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作見證》 26章203-210頁
  • 「沒有任何人會喪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沒有任何人會喪命」
  •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遇到逆風」(使徒行傳27:1-7上)
  • 「風暴使船顛簸得很厲害」(使徒行傳27:7下-26)
  • 「人人都安全地上岸了」(使徒行傳27:27-44)
  • 「非常有人情味」(使徒行傳28:1-10)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 保羅被帶去羅馬
    大家一起學聖經
  • 「海上的危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保羅戰勝逆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查看更多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作見證》 26章203-210頁

第26章

「沒有任何人會喪命」

遭遇海難,保羅仍信心堅定,以愛待人

根據使徒行傳27:1-28:10

1,2.保羅即將踏上怎樣的旅程?他可能會想些什麼?

總督非斯都對保羅說:「你……去凱撒那裡吧。」(使徒行傳25:12)保羅常常想著這句話,因為這對他的未來會有很大影響。兩年來,保羅一直關在牢裡,這次遠赴羅馬,至少可以換換環境。不過,保羅對以往的航海經歷記憶猶新,他深知出海遠航絕不會總是清風拂面、海天一線。此外,這次遠行去見凱撒事關重大,保羅不免反覆思量。

2 保羅曾多次歷經「海上的危險」——三次在海難中死裡逃生,還曾在大海上漂浮了一日一夜。(哥林多後書11:25,26)再說,這次遠行跟以往大不相同。以往他是以自由之身前往各地傳道,但如今他不僅是階下囚,而且要從凱撒里亞到羅馬去,行程超過3000公里。旅程漫長,他能一路平安嗎?即使能平安抵達羅馬,又會不會被判處死刑呢?別忘了,要審判他的是當時撒但世界中最強大的政權。

3.保羅決心怎樣做?本章會談談什麼?

3 保羅的事跡你已經讀過不少,你認為他會因前途未卜而憂鬱絕望嗎?他當然不會!保羅知道前頭會有磨難,但不清楚是什麼磨難,既然這些事並不受他控制,他又何必憂慮而使自己失去傳道的喜樂呢?(馬太福音6:27,34)保羅知道,耶和華希望他利用一切機會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包括向當權者作見證。(使徒行傳9:15)他決心排除萬難,完成使命。我們不是也決心這樣做嗎?因此,讓我們跟著保羅踏上這次深具歷史意義的旅程,看看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歷學到什麼。

「遇到逆風」(使徒行傳27:1-7上)

4.保羅啟程時坐的是什麼船?有誰陪著他?

4 保羅和其他囚犯被交給一個名叫猶流的羅馬軍官看管。猶流決定登上一艘途經凱撒里亞的商船,這艘船來自小亞細亞西岸的亞大米田港,這個港口就在萊斯沃斯島的米推利尼城對面。船會先向北航行,再轉而向西,沿途停靠,裝卸貨物。這樣的貨船在設計上並沒有考慮到旅客的舒適,更別說是囚犯的了。(請看附欄「海上交通與商貿路線」)幸而保羅並非孤身一人置身於囚犯當中,一路陪著他的至少有兩名弟兄,他們就是亞里達古和路加。寫下這段記載的是路加。我們不清楚保羅的這兩位忠貞朋友是自己付了船資,還是以保羅僕人的身分上船的。(使徒行傳27:1,2)

海上交通與商貿路線

在古代,船的主要用途是運貨而不是載客。如果人想坐船去別的地方,就要看看哪艘商船會朝他想去的方向航行,然後議價,再等船啟航。

數以千計的船在地中海往來航行,運送糧食和其他貨物。乘坐這些貨船的人大都要在甲板上過夜,也許是睡在自備的帳篷裡,晚上搭、早上拆。他們也得自備旅途所需的一切,例如食物和被子等。

船要多久才能到達目的地,完全取決於風向。由於冬季天氣惡劣,通常從11月中到3月中船隻都會停航。

古代的船從船頭到船尾的四個主要部分。1.舵槳。2.主帆。3.錨。4.前帆。

5.保羅在西頓有什麼很好的經歷?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5 他們在海上航行了一天,往北走了大約110公里,然後停靠在敘利亞沿岸的西頓。猶流顯然沒有把保羅當一般囚犯對待,這可能是因為保羅是羅馬公民,而且還沒有定罪。(使徒行傳22:27,28;26:31,32)猶流准許保羅上岸看望基督徒弟兄姐妹。保羅被關押了這麼久,他們有機會照顧他,一定非常高興!想想看,你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效法他們的愛心和好客精神呢?你這麼做自己肯定也會受到鼓勵。(使徒行傳27:3)

6-8.保羅從西頓往尼多斯的航程是怎樣的?在傳道方面,保羅很可能善用了什麼機會?

6 他們從西頓開船,繼續沿著海岸航行,駛過了西利西亞一帶,保羅的家鄉大數就在那裡。路加沒有提到其他停靠的地點,但提到了「逆風」這個不利於航行的細節。(使徒行傳27:4,5)不難想像,保羅無論如何都會抓緊每個機會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他的傳道對象無疑包括船上的其他囚犯、船員和士兵,以及沿途靠岸時遇到的人。你會不會也善用一切機會傳道呢?

7 抵達小亞細亞南岸的米拉港口之後,保羅和其他人必須換乘另一艘船,前往最終目的地羅馬。(使徒行傳27:6)那時,羅馬的穀物主要是從埃及運來的,而埃及的運糧船會在米拉停靠。猶流找到了一艘運糧船,就叫士兵和囚犯上船去。這艘船一定比先前那艘大很多。船上不但有值很多錢的小麥,還有276個人,包括船員、士兵、囚犯,很可能還有其他要去羅馬的人。換了船,保羅的傳道地區顯然也擴大了,他無疑會善用這個有利條件向人傳道。

8 下一個停靠的地點是小亞細亞西南角的尼多斯。要是順風,從米拉到尼多斯的航程只需一天左右。但是,路加寫道:「一連許多天,船開得很慢,好不容易才來到尼多斯。」(使徒行傳27:7上)航行的條件越來越差。(請看第208頁附欄「在地中海逆風航行」)想想看,船在強風大浪中顛簸,船上的人是怎樣的景況。

在地中海逆風航行

在古代,季節和風向大大影響商船在地中海的啟航時間和航行方向。六至九月期間,地中海東部的風通常從西吹向東,有利於向東航行。因此,保羅在第三次傳道之旅回程時是順風航行的。他和同伴所坐的船離開米利都,經過羅得斯,在帕大拉靠岸。從帕大拉到腓尼基沿岸的泰爾,航線幾乎是直線。據路加記述,他們的船從塞浦路斯的南邊駛過。(使徒行傳21:1-3)

朝相反方向航行,即向西航行,又怎麼樣呢?如果風勢不大,向西航行會採用跟向東航行相似的路線。但有時這是不可行的。《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英語)說:「在冬季,天氣極不穩定,地中海的氣旋往東移動,形成強風甚至烈風,還常常帶來暴雨甚至寒雪。」在這樣的情況下航行十分危險。

差不多任何季節,船隻都可以沿著巴勒斯坦的海岸朝北行駛,再向西航行,經過潘菲利亞。這段向西的航程,既有從大陸吹來的微風,也有向西流動的海流,兩者都對航行有利。那艘押送保羅去羅馬的船,起頭就是這樣航行的。但風向有時會逆轉。(使徒行傳27:4)路加花了不少筆墨記述的那艘運糧船,可能就是從埃及向北航行,再轉入塞浦路斯和小亞細亞之間的安全海域。在米拉,領航員本打算繼續往西航行,經過希臘的南邊,再到意大利的西岸。(使徒行傳27:5,6)但當時正值冬季,他們又遇上風暴,結果航行路線完全改變了!

「風暴使船顛簸得很厲害」(使徒行傳27:7下-26)

9,10.保羅等人在克里特附近遇到了什麼困難?

9 領航員想從尼多斯繼續西行,不過,目擊事件的路加說「因為逆風,我們無法前進」。(使徒行傳27:7下)船漸漸駛離大陸,不久就離開了沿岸的水流。後來有一股強勁的逆風從西北吹來,可能迅速地把船吹到南邊去了。他們先前所坐的船靠著塞浦路斯的背風面避過了逆風,而這次克里特島起了相同的作用。他們駛過克里特東端的撒摩尼岬角之後,情況略有好轉。為什麼呢?因為船駛到了島的南面,即背風面,所以風勢減弱了。船上的人想必大大鬆了一口氣。但這不過是暫時的!冬天近了,到時海上的狀況只會變得更差,前景確實堪憂。

10 路加詳細地寫道:「我們沿著[克里特島的]海岸航行,終於來到拉西亞城附近一個叫佳港的地方。」即使有陸地擋風,船仍舊難以行駛。後來他們總算找到了一個停泊的地方,可能是在海岸線轉向北之前的某個小海灣裡。他們在那裡滯留了多久呢?路加說「過了很久」。那個時節對他們很不利,因為當時是九、十月,航行比較危險。(使徒行傳27:8,9)

11.保羅給了同船的人什麼建議?但他們最後做了什麼決定?

11 也許船上有些人因為保羅曾在地中海航行,就來問他的意見。保羅建議不要繼續航行,不然就會「損失慘重」,就連性命也難保。可是,領航員和船主卻想繼續前行,可能是覺得應該儘快找個更安全的地方。他們說服了猶流,而且大多數人都覺得應該沿著岸開到稍遠的港口菲尼斯去,那裡可能是更大更好的港口,適合過冬。因此,當南風徐徐吹來,似乎適宜航行時,他們就開船了。(使徒行傳27:10-13)

12.離開克里特以後,他們的船遇上了什麼危險?船員怎樣努力避免海難?

12 後來,他們遇上了更大的麻煩:一股暴風從東北面襲來。他們只好沿著一個叫卡烏達的小島的背風面航行,此地離佳港約有65公里。可是,他們的船仍處於險境,可能會被暴風吹向南面,甚至撞上非洲沿海的沙洲。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水手們先是拼命拉起大船拖著的小艇,好不容易才把小艇拉上來,因為艇裡可能灌滿了水。他們又費力用繩索或鏈子兜住船的底部,箍緊船板,以便加固船底。他們還放下帆具,包括主帆和帆纜,奮力讓船頭迎風,等著暴風過去。可想而知,這樣的經歷多麼可怕!儘管水手們做了這麼多,但「風暴使船顛簸得很厲害」。第三天,可能是為了不讓船下沉,他們拋棄了船上的用具。(使徒行傳27:14-19)

13.在暴風雨之下,船上的人怎樣度日?

13 恐懼籠罩著眾人,但保羅和他的朋友卻勇氣十足,因為主曾向保羅保證,保羅會在羅馬作見證。(使徒行傳19:21;23:11)後來天使也重申這個承諾一定會實現。不過,暴風確實晝夜不停地吹了兩週。由於雨下個不停,厚厚的雲又遮住了太陽星辰,領航員根本看不清四周的景物,不知道船的方位和前行的方向。眾人什麼東西都沒吃。試想想:寒風、冷雨、暈船加上恐懼——誰還吃得下去呢?

14,15.(甲)保羅對同船的人說話時,為什麼要提到自己之前的警告?(乙)從保羅傳講帶來希望的信息,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14 後來,保羅站了起來,提到自己之前的警告。但他不是想埋怨:「我不是早就說過嘛!」,而是想說明事實證明他的勸告是值得聽取的。接著他說:「現在我勸你們不要擔心,因為你們只會損失這艘船,沒有任何人會喪命。」(使徒行傳27:21,22)聽見這番話的人必定大感安慰!保羅從耶和華那裡聽到了這個帶來希望的信息,並把信息告訴別人,他自己想必也很高興。我們必須謹記,耶和華珍視每一個人的生命,對他來說,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使徒彼得寫道:「耶和華……不希望任何一個人被毀滅,而是希望人人最終都悔改。」(彼得後書3:9)因此,我們應該盡力將耶和華給人的希望告訴更多人,這樣做刻不容緩,因為這可以拯救很多人的寶貴生命!

15 保羅很可能已經對船上的許多人傳講過上帝給人的希望和承諾。(使徒行傳26:6;歌羅西書1:5)而現在,在這個即將船毀人亡的關頭,保羅又給了他們一個生還的希望,並告訴他們這個希望是有充分根據的。他說:「今晚……一個天使來,站在我身邊,說:『保羅,不要怕。你一定會站在凱撒面前。上帝會搭救你和所有跟你一起在船上的人。』」保羅還敦促他們,說:「所以,請各位不要擔心,我相信上帝告訴我的事都一定會完全實現。不過,我們的船將會在某個島上擱淺。」(使徒行傳27:23-26)

「人人都安全地上岸了」(使徒行傳27:27-44)

在擠滿人的貨船裡,保羅代表大家禱告。有些虛弱疲憊的人垂著頭,另一些人看著他。保羅面前的木箱上有一些餅。

保羅在大家面前感謝上帝——使徒行傳27:35

16,17.(甲)保羅在什麼關頭禱告?這產生了什麼影響?(乙)保羅的話怎樣應驗了?

16 他們提心吊膽地過了兩週,這期間船被風刮著走了大約870公里。後來,水手們覺得情況有了變化,也許是聽到了浪濤拍岸的聲音,於是就從船尾拋下錨以免船漂移,又讓船頭對著海灘,以便登岸。就在這個時候,水手們想離船逃走,保羅就對軍官和士兵說:「這些人如果不留在船上,你們就不可能獲救。」於是,士兵阻止了他們。船稍為穩定之後,保羅勸大家吃點東西,並再次保證他們一定能夠保全生命。接著,他就「在大家面前感謝上帝」。(使徒行傳27:31,35)保羅的這個感恩的禱告,為路加、亞里達古和今天的基督徒樹立了榜樣。你代表其他人禱告時,能為他們帶來鼓勵和安慰嗎?

17 保羅禱告以後,「大家就不再擔心,紛紛拿東西來吃」。(使徒行傳27:36)他們把船上的小麥扔進海裡,好進一步減輕船的重量,這樣船靠岸時吃水會比較淺。到了天亮的時候,他們砍斷所有船錨,鬆開船尾的各個舵槳,還拉起小前帆,希望在船擱淺之前多少能控制一下。後來,船頭在沙洲上卡住了,船尾被海浪撞擊得支離破碎。有些士兵想把囚犯殺掉,免得有人逃走,但被猶流阻止了。猶流叫所有人要麼游水上岸,要麼漂流上岸。保羅的預言應驗了——船上的276人全部生還。是的,「人人都安全地上岸了」。(使徒行傳27:44)但那是什麼地方呢?

「非常有人情味」(使徒行傳28:1-10)

18-20.我們怎麼看出馬耳他人「非常有人情味」?上帝在保羅身上施行了什麼奇跡?

18 原來,生還的人來到了西西里南邊的馬耳他島。(請看附欄「『馬耳他』在哪裡?」)島上不會說希臘語的人善待他們,「非常有人情味」。(使徒行傳28:2)當地人看見這些陌生人上岸後全身濕透、冷得直發抖,就為他們生了火。當時正在下雨,天氣又冷,但是這堆火驅散了他們的寒意。正因為這堆火,有一個奇跡發生了。

19 保羅親手幫大家的忙,撿了一捆樹枝,放在火上。這時,一條毒蛇鑽出來咬他,纏住他的手。馬耳他人以為這是某種天理報應。a

20 當地人一見保羅被咬,就以為他會「腫起來」。一本參考書說,此處原文用的是一個「醫學術語」。「親愛的醫生路加」能夠想到這樣的詞當然毫不出奇。(使徒行傳28:6;歌羅西書4:14)神奇的是,保羅把毒蛇抖掉了,竟然絲毫沒有受傷。

21.(甲)在使徒行傳中,路加準確地描述了什麼?(乙)保羅施行了什麼奇跡?這對馬耳他人產生了什麼影響?

21 馬耳他島有個大地主叫做部百流,他可能是島上首要的羅馬官員。路加說他是「島上的首領」,這頭銜跟在兩塊馬耳他銘刻上所發現的一模一樣。部百流盛情款待了保羅一行人三天。那時部百流的父親病了,路加再次準確地用醫學術語描述了病症,說他「發燒,染上了痢疾,臥病在床」。保羅禱告,把手放在他身上,他就好了。這個奇跡令當地的人十分驚嘆,他們把其餘的病人也帶來給保羅醫治,並把保羅一行人需要的東西都送給他們。(使徒行傳28:7-10)

22.(甲)一位教授如何讚揚路加對保羅前往羅馬之旅的記載?(乙)下一章我們會看看什麼?

22 上述關於保羅旅程的記載又具體又準確。有一位教授表示,「路加的記載……是整部聖經中描寫得最生動的部分之一。其中對1世紀航海技術細節的描述非常精確,對地中海東部環境的描述也十分正確」,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段記載一定是根據日記寫成的。路加很可能在跟保羅同行時就記下了這些事。如果真是這樣,接著的旅途也有許多事值得他記下來。他們最終到達羅馬時,保羅會有什麼遭遇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馬耳他」在哪裡?

關於保羅遭遇海難的地方「馬耳他」究竟是哪個島,一直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希臘西岸的科孚島附近的一個島。也有人說,使徒行傳中「馬耳他」的希臘語是「梅利泰」,所以「馬耳他」指的是梅利泰·伊利里卡島,現稱姆列特島。這個島位於亞得里亞海,克羅地亞(克羅埃西亞)的海岸附近。

使徒行傳27:27確實提及「阿德里亞海」,但在保羅的日子,「阿德里亞」所指的範圍比今天的亞得里亞海要大。「阿德里亞」所指的,包括愛奧尼亞海、西西里以東及克里特以西的水域,因此也包括現代的馬耳他島附近的水域。

保羅所坐的船被迫從尼多斯南下,駛到克里特南部。從那場暴風的風勢來看,船不可能拐彎向北駛到遙遠的姆列特島或科孚附近的島。按理來說,「馬耳他」應該在克里特以西的地方。因此,西西里以南的馬耳他島,很可能就是保羅遭遇海難的地方。

a 當地人認識這種毒蛇,可見那時島上是有毒蛇的。今日在馬耳他已經找不到毒蛇了。這可能是由於千百年來生態環境變遷,或由於島上人口增長,致使毒蛇在當地絕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