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對彼此有所造就的事
1.雖然所有的人都想快樂,為什麼基督徒最有理由看見事物光明的一面?
既然耶和華是按自己的形象造人的,每個人都想快樂。基督徒比普通的人類有更多快樂的理由。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去看見事物光明的一面。唯有他們具有能夠帶來真正喜樂的好消息的來源。(馬太福音5:3;24:14)崇拜上帝和忠心地事奉他保證他們有現在和永遠的快樂。(約翰福音13:17;馬太福音7:24)對一大群對上帝抱善意的人說來,這樣行會使他們在地上獲致永生,享有無窮的幸福。「你張手,使有生氣的都隨願飽足。耶和華在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他一切所作的,都有慈愛。」——詩篇145:16,17。
2.我們對耶和華的慈愛可以作什麼反應?
2 為了耶和華所顯的慈愛,我們都能夠感覺非常欣幸。再者,我們能夠滿懷感激地遵守耶穌的話:「施予比接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譯自NW)耶和華正在招聚一群快樂的人,一群友善而熱切地想將自己的快樂和別人分享的人,去崇拜他。他們的言論是富於教育性的;他們將那能滿足一切的上帝的王國向別人推薦,並且教導別人認識這王國。
3.耶和華見證人應該懷著什麼態度去安慰一般在靈性上被強盜搶劫毆打的人?
3 懷持著這個希望和從事著這種工作,我們甚至在一個充滿了悲哀和苦難的世界裡也能保持快樂。這種工作能使一切渴望得慰解的人都得著安慰和喜樂。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人,耶穌在關於那樂於助人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裡所描述的便是這批人。和比喻中不幸的旅客一樣,他們在靈性上有如被賊洗劫一空,且被打得遍體鱗傷。基督徒對這世上的人必須抱著一種同情的態度,雖然這些人深受著偽宗教,貧窮和其他個人的困難所困擾。基督徒絕不應該把向這些人傳道的責任看作一種負累,好像整個世界的重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似的。這些人並不是「一大堆乞丐」,你只用扳起面孔偶然施捨一下就夠了。耶和華見證人毫無怨言地證明他們是好鄰人,對一切人都以慈善為懷,用一項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去醫治世人靈性上的創傷。——路加福音10:33-37。
4.(甲)耶穌實現了什麼古預言?(乙)人若大量而樂意地施予,便會得著什麼賞賜?
4 在贊美耶和華的時候,我們應該效法他的愛子的態度。他很完滿地實現了以下的古預言:「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以賽亞書61:1-3)和他一樣,我們也能夠從全心盡力地贊美耶和華博得豐盛的賞賜。「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色,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6,7。
5.耶穌傳道時懷著什麼態度?他避免什麼?
5 我們是能夠效法基督耶穌的態度的,這樣做會對我們有極大的益處。從自私的觀點看來,他豈沒有大量訴苦的理由嗎?他作了很大的犧牲。他被單獨派到地上來,一個人去開始一件龐大而普世性的見證工作。他經歷過我們所可能受的一切艱辛,反對和逼迫,而且在程度上更厲害得多。他的傳道對象大部份是冷淡和貧苦的大眾;他們同時受著偽宗教的縛束。但他從沒有訴苦或嗟怨任務的艱難。他以他天父所贊許的一種甘心樂意,毫無怨言的方式工作著,向人發出邀請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他的信息是舒慰人心的。他的確將那「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適當地反映出來。——哥林多後書1:3。
6,7.若要做好鄰人,基督徒應如何對待他們的弟兄?
6 這是一種多麼值得稱讚而供一切人仿效的態度!這種態度無疑會贏得上帝的嘉獎。詩篇41:1,2(譯自AT)說:「顧念弱者的人是何等快樂;在困難的日子主必拯救他。主保護他而使他存活;他在地上被稱為快樂者。」真正的快樂來自多方愛護幫助我們的鄰人而不是嗟怨他們的不幸和弱點,反之,我們應該用能夠予人安慰和健康的真理使他們堅強起來。
7 基督耶穌給我們的第二條最大的誡命表明基督徒絕不應對鄰人懷著一種吹毛求疵,嗟怨不休的態度;他說:「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12:31)我們若對自己忠實,就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但當我們做了錯事時,我們會譏誚嘲笑自己嗎?因為我們愛自己,我們會忠實地糾正自己,使自己走回正路上。這樣做能夠給我們內心的安寧和快樂。當我們和我們親近的鄰人,我們的兄弟,共同事奉上帝時,我們也應該遵守同一的律則。我們若多方設法去愛護幫助他們,我們就會得著真正的快樂。
8.組織裡僕人所犯的錯誤應由誰提出責備?由誰糾正?
8 當你認為組織裡的僕人犯了錯誤時,你會不高興而向別人發怨言嗎?即使在這種情形下,你亦沒有理由提出公開的批評指責。「不可毀謗上帝,也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出埃及記22:28)彼得曾三次不認基督。(馬太福音26:69-74)另有一次他「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加拉太書2:11-14)可是,耶和華通過他的組織去糾正他。糾正的方式絕不是發怨言和說是非,乃是由耶和華按他所定的時間和方式通過他的組織去執行這件工作。——彼得前書1:17。
9.為了保持快樂和使組織欣欣向榮,我們應該追求什麼途徑?
9 我們最好都緊記著這條原則:保持快樂的方法就是扶助造就與我們具有共同信仰的弟兄。「因此,我們要追求增進和平和對彼此有所造就的事。不要拆毀上帝的工程。」(羅馬書14:19,20,譯自NW)追求這條途徑會有遠較好的結果。我們都想和弟兄們和睦快樂相處,想看見我們的組織欣欣向榮。「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一切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1-3,31,32。
10.為了造就弟兄和獲致快樂,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弟兄的愛?
10 「愛心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8:1)我們若要造就我們的弟兄和為自己帶來快樂,這就是我們待人接物的要訣。在許多細微的方面我們都有彼此勉勵的機會。我們必須避免世俗那種粗暴苛刻,凡事挑剔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些恩賜是能夠加以培養以增進我們的工作效能的。(彼得前書4:10;羅馬書12:6)我們可以運用這些恩賜去表明我們對弟兄的愛。「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哥林多前書14:12)或者我們能夠幫助我們的弟兄預備聖經功課,使他們能夠在每週的《守望台》雜誌研究班和其他的聚會中作評論。我們並有機會協助年輕的弟兄或在語言上有困難的弟兄預備他們在神治傳道訓練班裡的學生演講。所有的傳道員都需要在到人家裡傳道時作三至八分鐘的演講。我們若在這方面幫助我們的弟兄,無疑會使他們快樂,這豈不是對我們的弟兄表現愛的一種方法嗎?
11.為什麼我們應該表現友愛而撇開歧見?
11 我們對弟兄們表現基督徒的友愛而撇開彼此間的歧見和爭論,是一種很切合實際的做法。聖經給我們許多鼓勵去這樣做。「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彼得前書4:7-9。
12.(甲)我們應該學習上帝給我們的什麼教訓?(乙)在組織裡糾正錯誤和解決困難的正當方法是什麼?
12 慈愛的造物主知道人需要什麼才能夠獲致和保持快樂。他很樂意教導我們如何用使他快樂的方法去獲致快樂,那便是:向我們的同類表達愛心。我們必須努力學習這教訓,緊記在心。「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上帝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你們向……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作工,正如我們從前所吩咐你們的。」(帖撒羅尼迦前書4:9-11)如果我們以身作則地教導我們的弟兄,友愛地造就他們而非窺探破壞他們,經常地和他們工作,予他們以援助,獎勵他們在贊美耶和華的工作上所作的進步,他們一定會衷心歡迎我們和他們一起工作。如果組織發生了某種困難或難題,我們不應該立刻指控我們的弟兄,譴責他們而使他們受大眾非難。我們不應採取一種冷酷無情的態度,認為既然做了錯事,就一定要找人承罪。我們並無需以惡言相責,反之,可以仁愛地以自己所立的正確榜樣去糾正弟兄的過錯,表現出耶和華向一切人所表現的那種仁慈的精神。
13.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中瀰漫著一種什麼精神?為什麼負有監督責任的弟兄必須樹立良好的榜樣?
13 我們若觀察一下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在世界各地的組織,便會發現它們以大部份而論瀰漫著一種極良好的精神。特別是在弟兄彼此相親相愛,不發怨言和譏誚嘲笑的地方,耶和華賜給他們許多恩典和幸福。當善意的人來到這些基督徒的組織中時,他們很快便學到了不發怨言的態度。「最後,我的弟兄們,要繼續在主裡喜樂……我們之中凡是成熟的,都要懷著這種態度,你們若在任何一方面傾向別的態度,上帝也會將以上的態度啟示你們。弟兄們,要一致地效法我,並且留心察看那些按我們榜樣,行的人。」(腓立比書3:1,15,17,譯自NW)既然弟兄們會跟從正確的榜樣,因此那些成熟和負有監督責任的弟兄必須樹立良好的榜樣,毫無怨言地造就他們的兄弟。
14.為什麼耶和華不會容許任何人將發怨言的惡習帶進他的組織裡?
14 正如在耶穌的日子,今日我們也有種種責任和難題,困難和艱辛,是一切從事基督的工作的人所共同遭遇的。或者有些事會引起我們發怨言;可是我們必須盡力抗拒這種誘惑,因為我們若不如此,則最終必會失去我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事奉上帝的喜樂。耶和華要我們和這世界截然不同;他正將他的百姓從舊世界中分開來。他使他們形成一個新世界社會,教導他們過一種新生活。當他將我們和這舊世界分離時,他同時幫助我們擺脫它那種怨懟挑剔的精神。他的組織是由一群忙碌快樂的人組成的,大家都努力按照新世界的生活標準而生活。他不會容許任何人將屬舊世界的發怨言惡習帶進他的組織裡。如果一個人發怨言,很快就會使其他人也受到傳染。你有沒有留意到,發怨言的人通常是沒有做傳道工作的,即使有也很少?
15.聖經給我們其他的什麼訓示?我們遵從這訓示會獲得什麼滿足?
15 我們應該樂意而毫無怨言地負起耶和華放在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應該全心信靠他,知足地按他的旨意去生活和事奉他。「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且與我們一同喜樂。」(腓立比書2:14-18)這樣我們便會得著完全的滿足,知道自己正在遵行著耶和華的旨意。
16.有挑剔和發怨言者的單位缺乏些什麼東西?這還造成其他的什麼危險?
16 你所屬的單位是否由一群充滿耶和華的喜樂的弟兄們組成的呢?有時在民主國家裡的弟兄未能夠做到這點。當我們訪問他們的單位時,會發現其中喜樂的精神看來十分欠缺。雖然他們的環境優良,具有物質上的種種便利和傳道的自由,他們似乎少了一點東西。很顯然組織裡有了喜歡挑剔和說是非的人;那些擾亂秩序的害群之馬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一定會發現弟兄們事奉耶和華的喜樂大大地打了折扣。以大部份而論,傳道員的進步非常緩慢,組織也停止了擴展。這種怨懟不滿會引起耶和華的不悅。它會奪去大家的喜樂,因為它會使每日讚頌耶和華的人失去生活的樂趣;我們若任由它發展下去,它甚至會奪去我們的生命。
17.在迫害大的地方,例如極權國家中,弟兄們的情形如何?
17 你有沒有時常注意到,在迫害猛烈的地方,一種真正友愛,和睦和快樂的精神反而更加興旺?這些地方的弟兄們在聚會和傳道工作上受到極大的阻難,但他們克服了困難而感覺非常快樂。他們衷誠感激上帝將他們從奴役和一個邪惡的舊世界中拯救出來。雖然他們受人迫害,耶和華卻庇護他們,使他們在靈性上得以飽足。因此這些弟兄並不覺得自己可憐。因為緊守對上帝的忠誠,他們可能遭受長期的監禁,但他們並不覺得這是應該感覺失望或發怨言的理由。相反地,他們更加認識他們所獲得的幸福和恩典,認為都是他們所不配承受的,並且保持著無可動搖的信心。他們並不是時常急於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困境,或向別人訴苦和發怨言。這些弟兄絕不因這些艱難而喪氣。雖然有許多難題和受到很大的反對,工作非但沒有停止,甚至進展絲毫沒有受阻。王國的好消息仍在宣揚中。甚至在極權的國家中,善意的人也有機會聽見這消息而正在紛紛歸入耶和華的新世界社會中。
18.在逆境中的耶和華見證人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教訓?這對他人有什麼益處?
18 耶和華將他的靈豐盛地傾澆在這些任勞任怨的見證人身上;他們因此得以興盛繁榮,獲得極佳的成績。對於在享有較大自由的地區中的某些人,這該是個多麼好的教訓在比較不幸的環境下我們的弟兄所表現的那種團結友愛的精神。他們懷有真正的願望,不僅是自己從事奉耶和華獲得喜樂,同時要實際將他們的快樂傳給別人。他們在傳道工作上效法耶穌基督,宣揚著一項帶來真正慰解的信息。他們的經歷和忠貞給一切聞及他們的人帶來很大的喜樂。——帖撒羅尼迦前書3:4-10。
19.若要驅除怨懟的精神和保持謙虛的態度,我們必須記得什麼?
19 今日耶和華的僕人其實沒有任何悲傷嗟怨的理由。他所施的許多恩惠,他對他們的關懷和不斷的照顧應該足夠使他們快樂了。這些恩典應該足夠幫助他們驅除怨懟的精神,保持謙虛的態度,全心盡力地支持耶和華的組織。「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6,7)反過來,我們應該同樣地體念他,不要變成自大或自私,以致把上帝的恩典當作等閒,或感覺耶和華和他的組織虧欠了我們。不要懷著狂妄的思想,以為除非各事按你認為是最好的方法進行,否則你就不願留在新世界社會裡。耶和華不欠任何人任何東西。「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以弗所書2:8)我們每個人都得著一些很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帶領我們得永生的真理和我們每日事奉讚美上帝的權利。我們所得的一切和我們所希望獲得的一切都是耶和華賜的。我們不要做忘恩負義之徒,藐視他的恩賜,好像他的恩典不能滿足我們的期望或我們自己會幹得更好似的。尤其要緊的是,千萬要避免發怨言,因為我們若發怨言,便會停止傳道,於是我們的喜樂亦隨之而逝了。
20.基督徒需要怎樣就能保持他們的快樂?
20 對這些事作過正確的思考後,我們所得的結論是:保持快樂的方法就是避免發怨言,教導我們的弟兄而造就組織。我們若要克服所有的困難,只需接受耶和華的訓示,以喜樂的態度將其付諸實行,並且驅除對工作發怨言的態度就行了。凡是使我們成功和滿足所需的訓示,耶和華都會賜給我們。為了我們永久的福利,我們必須甘心樂意地服從上帝,繼續不斷地尊重和奉行他的訓示。
21.從正確的觀點看來,我們這些獻了身給耶和華的人是怎樣幸運?
21 從正確的觀點看來,崇拜事奉耶和華即使會帶來許多試煉,重擔和逼迫,仍然是一種最愉快的經驗。我們若環顧一下我們今日的世界,我們這些獻了身給耶和華的人就會憑比較知道自己是多麼幸運。無疑我們絕沒有嗟怨命運的理由。「因此那些按上帝的旨意受苦的人在為善之際應繼續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那忠實的造物主。」(彼得前書4:19,譯自NW)當耶和華向一切藐視權威,毀謗耶和華和他為新世界所作的種種措施的人施行毀滅的懲罰時,他會拯救所有快樂地贊美他的人,使他們活著進入他那公義的新世界中。——猶太書8,9,14-16。
22.雖然耶和華的組織受人逼迫,我們為什麼仍然保持歡樂和勇氣?
22 今日「魔鬼的世界」裡充滿了憂患哀傷,陷於極悲慘的狀態中,但耶和華見證人並沒有憂愁的理由。耶和華的組織雖然遭受反對王國福音者的全力逼迫,仍然獲得可驚的繁榮和擴展。我們決心要站穩立場,繼續傳道,從耶和華給我們的應許鼓起勇氣來。「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各書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