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都該派
(Sadducees)
猶太教的一個主要派別,成員中不少是祭司。(徒5:17)撒都該派認為沒有復活,沒有天使。(徒23:8)
至於撒都該派始於什麼時候,則難以確定,但這個派別首次見於史書,是在約瑟夫斯的著作裡。根據這些著作,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撒都該派跟法利賽派已是水火不容,互相攻擊的。(《猶太古史》第13卷293節[10章6段])對於撒都該派的主張,約瑟夫斯曾提供一些資料,但是否全部屬實卻是個問號。據約瑟夫斯指出,跟法利賽派不同的是,撒都該派否認有命運安排這回事,認為人的際遇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行為。(《猶太古史》第13卷172-173節[5章9段])法利賽派恪守「口傳律法」,鼓吹靈魂不死和死後善惡有報的見解,這些都是撒都該派所不接受的。撒都該派待人粗魯無禮,態度強硬,據說還好辯爭勝。約瑟夫斯指出,他們的主張很能吸引有財有勢的人。(《猶太古史》第13卷298節[10章6段];第18卷16-17節[1章4段];《猶太戰記》第2卷162-166節[8章14段])
撒都該派跟法利賽派一樣,沒有切實遵守上帝的律法。難怪施浸者約翰勸他們要結出跟悔改的心相符的果實來。(太3:7,8)耶穌基督曾把撒都該派那些腐化人的主張比作酵。(太16:6,11,12)
談到撒都該派的信仰,使徒行傳23:8說:「撒都該派向來說沒有復活,沒有天使,也沒有靈體,法利賽派卻聲明這三樣都有。」有一次,撒都該派借用復活和娶兄弟遺孀的問題來試探耶穌,以為可以難倒他,但耶穌的回答卻使他們啞口無言。撒都該派一向自稱相信摩西,於是耶穌引用摩西的話去反駁他們,令他們否認復活所用的論據不攻自破。(太22:23-34;可12:18-27;路20:27-40)後來,使徒保羅在公議會面前受審時,借用了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之間的分歧,令這個猶太的最高法庭頓時一片混亂。保羅能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這兩個派別在教義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徒23:6-10)
儘管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在教義上有分歧,但他們卻一起試探耶穌,要求耶穌給他們顯個憑證(太16:1),還聯手跟耶穌作對。聖經的記載顯示,撒都該派是帶頭要置耶穌於死地的人。他們是公議會的成員,而一心要謀害耶穌、判他死罪的就是這個法庭;當時在場的有撒都該派的大祭司該亞法,以及其他有名望的祭司。(太26:59-66;約11:47-53;徒5:17,21)因此,每逢《希臘語經卷》記述祭司長要採取什麼行動時,都涉及撒都該派的人。(太21:45,46;26:3,4,62-64;28:11,12;約7:32)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撒都該派看來是帶頭壓制基督徒,要阻止基督教信仰傳播開去的主要勢力。(徒4:1-23;5:17-4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