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都
(Miletus)
小亞細亞西岸的一個城,現在是個廢墟。坐落在邁安德河(門德雷斯河)河口附近,古時有四個港口。公元前7世紀,愛奧尼亞人看來把米利都發展成一個繁榮的商業中心,並在黑海和埃及建立了許多殖民地。米利都的羊毛製品在當日聞名遐邇。希臘語的《七十子譯本》的以西結書27:18可以表明這點。這節經文把「米利都的羊毛」列為跟泰爾交易的貨品之一。米利都也出了許多著名的哲學家,其中之一是泰勒斯(約公元前625-前547),他被譽為希臘幾何學、天文學和哲學的創始人。公元前5世紀,米利都人跟叛軍聯手,結果波斯人攻佔米利都,把城摧毀。後來(公元前334),重建了的米利都落在亞歷山大大帝手裡。在希臘和羅馬時代,米利都大興土木,這段時期的重要遺跡是一個露天的大劇場。
時移世易,米利都也逐漸失去其重要性,這是因為邁安德河沖刷下來的泥沙堵塞了港口。古代的米利都看來坐落在拉米揚灣南邊伸向海中的岬角。可是,今天城的遺址卻距離岸邊約8公里(5英里),以往的海灣成了一個湖。
保羅到訪 大約公元56年,使徒保羅來到米利都。由於希望在五旬節那一天抵達耶路撒冷,以及不想在小亞細亞耽擱時間,保羅決定坐一艘不經以弗所的船。他看來在阿索斯上船。不過,他很關心以弗所會眾的近況,於是從米利都派人到大約50公里(30英里)外的以弗所去,叫會眾的長老來。從帶個口信往以弗所到長老們抵達米利都的時間(可能至少要三天),看來比保羅親自到以弗所的時間少。這可能是因為從阿索斯往以弗所港口的船,中途要停留的站比往米利都的船多。或者如果保羅親身到以弗所,那裡的情況可能會延誤保羅的行程。(徒20:14-17)
保羅向以弗所會眾的長老憶述他以往怎樣在他們當中傳講王國,然後囑咐他們要留意自己和羊群,告誡他們將有「兇暴的狼」混進會眾,鼓勵他們要時刻警醒,謹記他所樹立的榜樣。長老們聽到保羅說他們必不再見他的面,就都放聲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親切地吻他」,最後送他上船去。(徒20:18-38)
保羅在羅馬第一次坐牢之後,看來曾經在某個時候回到米利都。聖經記載,曾陪同保羅從米利都前往耶路撒冷的特羅非摩病了,保羅只好把他留在米利都。(參看徒20:4;21:29;提後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