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肉潰爛
(Ulcer)
人體器官的缺損。雖然炎性潰瘍常由微小損傷(比如皮膚擦傷)所致,但潰爛的是瘡口,而不是傷口。潰瘍可分為兩類,體外和體內,即皮膚或器官黏膜的表面組織出現缺損。患處常有膿,組織日趨分裂和壞死。炎性潰瘍有燒灼和疼痛的感覺,容易發於人體的小腿。
在《希伯來語經卷》中有時候譯作「潰爛」的ma·zohrʹ(馬佐),可以指潰瘍、瘡口或毒瘡。有些學者認為,「馬佐」指一種含膿的傷口,可能有需要把膿擠出來。《希臘語經卷》用希臘語helʹkos(海科斯)來指皮肉潰爛;在出埃及記9:9和約伯記2:7,希臘語《七十子譯本》把表示毒瘡的希伯來語shechinʹ(謝欣)譯作「海科斯」。(見毒瘡)
用做比喻 聖經預言,由於犯罪及不再蒙耶和華悅納,以法蓮(以色列)因而患病,猶大則皮肉潰爛。然而,他們非但不信賴耶和華,沒有求他保護他們免受敵人的侵犯,反而求助於亞述王,但亞述王根本不能把他們「潰爛的皮肉」治好。(何5:13)後來,錫安的子民被擄到巴比倫去,聖經形容這些人全都皮肉潰爛。(耶30:12-15,17;另見路16:20,21;啟16: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