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
(Elah)
〔1-5:跟希伯來語ʼEl(埃,即「上帝」)有關〕
1.以東的酋長之一,可能居住在以拉鎮。(創36:40,41,43;代上1:52;見以拉特,以祿特;亭納3)
2.探子迦勒的兒子之一;猶大人基納斯的父親。(代上4:15)
3.北方十部族以色列國的第四任君王。公元前952年左右,以拉的父親巴沙去世,以拉登上王位,在得撒統治約兩年。(王上16:8)有一次,以拉喝醉了,統率他一半戰車的將領心利趁機殺死了他,奪取了他的王位。心利繼而滅盡了巴沙全家,應驗了耶和華的預言。(王上16:1-14)
4.何細亞王的父親。何細亞是北方以色列國的最後一位君王。(王下15:30;17:1;18:1,9)
大衛在什麼環境下迎戰歌利亞?
6.〔大樹〕 一個平原或山谷,也許以當地一棵參天大樹命名。「以拉平原」曾是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交戰的地點,當時非利士人的戰士有歌利亞。(撒上17:2,19;21:9)學者通常認為以拉平原就是肥沃的桑特溪谷。有多個溪谷從非利士平原穿越薩非拉丘陵,伸延到猶大山區,桑特溪谷是其中一個主要溪谷,溪水在據說是亞西加和梭哥這兩個地點之間流過。(撒上17:1)由此推斷,以拉平原位於耶路撒冷西南約25公里(15英里)。這個平原寬約半公里(0.25英里),水源充足,地勢頗平坦。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兩軍在平原上對峙,各自在山的一邊據守陣地。也許非利士人在南面,以色列人在北面或東北面。平原上的桑特溪谷,可能就是今天還可見到的乾河床。(撒上17:40)過了「四十天」,兩軍仍遲遲未開戰,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雙方都看出,要發動攻勢,就得先過溪谷,再攀上對面的山頭殺敵,這樣做相當危險。(撒上17:16)大衛過溪谷跟歌利亞決戰之前,從溪谷挑了五塊光滑的石子。大衛殺死了歌利亞後,非利士人下到溪谷,向非利士平原逃去,直到迦特城和以革倫城。(撒上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