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課本》 課題41 226頁-229頁1段
  • 內容明白易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內容明白易懂
  •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相似資料
  • 資料充實,清楚易明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 內容清楚易懂
    要致力於宣讀和教導
  • 增進聽者的知識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資料適用於組外傳道工作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查看更多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課本》 課題41 226頁-229頁1段

課題41

內容明白易懂

目標

措辭要顯淺,說話要明白,叫人容易理解。

理由

講話內容越是明白,聽者得益就越大。

你講話時,除了要傳達信息,也要力求使人明白。這樣,無論你是向會眾發表演講,還是跟會眾以外的人說話,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說話內容明白易懂,需要留意的地方有很多。課本第26課「論點編排合乎邏輯」和第30課「關心聽者」闡釋了其中一些要點。本課會說明其他要點。

措辭顯淺,結構簡單 平易的用語和簡短的句子,是傳情達意的有力工具。耶穌的演講「登山寶訓」(馬太福音第5至7章)極其出色,無論男女老少、尊卑貴賤,無論什麼地方的人,都能明白。在人們聽來,耶穌所表達的意念可能前所未聞,但他們明白耶穌的話,因為耶穌談到人人都關心的事:怎樣才會快樂、怎樣改善人際關係、怎樣應付憂慮、怎樣找著人生的意義等。此外,耶穌所用的措辭通俗易懂。當然,聖經的句子長短不一,結構也富於變化。但要記住,說話最要緊的是明白易懂。

即使講話的內容艱深,只要結構簡單、條理分明,聽者也會較容易明白。你可以從何入手呢?不要講述太多不必要的細節,叫聽者吸收不了。要把資料好好編排,使要點明確具體。要小心揀選經文來支持要點。不要讀完一節經文就匆匆讀另一節,相反,要加以解釋;論點再好,也不要長篇大論,免得叫聽者不得要領。

在主持聖經研究方面,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你無需向聖經學生解釋課文的所有細節。只要幫助學生明白課文的要旨就行了。日後,當學生做個人研讀或參加會眾聚會的時候,自然會學到那些細節。

要講話容易理解,良好的準備是不可少的。你必須對講話內容瞭如指掌,才能說得明白。你如果真的明白某件事,就應當能夠提出理由,說明其所以然。你也應當能夠用自己的話加以解釋。

解釋生僻的詞語 為了使你的話容易理解,有時你必須解釋在聽者聽來生僻的字詞。聽者的知識不可估計太高,他們的領悟力也不可低估。由於你認識聖經,你的詞彙在別人聽來也許有點生僻。除非有人解釋,否則那些對耶和華見證人沒有認識的人,是不會知道何謂「剩餘的人」「忠信睿智的奴隸」「另外的綿羊」「大群人」的。(羅馬書11:5;馬太福音24:45;約翰福音10:16;啟示錄7:9)同樣,除非人對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有相當的認識,否則就不會知道何謂「先驅」「分區監督」「受難紀念」。

雖然某些聖經詞語非見證人也普遍採用,但我們可能還要講解一下。比如說,很多人以為「哈米吉多頓」是指一場核子浩劫。人們也可能以為「上帝的王國」是指人的內心情況或所謂天堂,而沒有想到是個實在的政府。至於「靈」,人們可能會想到所謂亡靈。還有很多人相信「聖靈」是三位一體神的其中一位。鑑於很多人捨棄了聖經的道德標準,我們也許需要幫助人明白聖經說「要遠避淫亂」是什麼意思。——哥林多前書6:18。

除非人經常閱讀聖經,否則他們不會知道「亞伯拉罕」「保羅」「路加」是誰。因此,當你提到上述聖經人物的時候,不妨加插一兩句描述的話,例如「古代的一位族長」「基督的使徒」或「聖經的執筆者」。

聖經也提到古代的一些習俗或量度單位,我們最好解釋一下,好讓聽者明白。在量度單位方面,《新世界譯本》的漢語版雖然已採用了現代人所熟悉的公制,不過,我們也不妨進一步幫助聽者看出實物的大小。例如,當你提到挪亞方舟的時候,你可以說挪亞方舟長130米,寬22米,高13米。(創世記6:15)可是,如果你把方舟和本地大多數人都熟悉的建築物相比,聽者就會更加清楚方舟的大小了。

解釋經文 要聽者明白你的話,單單說明某些詞語的正確意思是不夠的。在以斯拉的日子,利未人在耶路撒冷向人民朗讀上帝的律法書,還加以解釋。他們闡明律法的意義,並且鼓勵人把其中的原則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尼希米記8:8,12)同樣,你朗讀完經文,要花點時間解釋一下,說明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解釋不久前發生的事怎樣應驗了聖經的預言,又吩咐他們要做這些事的見證人。(路加福音24:44-48)同樣,你向聽者說明,他們從經文所學得的知識該怎樣影響他們的生活,聽者就會更加明白經文的意義。

內心因素 當然,即使你解釋得很清楚,別人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而不明白你的話。人要是固執己見,就很難明白聖經的教訓。(馬太福音13:13-15)人如果硬要用屬肉體的眼光來看事物,就會覺得屬靈的事愚不可及。(哥林多前書2:14)這樣的人,我們最好終止跟他討論,至少目前該這樣。

另一方面,有些人由於生活困苦,才遲遲沒有採取行動。只要他們有機會認識聖經,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們也許會歸向真理。耶穌告訴使徒,他將會被人鞭打殺害,這番話令使徒大惑不解。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事既出乎他們所料,也絕非他們想見到的!(路加福音18:31-34)後來,11位使徒終於明白耶穌的話的含意,於是切實遵行耶穌的教誨。

要有好行為 人們是否明白真理,不但在於我們的言詞,也在於我們的行為。很多人回想自己初次到王國聚會所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見證人的愛心,而不是聚會的資料。同樣,不少住戶留意到見證人很喜樂,於是樂意聆聽聖經的真理。耶和華見證人彼此相愛,向遭逢不幸的人伸出援手,有些人因此相信耶和華見證人的宗教是正確的。總之,要幫助人明白聖經的真理,就既要留意自己講解聖經的方式,也要留意自己的行為給人的觀感。

要訣

  • 措辭要顯淺,句子要簡短扼要。

  • 只強調幾個要點。

  • 解釋生僻的詞語。

  • 用點時間解釋和應用經文。

  • 留意自己的行為給人的觀感。

作業跟一個不是耶和華見證人的親戚、鄰居、同事或同學談及你在本週聚會裡學到的東西。要記住向對方講解他不懂的詞語。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