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上》 尼尼微
  • 尼尼微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尼尼微
  • 洞悉聖經(上冊)
  • 相似資料
  • 「血腥之城」——尼尼微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尼尼微——狂妄倨傲的亞述首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你知不知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1年(研讀版)
  • 亞述——窮兵黷武的帝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上冊)
《洞悉上》 尼尼微

尼尼微

(Nineveh)

寧錄在亞述興建的一座城;這個寧錄「嗜獵逞強,跟耶和華作對」。尼尼微跟利荷博伊珥、加拉、利鮮組成「那座大城」。(創10:9,11,12;彌5:6)許久之後,尼尼微成為亞述帝國的首都。由於亞述人窮兵黷武,用酷刑殘殺戰俘,尼尼微也被稱為一座「殺人流血的城」。(鴻3:1)亞述人的軍事行動無疑大大增加了尼尼微城的財富。(鴻2:9)尼尼微的主神看來是性愛和戰爭女神伊什塔爾。

考古發掘 在底格里斯河東岸,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對面的兩座土崗庫揚積、奈比尤努斯(「先知約拿」),就是鼎鼎有名的尼尼微大城的所在。奈比尤努斯土崗下埋藏著以撒哈頓的宮殿,現今這裡有一個村莊,村莊裡有一片墓地和一座清真寺,因此考古學家沒有在這裡作太多的挖掘。但在庫揚積則發掘出大量文物,證實尼尼微確曾盛極一時。出土文物包括亞述巴尼拔圖書館裡成千上萬的楔形文字泥板,以及西拿基立、亞述巴尼拔二王的宏偉宮殿遺跡等。萊亞德爵士根據他的發現寫道:

「亞述宮殿的內部裝潢必定富麗堂皇,令人嘆為觀止。我已向讀者介紹了宮殿的廢墟,現在請想像一下,古代一個外人初次踏入亞述王的居所,對美輪美奐的大廳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他進入的大門兩旁矗立著巨型獅子像或公牛像(用雪花石雕成)。他進入第一個大廳,就發覺自己被亞述帝國的歷史浮雕包圍了。因為四周的牆上和雪花石上都刻畫著戰爭和圍城的場面、凱旋儀式、狩獵的壯舉、宗教儀式,並塗上豔麗的色彩。每個浮雕下面都有一段介紹銘文,文字都嵌上亮麗的銅。浮雕上方是描繪某些場景的圖畫:亞述王在太監和戰士陪同下見押來的俘虜、亞述王跟其他君王結盟,或亞述王執行某個神聖任務。這些圖畫四邊都裝飾著精美的彩色圖案,比較矚目的圖案有象徵性的樹、有翼的公牛和巨獸。大廳的盡頭是亞述王的巨型雕塑,王在至高的神明面前作崇拜,或正從太監手裡接過聖杯。他由祭司或主神陪伴,同行的戰士拿著他的兵器。王和隨從所穿的長袍飾有許多圖案、動物、花朵,色彩豔麗。

「這個外人走在雪花石板上,看見每塊石板上都刻著銘文,記錄偉大的亞述王的頭銜、家譜和成就。向前走會看到許多門,每個門都有巨型的有翼獅子或公牛像,或守護神像。這些門通往其他房間,那些房間又通往另一個大廳。每個大廳都有不同的浮雕。一些巨大的壁畫描繪壯觀的隊伍:披堅執銳的戰士和太監尾隨著亞述王、武士抬著戰利品、押著囚犯、捧著獻給神明的禮物和祭品。另一些則描繪有翼的祭司或主神站在聖樹前面。

「頭上的天花板由方塊砌成,上面描畫了花朵、動物,有些還鑲嵌了象牙,方塊四邊都鑲著精美的花邊。梁木和房間的四邊都可能塗蓋金銀,甚至貼上金箔或銀箔。室內的木製品全是珍貴的木材,尤以雪松木最引人注目。房頂有採光用的正方形窗子。」(《尼尼微古跡》,1856,第2卷,207-209頁)

約拿時代 公元前9世紀,耶和華的先知約拿宣告,由於尼尼微城的居民作惡多端,這城即將被毀滅。後來,由於國王和全城的人都衷心悔改,耶和華才沒有毀滅這城。(拿1:1,2;3:2,5-10)當時的尼尼微是一座大城,「要走三天的路程才能走完」。(拿3:3)人口超過12萬。(拿4:11)聖經的記載跟考古學的發現並不矛盾。法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安德烈·帕羅特說:

「古倫敦的範圍跟現今叫做『大倫敦』的地區很不一樣,『大倫敦』包括市郊在內,面積大得多。同樣,住得離亞述很遠的人,也許以為『尼尼微』相當於現今叫做『亞述三角』的範圍……從北邊的豪爾薩巴德到南邊的尼姆魯德就有大約26英里,而且幾乎遍布民居……

「費利克斯·瓊斯估計,尼尼微的人口可能有17萬4000。最近,M.E.L.馬洛溫在尼姆魯德進行發掘,發現了亞述納西拔的石碑,上面記載他邀請了6萬9574個賓客赴宴。這個數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馬洛溫認為,如果把外國人也計算在內,凱萊克(尼姆魯德)的人口可能有6萬5000。而尼尼微的面積是尼姆魯德的兩倍,因此,這間接證實了約拿書4:11的數字。」(《尼尼微與舊約》,1955,85-86頁;見約拿1;約拿書)

尼尼微的滅亡應驗了聖經預言 雖然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信息後幡然悔悟(太12:41;路11:30,32),後來卻又故態復萌,再度行惡。亞述王西拿基立回到尼尼微在他的神尼斯洛的殿裡被殺後不久(王下19:36,37;賽37:37,38),那鴻(鴻1:1;2:8-3:19)和西番雅(番2:13-15)預告邪惡的尼尼微城必被毀滅。後來,巴比倫王那波帕拉薩爾和米底亞人基亞克薩里斯聯手圍攻尼尼微,把城攻陷,那鴻和西番雅的預言就應驗了。亞述的許多浮雕都有被火和煙燒焦熏黑的痕跡,可見這座城是被焚毀的。《巴比倫編年史》論到尼尼微的覆亡時說:「他們奪走了城裡和廟裡的巨量戰利品,(又)把城[化為]一片廢墟。」(《亞述與巴比倫的編年史》,A.格雷森,1975,94頁;見上冊958頁圖片)今天,尼尼微仍是一片荒涼。春天,羊群會在庫揚積土崗上或附近吃草。

尼尼微滅亡的時間 關於尼尼微滅亡的始末,現存的楔形文字泥板上的記錄已被毀去,但從記錄的上下文可知道,這件事發生在那波帕拉薩爾在位第十四年。尼尼微滅亡的時間也可以從聖經所記的年代找到線索。根據巴比倫的一部編年史,那波帕拉薩爾在位第二十一年在迦基米施擊敗了埃及人。聖經顯示這件事發生在約雅敬在位第四年,即公元前625年。(耶46:2)那麼,那波帕拉薩爾在位第十四年(約七年之前)就是公元前632年,而他就是在這一年攻下尼尼微的。(見亞述2條下的「帝國滅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