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2 8/15 511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相似資料
  • 撒都該派
    洞悉聖經(下冊)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4年
  • 復活——與你息息相關的教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守》62 8/15 511頁

讀者來函

● 耶穌曾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上帝的大能;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不嫁。」(馬太福音22:29,30)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希伯來文聖經中關於復活和人不嫁娶的問題,希伯來文聖經含有些什麼資料是撒都該人應該知道的呢?——美國A.E.君問。

撒都該人不相信復活的事實不但可以從四福音的記載中清楚地看出而且在使徒行傳23:6-10的記載裡,當保羅宣稱相信死人復活而引起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之間的爭論時,亦很清楚地表明出來。撒都該人想用來難倒耶穌的狡猾問題是關於一個曾連續嫁給過七個兄弟的婦人將來在復活時應該歸給誰做妻子,但耶穌卻反過來駁倒他們,而且證明他們是錯誤的。在反駁他們時耶穌本可以引證許多經文來證明死人會復活,例如約伯的話(14:13-15),何西亞的話(13:14),但以理的話(12:13)及其他的經文。但是因為撒都該人只相信摩西五經受上帝所感示,耶穌遂援引耶和華在燃燒的荊棘叢裡向摩西所說的話來證明他的論點。——馬太福音22:31,32。

耶穌的反擊的確非常巧妙,因為撒都該人常以熟悉摩西五經而自豪,而他們卻未能在其中看到耶穌向他們指出的復活含義。他們並未能領悟到上帝在燃燒的荊棘叢中向摩西所說的話的意思其實是要表明他,耶和華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而非死人的上帝。當時已死去的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若要再活過來敬拜他們共同的上帝便必須經歷一次復活。耶和華上帝對於將死人從死裡復活這件事是絕對勝任的。——出埃及記3:6。

甚至早在撒都該人企圖用他們狡猾的問題來難倒耶穌之前,耶穌基督自己便曾以上帝的兒子的身分表明上帝擁有使人復活的能力。由於這些顯而易見的理由,耶穌可以率直地告訴撒都該人他們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樣聰明;他們之不相信死人復活乃是一種錯誤,因為他們由此表明他們既不明白摩西所寫的聖經,亦不認識其他的先知的寫作和上帝施行奇跡的大能。

耶穌很輕易地便解決了他們的問題。他告訴這些撒都該人將來在地上復活的人並不會嫁娶,因此一個在這舊世界裡曾相繼嫁給七兄弟的婦人根本不會有應該歸於誰為妻的問題發生。藉此耶穌表明撒都該人雖然熟悉聖經的記載,特別是對摩西的律法深有研究,卻對其意義和預言性的力量並無真正的認識,撒都該人若真正熟悉聖經便應該知道聖經倡導復活的道理。他們若認識上帝的能力便應該知道上帝有能力處理在復活中所可能產生的任何難題。

● 我們是一對訂了婚而即將結婚的男女;我們希望知道在婚禮時彈奏一首普遍所用的婚禮進行曲,和在婚宴後向新郎新娘撒米對耶和華見證人說來是否適宜。——美國J.B.君問。

如果一個人希望在婚禮舉行時演奏音樂,在一場神治婚禮中似乎以彈奏一些王國詩歌而非帶有異教或神話背景的通俗婚禮進行曲比較適宜。不過在跳舞時則不應該用王國詩歌作音樂。

至於向新郎新娘撒米的習俗,《大英百科全書》1959年版第四冊的第122頁說:「撒米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習俗,不過比撒麥稍微晚一點;它乃是祝福新婚夫婦兒孫滿堂的一種象徵性願望。」既然這是一種起源於異教的習俗,事實上是一種企圖以舉行一種儀式來獲得有利結果的法術,基督徒自應該避免採用。至於其他的婚禮布置,則一切應適可而止;在這方面寧願過於保守亦勝於過度放縱。——請參看英文《守望台》1952年6月15日刊。

● 阿摩司書9:13說:「耕種的必[趕過]收割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英屬洪都拉斯J.G.君問。

根據《新世界譯本》,阿摩司書9:13說:「『看哪!日子將到,』耶和華如此說,『耕種者必趕過收割者,踹葡萄的必趕過撒種的;大山會實際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溶化。』」古代的以色列國主要是一個農業國家。耕種者趕過收割者的情形乃是表明收成極為豐盛以致在尚未收集完一切莊稼之前耕種的時候又到了。同樣地,葡萄的豐收也使踹葡萄的時期和撒種的時間相重。

這個預言應驗在今日在耶和華屬靈的樂園中工作的人身上,這些人便是新世界社會裡的耶和華見證人。這個預言描述今日耶和華見證人所享的興盛,幸福和繁榮。這和摩西的律法中載於利未記26:5的預言性應許正好相符,這節經文說:「你們打糧食,要打到葡萄的時候,摘葡萄要摘到撒種的時候,並且要吃得飽足,在你們的地上安然居住。」《守望台》雜誌所發表的年終報告便是這件事實的一個明證。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