你通融一下,我一定會全部還給你的。」(馬太福音18:26)

一個奴隸,他手下也有奴隸,他被關進監牢裡

王可憐這個奴隸,就免除了他的巨額債務。他出來後,遇見一個欠他100銀元的奴隸。他竟然抓住那個人,掐住對方的脖子說:「把你欠我的通通還給我!」那個人跪下來求他:「求你通融一下,我一定會還給你的。」(馬太福音18:28,29)這個奴隸卻沒有效法王的憐憫之心。王免除了他的一大筆債,另一個奴隸只欠了他一點,他卻把那個人弄進監牢裡,直到對方還清欠下的債為止。

主人把一個沒有憐憫之心的奴隸關進監牢裡

其他奴隸看到這件事就去告訴主人。主人把他叫來說:「邪惡的奴隸,你懇求我,我就把你所有的債都取消了。對於跟你同樣做奴隸的人,難道你不該憐憫他,像我憐憫你一樣嗎?」主人很生氣,就把他交給獄吏關起來,直到他還清欠下的所有債務。耶穌總結說:「要是你們各人不從心裡寬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馬太福音18:32-35)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寬恕別人多麼重要。我們常常在很多方面得罪上帝,彷彿欠了他一大筆債,上帝卻寬恕了我們。跟我們對上帝的冒犯相比,弟兄姐妹對我們的冒犯實在少得多。耶和華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地寬恕了我們。那麼,即使弟兄姐妹多次冒犯我們,我們不是也該寬恕他們嗎?正如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的,上帝會「寬恕我們的罪,就像我們也寬恕了得罪我們的人一樣」。(馬太福音6:12及腳注)

  • 彼得為什麼問耶穌關於寬恕弟兄的事?為什麼他認為,寬恕人7次已經很寬宏大量了?

  • 王怎樣對待欠他巨額債務的奴隸?這個奴隸卻怎樣對待欠他錢的奴隸?

  • 我們從耶穌的比喻學到什麼?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