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下》 以拉特
  • 以拉特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以拉特
  • 洞悉聖經(下冊)
  • 相似資料
  • 以祿特
    洞悉聖經(下冊)
  • 以旬迦別
    洞悉聖經(下冊)
  • 以東
    洞悉聖經(下冊)
  • 以拉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下冊)
《洞悉下》 以拉特

以拉特

(Elath)〔意思可能是:公綿羊;或:公綿羊之地〕,以祿特(Eloth[複數])

地名;摩西回顧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40年的經歷時,首次提到這個地方。(申2:8)以拉特跟以旬迦別在聖經裡時常一起出現,位於「以東地紅海岸邊」。(王上9:26)這是指紅海向內陸延伸那部分的東北端,叫亞喀巴灣。學者基本上同意公元4至5世紀期間的學者哲羅姆的看法。哲羅姆認為,以拉特即當日納巴泰人居住的艾拉城。要是這樣,以拉特就位於或鄰近現今的阿拉伯城市亞喀巴了。亞喀巴位於亞喀巴灣的東北端(現代猶太人的城市埃拉特在海灣的西北端)。

以色列人前往迦南,途徑以拉特,當時以拉特是以東人的領土。當地出土了一些圖章,上面刻有「王的臣僕科斯阿納」這個以東人的名字,考古學家認為是公元前7世紀的文物。

大衛征服以東之後,以拉特和鄰近的以旬迦別顯然就併入了猶大人的領土(撒下8:13,14),後來聖經記述,所羅門在那裡建造船隊(王上9:26;代下8:17)。聖經說以旬迦別「靠近以祿特」,可能暗示以拉特(以祿特)比以旬迦別重要,起碼當時是這樣。

猶大王約蘭在位的日子,以東人看來收復了以拉特。(王下8:20-22)接著的那個世紀,猶大王烏西雅(亞撒利雅)奪回並重建以拉特。(王下14:21,22;代下26:1,2)到了亞哈斯在位的日子(公元前761-前746),敘利亞人從猶大人手中奪取以拉特,歸還以東人。此後,猶大人就再也沒有收復以拉特了。(王下16:6)在馬所拉文本,這節經文說以拉特歸給「敘利亞」或「阿拉米」(希伯來語ʼAramʹ阿蘭),而非「以東」(ʼEdhohmʹ埃東)。不過,學者大都認同寫在頁邊的字眼,即歸給「以東」,認為是某個抄經士誤把希伯來字母daʹleth達萊特(ד)寫成了另一個相似的字母rehsh雷什(ר)。

以拉特本是綠洲,是通商要道的其中一站。這條要道從阿拉伯半島南部前往埃及、迦南或大馬士革,商隊可以在以拉特停留。以拉特和以旬迦別都處於一條海上通道,「他施船隊」從這條通道往返阿拉伯半島、東非,甚至可能遠至印度。(王上10:22;9:26,27)這裡出土了一些阿拉米語文獻,比如波斯帝國時期的葡萄酒收據,以及一些上等希臘式陶器的碎片。那些陶器可能是要轉運到阿拉伯半島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