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
(Spinning)
把亞麻、棉花、綿羊毛、山羊毛等動植物纖維抽出並捻成線或紗的過程。紡好的線可用於編織、縫紉、繡花或做繩子。
希伯來人和某些民族的紡紗工具包括紡桿和紡錘。聖經說,賢能的妻子「伸手拿著紡桿,親手抓住紡錘」。(箴31:19)紡桿是一根棒子,紡紗的人把經過淨化和梳理的纖維(賽19:9,新譯)鬆鬆地捲在桿上。紡紗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左手拿紡桿,把上面的纖維拉出來,到一定長度後就繞在紡錘上。紡錘是根短棒子,一端有個鉤子可以掛住纖維,另一端則靠近一個錠盤(石頭等重物做成的輪盤)。紡線的人用右手轉動懸空的紡錘,纖維就被捻成線。紡好的線會被繞在紡錘的柄上並固定好。這個動作會不斷重複,直到紡桿上的所有纖維都紡成一根長長的線為止。
在古埃及,不論男女都紡線;但在古希伯來人中,紡線看來主要是女人的工作。建聖幕的時候,以色列的婦女有殊榮親手紡線獻給聖幕。(出35:25,26)
耶穌基督也提到過紡紗的事。當時,他勸門徒不要為衣裳過度憂慮,要相信上帝必賜他們衣裳。耶穌說:「你們細心看看百合花怎樣生長。百合花既不勞碌,也不紡紗,可是我告訴你們,甚至所羅門最榮耀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裡的一朵花呢!」(路12:27,28;太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