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除怨懟以保持歡樂
「聽見上帝的道而遵守的人快樂了!」——路加福音11:28,譯自NW。
1.耶和華的快樂來自什麼?人怎樣也能獲得快樂?
耶和華是個快樂的上帝。(提摩太前書1:11,根據NW)他的快樂來自他對公義的絕對專注以及慈愛地將快樂帶給他所造的生物。他毫無自私地為人類作了週詳的安排讓他們在地上快樂地生活,並且賜給他們所需的一切。若要獲得真正的快樂,人只需聽從上帝賜給他的訓示,遵照這些訓示而生活便成了。
2.現在的事物制度是快樂的嗎?為什麼會如此?
2 誰能夠否認現今地上的事物制度充滿了悲哀和不樂呢?世上可以埋怨的東西太多了。這是啟示錄12:12的預言的應驗:「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憤憤的下到你們那裡去了。」以下的一段預言亦得到了證實:「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提摩太後書3:1)有些政治家誇口說人類從來未有過這樣好的日子,但以大部分而論世上的人是不快樂的;核子戰爭與其可能造成的世界性災劫威脅日趨嚴重,犯罪和道德墮落的驚人增加,雖然最新的科學發現層出不窮,可怕的疾病仍日益猖獗,以及普世的不安狀態,都是使他們深受困擾的因素。他們的面容反映出那瀰漫著整個事物制度的不滿之情。
3.上帝現在怎樣將快樂廣為散佈?誰發生反應?有什麼結果?
3 耶和華是絕不自私的,為了讓別人分享他的快樂,他作了安排讓人有聽見一項榮耀的好消息的機會。這好消息正被人在普世有人居住的地方宣揚著,目的在作一個見證。(馬太福音24:14)有些人,以西結書9:4將其稱為「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聽見了這信息,就從受著重重打擊的舊事物制度中擺脫出來。他們開始更新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品性經過一場改變而達致上帝所享有的快樂境況。(羅馬書12:2;以弗所書4:24,31,32)這樣,當一個人認識和瞭解了上帝的道中的真理之後,他的人生觀便完全改變了。他變成非常歡樂。他有了一批新的朋友,耶和華見證人,一群快樂的人。他們享有靈性上的繁榮,並且在日益壯大增長中。他們不斷地學習更多的新世界的生活原則,並且努力將這些原則在生活中付諸實行。他們充滿了樂觀和熱誠。無疑他們有快樂的理由!
4.聽見上帝的道而遵守的人有為前途的希望發怨言的理由嗎?
4 耶和華為這些人作了安排,讓他們在他的新世界裡獲致永久的幸福;這無疑是個「快樂的希望。」(提多書2:13,根據NW)他們不再把今日這末世中可悲的情況,以及由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所招致的疾病,悲哀和死亡,看作發怨言的理由。他們對上帝所安排的解救感覺衷心的快慰!幸福的永生希望使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去歡欣鼓舞。對上帝的仁慈的認識使他們心中充滿了感激。他們知道他們欠上帝一點東西;那便是對他的崇奉。衷心的感激促使這些人獻身去事奉耶和華。他們成了『實際工作的人』並且「在工作上獲得快樂。」因為他們聽見了上帝的道而決心遵守它,他們所享有的快樂希望是永無窮盡的。——雅各書1:25,根據NW。
5.獻了身事奉上帝沒多久的人在生活上會遭受什麼壓力?於是造成什麼表面上的改變?
5 不幸地,並非所有獻身給耶和華的人都能夠永久繼續快樂地生活,在自己的崗位上事奉耶和華。在起先,認識許多關於上帝的道和旨意的新真理以及將這些美好的知識傳授給他人為他們帶來很大的愉快。但過了些時候,在這些獻了身給上帝沒多久的人的生活上似乎開始有些奇怪的事發生。情形看來好像改變了。他們發覺一生事奉上帝,做他的見證人,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他們可能遭遇各種的艱辛,甚至激烈的迫害,以致奪去了他們所新發現的喜樂。甚至每日所做事奉耶和華上帝的工作也變成了一種負累。日復一日的傳道工作變得越來越辛苦吃力。在傳道的地區中所遇到的人對王國的信息都十分冷淡。同時傳道工作亦帶來許多難題。似乎有無數的細節需要注意,有極多的工作需要做。或者由於這個新見證人的新崇拜方式,在他家庭中引起了困難,造成他和家人之間關係的緊張不和,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甚至使家庭分裂。這人對耶和華的忠誠和他新近對耶和華所作的獻身誓願於是遭受到重大的壓力。
6.當一個新的耶和華見證人開始指責批評時,他便會怎樣?
6 或者,這位新的耶和華見證人是充滿熱心的。他打算大大盡一番力,使工作能夠突飛猛進。當他環顧四周時,或者他是在一個相當小的組裡,看來工作似乎沒有什麼進展。他於是作下結論,這顯然是因為組織措施不當的緣故。他看見組裡有些冷淡疏忽的人。傳道工作進展得很緩慢。他覺得一定要儘快採取補救方法才成,於是他便開始提出指責和批評了。不久,他發現自己並不像開始時那樣快樂了。他逐漸失去了事奉上帝的快樂。
7.和新世界社會共處的快樂為什麼有時會消失?是怎樣消失的?
7 也許這位新弟兄起先不覺得,他自己的態度正在經歷一種劇烈的改變。他發現自己對組織在工作上所作的各項安排總是不同意。他批評那些和他一起工作的人。他不再是充滿喜樂地事奉耶和華了,相反地,他提出諸多要求,對組織的措施肆意攻擊。他要各事都更為方便輕易。他憎恨因其他兄弟所犯的錯誤和疏忽而給他帶來的種種不便和累贅。他對他自己說,甚至故意說給別人聽:「只要他們肯照正當的方法去做,事情就會容易得多了!」同時,他起先所經驗的快樂都消失無餘了。至於這種情形究竟是怎樣以及為了什麼緣故而發生的,我們並不時時都能看得清楚,但有一點是很確定的,總之他是滿心不高興。他的喜樂全部消失了。他又恢復了舊世界的那種怨懟不滿的情形。他批評耶和華所作的安排變成了習慣。他對自己說:「耶和華和他的組織應該給我更好的待遇。」他懷疑組織的措施不當,於是要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他毫不熱心執行耶和華通過組織所表達的旨意,只是一味發怨言。他甚至停止了傳道的工作,變成鬱鬱不樂。他感覺苦悶沮喪,於是整天掛著一副愁眉苦臉。因此他很快便喪失了與耶和華和他的新世界社會相親相處的那種喜樂。
8.由於什麼基本的原因發怨言者為自己招致不樂?
8 誰會故意使自己不快樂呢?既然發怨言總是帶來不快樂,那末為什麼要發怨言呢?這種不快樂是發怨言者自己招來的;他容許自私進入他的心裡。他完全不明白上帝讓他受試煉的緣因。他對臨到他身上的種種累贅,艱辛和壓迫不再具有正確的看法。他忘記了彼得所寫的話:「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上帝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彼得前書4:12-14)這段經文指出了為什麼基督徒必須持有正確的態度去保持忠誠的基本原因。因此,我們若要保持忠誠,就一定會經歷一場奮鬥。——約伯記1:6-12。
9.(甲)鑑於什麼警告基督徒不應該為所受的負累和艱辛而嗟怨?(乙)基督徒獻身給耶和華之後應該期待什麼遭遇?
9 耶穌基督也曾警告過他的跟從者必須期待些什麼事發生:「我已將這些事告訴你們,使你們不致跌倒。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上帝。他們這樣行,是因為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我將這事告訴你們,是叫你們到了時候,可以想起我對你們說過了。」(約翰福音16:1-4)我們絕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蠻不講理,或忘記我們對耶和華保持忠誠的原因,以致對所受的負累和艱難發怨言,甚至走上忤逆的極端。反之,我們應該停下來用理智想一想這件事:當你獻身給耶和華,矢誓終生事奉他時,你難道期望舒適安逸地過一生嗎?想渡假期的人自然不會找工作做。報名投軍的人也不會期望休假。而基督徒是已經自願參加屬靈的戰爭了的。——哥林多後書10:3,4;以弗所書6:13。
10.雖然一個基督徒的生活可能很困難,為什麼他無需自嗟自怨?鑑於他所受的諸般困苦和艱難,他是否沒有快樂可言?
10 耶和華見證人無需因他們要和基督一同受苦而嗟怨嘆息。怨懟的人總是不快樂的。耶和華應許過,崇奉他的人一定會快樂;他並沒有說謊。即使我們必須擔當許多艱辛,克服許多困難,忍受許多迫害又怎樣呢?難道忍受艱辛就一定會喪失喜樂嗎?以往的經驗已證明到無可置疑的地步,答案是一個絕對的不!你最近有參加過耶和華見證人的大會嗎?這些大會是經常舉行的,地方性,國家性或國際性的都有。參加這樣的一個大會需要抵受許多不方便,而且時常要花很大的費用。有時要作長途而危險的旅行。赴會者時常需要住在設備簡陋的帳篷裡。當參加每日的聚會時,他們可能要搭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地下火車,行許多里路,然後在擠滿聽眾的運動場裡端坐許多小時。但誰會說參加耶和華的百姓所舉行的大會不是他一生中最歡樂難忘的經驗之一呢?
11.什麼是跟從基督的人應具有的正確態度?耶和華贊許這種行徑嗎?
11 基督徒的正確態度就是:勇敢而歡樂地忍受一切艱苦,甚至迫害,明白這種艱辛是不會奪去他的喜樂的。他把對耶和華保持忠誠的重要原因緊記在心中,絕不因為他所享有為上帝受苦的殊榮而軟弱,或嗟怨自己的不幸。我們切莫忘記,耶和華是贊許我們忍受迫逼的。他自己的兒子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特出的榜樣。聖經特別提醒我們,他為我們立下一個模範。在下面一段大家都熟悉的聖經裡,使徒彼得勸勉我們要緊緊跟從他的腳蹤。「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上帝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19-23。
12.當我們遵行耶和華的旨意時,什麼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喜樂?
12 基督徒不應該對臨到他們身上的試煉採取一種狹隘短視的看法。事實上,這種艱苦會帶來一些最大的喜樂。當試煉和困難臨到時,不論在現今抑或將來,我們對其保持一種正確的觀點是件極端重要的事。愉悅耶和華而使他高興的是我們所做的傳道工作。「我兒,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箴言27:11)唯有毫無怨言地服從上帝的旨意,並且忠貞不二地事奉他,我們才能夠保持自己的快樂。
13.當我們想到自己獻身的原因時,我們會覺得今日的困難厲害嗎?
13 我們若停下來想一想,就會發現我們今日所遭遇的困難和試煉其實並不怎樣厲害。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保持忠誠的必要和獻身給耶和華的原因時,我們更會這樣發現。有誰受人虐待到像保羅一樣的地步,「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呢?耶穌的這位熱心的使徒毫無怨言地忍受這一切的試煉,並且接著說:「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哥林多前書4:11-13。
14.雖然擔受很重的負累和遭受許多不幸,保羅結束他給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信時懷著什麼心情?
14 不錯,現代基督徒的生活並不時常都過得很容易。但在保羅的日子也一樣不容易。「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內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兄弟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哥林多後書11:23-28)保羅並沒有被所有這些重擔和不幸壓倒。當他結束他的信時,他懷著一種快樂的心情寫道:「還有末了的話,願弟兄們都喜樂,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上帝必常與你們同在。」——哥林多後書13:11。
15,16.(甲)若說發怨言者會失去快樂,甚至失去生命,是否言之過甚?(乙)關於發怨言的以色列人的鑑戒適用於什麼時候和什麼人身上?
15 發怨言這件事的嚴重性是耶和華見證人所不應該忽視的。嚴重之點就是:一個在耶和華組織裡的人發怨言就等於對上帝的旨意表示不悅和厭惱。所以實際上他的怨言是向耶和華而發的。我們有好幾個有力的聖經例證表明發怨言者會無可避免地喪失他們的快樂。他們時常連生命也一同失去。由此可見我們向耶和華或他的組織與組織的訓示發怨言是件多麼嚴重的事;它不但會招致悲哀和苦惱,甚至會在最後帶來死亡。你會有不同的意見,以為我們說得太過份嗎?抑或覺得我們故意將警告誇大嗎?若然則我們最好再看看另一節聖經。這段聖經所討論的是古時以色列人所經歷的事,而這些事卻預表發生在我今日的事件。你或者已經讀過這段聖經許多許多次。你有留意到它的上文是和驅除怨懟的精神有關的嗎?「你們也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發怨言的,就被滅命的所滅。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10,11)他們到底有什麼發怨言的理由呢?耶和華豈不是將他們從埃及的壓迫下拯救出來,慈愛地保護飼養他們,使他們衣食無缺麼?他們一點憂慮也沒有。但雖然受了上帝這許多恩惠,他們仍然像縱壞了的嬰兒一樣嗟怨不休。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關於以色列人的這個鑑戒正適用於今日的發怨言者身上。
16 你也許會以為,若能夠像當時行將進入應許之地的以色列人一樣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享有安全穩定的前途,則任何人都會滿足。但他們卻不!他們鄙視耶和華的許多恩賜。他們不斷地嗟怨嘆息,令到自己陷於一種極不愉快的心情。我們能夠很容易看出以色列人忘記了耶和華的恩惠是件多麼愚蠢的事,但我們有將這教訓應用在我們今日的環境上,以便了解發怨言這件事的嚴重性嗎?
17.為了保持快樂的緣故,為什麼現在對上帝的賜予和措施發怨言是愚蠢的事?
17 因此,為了保持快樂的緣故,我們不應該像以往那些藐視上帝的恩賜的以色列人一樣,向上帝提出無饜的要求。他們愚蠢地埋怨上帝所賜的糧食不夠好,不夠快。這使他們喪失了承受耶和華正在帶領他們去接收的產業的權利;他們結果老死在曠野裡。現在對上帝的處事方式發怨言的人亦同樣地不能夠承受新世界的種種幸福,雖然這新世界已這樣臨近;不但如此,他們同時會喪失現有的快樂。耶和華不會讓新世界裡充滿嗟怨嘆息的人,正如在以往那預言性的先例中,為了發怨言的緣故,整個世代的以色列人都喪失了進入應許之地的權利。——民數記13,14章。
18.當我們想到前途時,什麼行徑是愚蠢的?關於這點,我們回想誰的經驗?
18 新世界裡的種種幸福是令人振奮的,無可形容的。屆時地上無疑會變成,像聖經比喻性地描述古時的應許之地一樣,一塊「流奶與蜜之地」。(民數記13:27)懷有如此光明燦爛的前途,誰會考慮回到這舊世界去呢?讓我們再回想一下以色列人的經驗;當他們抵達應許之地的邊緣上時,因為所面臨的艱辛和困難,他們齊聲喊苦起來。「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曠野。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麼?』眾人彼此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罷!』」——民數記14:1-4。
19.為什麼在一切人之中耶和華見證人應該是最快樂而不發怨言?
19 嗟怨會使我們陷於可悲的境況,正如古時的以色列人一般。我們要記得,耶和華亦已經拯救了他今日的見證人脫離一個邪惡的世界的奴役。他們不再懷有舊世界的種種恐懼不安或分擔它的負累。同時讓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亦受著上帝的保護,在靈性上受他飼養,而我們的目標就是那榮耀的新世界。如果我們覺得有些東西要抱怨,我們應該先查考一下自己的動機,不要像古時叫囂怨啼的以色列人一樣將耶和華置之不顧。我們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耶和華對於如何引導我們和管理他的組織都是瞭如指掌的。那些依附他的組織,忠心地遵從組織的訓示的人必定會成為非常快樂和滿足的一群人。懷著這種態度,我們應該緊記上帝在以往為他的百姓所作過的許多奇妙的事。同時我們不要忘記他在今日向我們所施的種種恩惠,以及我們所具有的光明前途。腦裡充滿這些令人快樂的思想,我們決心忠貞地緊守我們的忠誠,同時,鑑於以往的一切,我們深信在所有的人中,耶和華見證人最沒有發怨言的理由。反之,他們會保持一種不發怨言和快樂的態度,像耶穌基督一樣將一個「快樂的上帝」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