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下》 山鶉
  • 山鶉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山鶉
  • 洞悉聖經(下冊)
  • 相似資料
  • 從動物查考證據
    警醒!1979
  • 流落夏威夷的石雞
    警醒!2007年
  • 窩
    洞悉聖經(下冊)
  • 蜜蜂孵小雞!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下冊)
《洞悉下》 山鶉

山鶉

(Partridge)〔希伯來語qo·reʼʹ 科雷〕

雞形目雉科的鳥類,身體肥壯,比野雞小,跑得快,躲得快,很少飛行,飛起來很快就疲倦。有兩種山鶉可見於巴勒斯坦,分別是沙鶉(學名Ammoperdix heyi)和石雞(學名Alectoris graeca)。沙鶉見於沙漠和石坡上,石雞主要見於草木稀疏的山區。

山鶉的希伯來語名稱意思是「喊叫的」,叫聲十分響亮。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山鶉的希伯來語名稱是擬聲詞,模擬山鶉驚飛時發出的吵人的嘎嘎聲。

山鶉肉嫩,自古就被人捕食。獵人常趁山鶉從藏身之處驚飛而起之際,用棍棒把山鶉打下來。山鶉遇上危險就逃走,躲到岩石或其他障礙物後面,也藏在石隙或其他裂縫裡。殘酷的掃羅王追殺大衛,大衛就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躲藏,大衛很貼切地形容自己就像在山上被人追趕的「一隻山鶉」。(撒上26:20;另見哀3:52)

耶利米書17:11說「山鶉怎樣收聚不是自己所下的蛋」,人也怎樣用不公正的手段斂財。這個比喻引起了很多爭議。一些古代作家說山鶉從其他鳥窩取蛋來孵,現代博物學家卻說沒有一種山鶉會孵不是自己下的蛋。猶太裔動物學家伊斯雷爾·阿哈隆尼(1882-1946)著書述說巴勒斯坦的動物。《舊約全書辭典》引述他的發現說「兩隻不同的雌鳥[山鶉]在同一個巢裡各自下了一次蛋,每次11隻」。(L.凱勒和W.鮑姆加特納合編,萊頓,1958,851頁)英語《猶太百科全書》(1973,第13卷,156欄)進一步說:「有時兩隻雌鳥在同一個巢裡下蛋。通常其中一隻會佔上風,趕走另一隻。可是,由於身體小,一隻雌鳥不能同時孵所有蛋,結果有些幼鳥死在蛋中。[耶利米書17:11的]諺語用來說明,人掠奪別人的財產,最終是不會得到任何益處的。」

《英王欽定本》的耶利米書17:11這樣說:「正如山鶉伏在蛋上,卻沒有孵出雛鳥,人用不正當的手段斂財,過了半生,就必離開財富,到頭來成了一個愚昧人。」約翰·斯韋爾認同這個譯法,他解釋說:「這個諺語的重點是:愚昧人信賴不義之財而身陷險境,好比山鶉的巢在許多掠食者虎視眈眈下而處於險境。」斯韋爾又說耶利米書17:11的諺語「不是要強調孵蛋的山鶉怎樣詭詐,而是要突顯山鶉如何身陷險境,藉此諷刺愚昧人自以為高枕無憂,憑著不義之財就能逃脫……沒意識到自己已大難臨頭,不堪一擊。」(《舊約》,萊頓,1978,324,328,329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