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教育》 19-25頁
  • 值得尊重的道德標準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值得尊重的道德標準
  • 耶和華見證人與教育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向國旗敬禮
  • 父母的權利
  • 家人信仰各異
  • 兒童享有信仰自由的權利
  • 國旗敬禮、國歌和選舉
    學校與耶和華見證人
  • 「得救在乎耶和華」
    王國傳道月報-2002年
  • 為什麼耶和華見證人不參加愛國儀式?
    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常見問題
  • 敬旗禮、投票、服社會役
    常在上帝的愛裡
查看更多
耶和華見證人與教育
《教育》 19-25頁
第19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儘量向兒女灌輸真正基督教的標準

值得尊重的道德標準

自古以來,英勇之士所緊守的立場,往往跟同時代的流行見解恰恰相反。這些人為了緊守原則而忍受暴政,為了宗教和種族的緣故遭受殘暴對待,更往往捨生取義。

早期的基督徒實在勇氣過人。由於拒絕崇拜羅馬的統治者,他們在公元1世紀到3世紀期間遭受猛烈迫害,被信奉異教的羅馬人處決的更不計其數。有時候,基督徒只要在設於競技場的祭壇前燒一撮香,表示他們承認統治者擁有像神一樣的地位,就可以重獲自由了。不過,只有很少基督徒願意放棄信仰;大部分基督徒都寧願以身殉道,也不願失節不忠。

至於現代,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也同樣在政治上嚴守中立。例如,他們曾不顧納粹黨的反對,堅守自己的立場;這是確鑿有據的歷史事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德國約有四分之一的耶和華見證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死在集中營裡。他們所以遇害,是因為他們保持中立,拒絕說「救星希特勒萬歲」。當年有些年幼的兒童被當局強行帶走,同耶和華見證人父母分離。這些年輕人雖然飽受壓力,卻仍舊堅守立場;就算別人試圖強迫他們接受不符合聖經的道理,他們也堅貞不屈。

向國旗敬禮

今天,耶和華見證人一般說來都沒有受到這樣的惡毒迫害。不過,由於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本著良心,選擇不參與涉及國家主義成分的儀式,例如不參與國旗敬禮儀式,有時候可能引起別人的誤解。

第21頁的圖片

「屬於凱撒的要給凱撒,屬於上帝的要給上帝。」——馬太福音22:21

向不向國旗敬禮,純粹是個人的私事,耶和華見證人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要阻止別人向國旗敬禮。不過,耶和華見證人自己的立場是毫不含糊的:他們不會向任何國家的國旗敬禮。他們的立場實在沒有任何不敬的意味。他們無論住在什麼國家,都尊重該國的國旗;他們奉公守法,這就是尊重國家的具體表現。他們從不參與任何反政府的活動。事實上,耶和華見證人相信,現存的所有政府都是憑「上帝的安排」,即上帝的容許存在的。因此,他們認為納稅、尊重「在上的當權者」,就是遵從上帝的命令。(羅馬書13:1-7)他們的立場同耶穌的名言完全一致:「屬於凱撒的要給凱撒,屬於上帝的要給上帝。」(馬太福音22:21)

有些人可能問:「既然這樣,耶和華見證人又為什麼不向國旗敬禮,以示崇敬呢?」原因是,他們認為向國旗敬禮這個舉動,是同崇拜無異的,而他們只會崇拜上帝。他們的良心不容許他們崇拜上帝以外的任何人或事物。(馬太福音4:10;使徒行傳5:29)所以,如果教師尊重耶和華見證人的立場,容許他們的兒童緊守自己的信仰,他們就感激不盡了。

正如以下評論顯示,並不是只有耶和華見證人,才認為向國旗敬禮是同崇拜有關的:

「從前的旗幟幾乎純粹是宗教性質的。……人看來一向都借助於宗教來把國旗神聖化。」(楷書自排)——《不列顛百科全書》

「國旗同十字架一樣,都是神聖的。……在一些涉及國家象徵物的條例裡,談到人應該對這些物品懷有什麼態度時,一般都會運用莊嚴肅穆的措辭,例如『為國旗服務』……『崇敬國旗』『效忠於國旗』。」(楷書自排)——《美國百科全書》

「基督徒從前不肯……向[羅馬]皇帝的守護神獻祭;情形就像今天基督徒不肯向國旗敬禮,或作出效忠宣誓一樣。」——《從容就義》(Those About to Die)(1958年),丹尼爾·曼尼克斯(Daniel P. Mannix)著,135頁

第22頁的圖片

三個希伯來青年不肯向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下拜

我們重申,耶和華見證人拒絕向國旗敬禮,並不是不尊重國家政府或統治者。他們只是不想向國家的象徵物下拜或致敬,做出一些含有崇拜意味的行動罷了。聖經記載,古巴比倫的國王尼布甲尼撒曾在杜拉平原上立了一個像,下令要人向像下拜,但三個希伯來青年卻斷然拒絕。(但以理書第3章)耶和華見證人認為,他們所持的立場跟上述的希伯來青年類似。因此,儘管別人向國旗敬禮和發誓效忠,耶和華見證人的兒女卻受到教導,要按照受過聖經薰陶的良心行事。他們會以安靜和尊重的態度,不參與這些儀式。耶和華見證人兒童也為了類似的理由,選擇不參與唱國歌或演奏國歌的儀式。

尊重卻不崇拜

桃麗是個11歲的耶和華見證人,在加拿大一所學校念書。一天早上,老師把她的一個同學帶到課室外面去。一會兒後,老師回來,悄悄地叫桃麗跟他一起去校長室。

桃麗一走進校長室,就看見校長的辦公桌上覆蓋著加拿大的國旗。這時候,老師吩咐她向國旗吐唾沫。這個老師以為,既然桃麗不唱國歌,不向國旗敬禮,那麼如果吩咐她向國旗吐唾沫,她理應會照辦的。桃麗卻不肯這樣做。她解釋,雖然耶和華見證人不崇拜國旗,他們卻尊重國旗。

老師回到課室,向全班同學說,他剛剛試驗過兩個同學,吩咐她們向國旗吐唾沫。第一個同學雖然平時參與涉及國家主義成分的儀式,卻照老師的吩咐吐唾沫在國旗上。可是,桃麗雖然平日既不唱國歌,也不向國旗敬禮,卻不肯做對國旗不敬的事。老師指出,兩個學生中,桃麗所表現的才是真正的尊重。

父母的權利

父母有權按照自己的宗教信仰向兒女施行宗教教育,這一點是現今大部分國家都尊重的。所有宗教都贊同父母擁有這種權利;例如,目前仍然在天主教會內通行的《教會法》指出:「父母既然給予兒女生命,就絕對有責任要教育他們,這也是父母的權利。因此,父母的首要責任,是要根據教會的信條向兒女施行基督教教育。」——《教會法》(Canon)第226條

第25頁的圖片

兒童受教要關懷別人

耶和華見證人所要求的,不過是享有他們分內的權利。他們關懷子女,儘量向兒女灌輸真正基督教的標準,並且諄諄教育子女要愛鄰舍,尊重他人的財產。他們渴望實行使徒保羅給古代以弗所基督徒的勸告:「做父親的,你們不要激怒兒女,要按照耶和華的意思管教和勸誡他們,把他們撫養成人。」(以弗所書6:4)

耶和華見證人緊守的若干道德原則

談到道德標準,耶和華見證人教導兒女,一切害己害人的行為、習慣,甚至處事態度,即使現今在世上大為流行,他們都要一概棄絕。(雅各書1:27)因此,他們讓兒女知道毒品的禍害,並且告誡兒女吸煙和酗酒等行為的不良後果。(箴言20:1;哥林多後書7:1)他們相信,為人處事誠實勤奮十分重要。(以弗所書4:28)他們教導兒女不要說粗言穢語。(以弗所書5:3,4)他們也教導兒女要按照聖經所定的性道德標準而生活,尊重當權者,也尊重別人的身體和財產。(哥林多前書6:9,10;提多書3:1,2;希伯來書13:4)他們誠心相信,本著上述原則而生活,會對兒女最為有益。

家人信仰各異

在有些家庭裡,只有父母的其中一方是耶和華見證人。處於這種情況的耶和華見證人父母知道,他們要承認非耶和華見證人配偶,也有權按照自己的宗教信仰向兒女施行宗教教育。兒女受不同的宗教觀念薰陶,就算有若干不良影響,也不會太嚴重。a老實說,孩子遲早都要自行抉擇信奉什麼宗教。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會承襲父母的信仰的,不論是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還是其他信仰。

兒童享有信仰自由的權利

你們也應該知道,耶和華見證人十分重視個別的人所懷有的基督徒良心和信仰。(羅馬書第14章)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確認兒童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權利,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別人也應對兒童的意見給以適當的看待。

沒有兩個孩子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或其他學生,就學校的活動或工作各有不同的決定,是不足為奇的事,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們深信,你們也同意信仰自由的原則。

a 史蒂文·卡爾·魯本博士(Steven Carr Reuben, Ph.D.)的著作《在現代社會養育猶太兒童》(Raising Jewish Children in a Contemporary World),論及父母信仰各異的兒童說:「父母如果在同宗教有關的事上不敢面對現實,對宗教方面的事情遮遮掩掩、避而不談,兒女就會感到無所適從。父母如果對自己的信仰、道德標準和宗教儀式抱著毫不隱瞞、毫不含糊的開放態度,兒女在成長期間就會有安全感,並且在宗教範疇裡養成自尊心;這些特質對於他們自尊心的全面發展,以及立身處世方面,都是十分要緊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