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從好的榜樣
這舊世界裏的許多人拚命追求物質的財富以求「跟得上別人」。但屬於新世界的人却寧願跟從以賽亞,耶利米,彼得和保羅等。後者對屬靈的財富比對屬世的財富更感興趣:「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虫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意即財利]。」——馬太福音6:19-21,24。
我們若積聚物質的財富到超過自己實際所需的地步,決心以錢財炫耀自己,那便對於我們靈性上的健康有所損害了;這樣行就是將以下的聖經警告置若罔聞:「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7-10。
財富能夠助長貪心;你得的愈多,想的也愈多,結果不是你佔有了財富而是財富佔有了你;因此以下的經文說得不錯:「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他的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你若放任崇尚物質的思想在你心裏發展,它便會扼殺你的靈性:「因為肉體起貪慾的心,跟靈對抗,靈也跟肉體對抗;這兩個相敵對,以致你們所願意的,你們作不出來。」因此基督徒不應該墮入虛榮的網羅裏,懷着妒忌之心和別人競爭,堅要「跟上別人」:「別好虛榮,彼此激怒,互相嫉妒。」——傳道書5:10;4:8;加拉太書5:17,26,《新約新譯修稿》。
我們若積聚財富到超過合理的需要的限度,則這種財富不但沒有恒久的價值,而且表明我們是崇尚物質的入,從而定了我們的罪:「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虫子咬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喫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儹錢財。」人也許能夠藉着錢財作一時的炫耀,但這種炫耀是不會長久的,只像投進水裡的一塊石子所激起的水花,瞬息便踪消影滅。「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滅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因為世界上底事物,肉體底私慾,眼目底私慾和人生的驕矜,都不是出於父,而是出於世界的。而且世界和世界底私慾正在過去;惟獨實行上帝旨意的,永遠長存。」——雅各書5:2,3;1:11;約翰一書2:16,17,《新約新譯修稿》。
先知摩西捨棄物質的財富而專心追求靈性的健康能夠為他帶來的賞賜:「摩西因着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那比摩西更大的先知,基督耶穌,亦一樣。魔鬼撒旦曾將統治地上萬國的權柄獻給他,但耶穌斷然拒絕接受所有這一切屬物質的榮華富貴,反之,他堅貞地持守對耶和華的忠誠。後來因為他賜食糧給猶太的民眾,當時那些只顧物質的猶太人要擁立他為王。但他再次拒絕接受作王的機會,因為這是與上帝的安排不符的。他勸告當時的猶太人不要只顧追求能消滅的食糧,反之,應該接受他,因為他是那來自天上的真正食糧,是能夠為人帶來永生的。但猶太人拒絕接受這種靈糧。——希伯來書11:14-26;馬太福音4:8-10;約翰福音6:15,26-36。
耶和華見證人該怎樣呢?彼得曾說:「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脚蹤行。」保羅則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你們)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而雅各也說:「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不錯,我們應當以耶和華的這些忠心的先知和見證人為榜樣,倣效他們,留意他們,努力跟從他們而不是跟從這行將毀滅的舊世界裏一般祟尚物質的世人。既然你不想和世人同歸於盡,你為什麼要跟上他們呢?反之,我們應當跟從好的榜樣,因為我們想到他們所到的地方,想和他們一同進入公義的新世界裏。——彼得前書2:21;哥林多前書11:1;腓立比書3:17;雅各書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