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信心和愛心的工作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為什麼以愛為最大呢?「愛能促成信心,」聖經說。愛的這種力量在今日特別重要,因為我們正生活在提摩太後書所說的「危險的日子」中。我們正生活在保羅所說的「後來的時候,」當其時「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因為說謊之人的[偽善]。」——提摩太後書3:1;提摩太前書4:1,2。
由此看來,除非一個人的信心具有穩固的基礎而堅定不移,否則他便可能被「引誘人的魔鬼道理」捲入疑惑的漩渦裡。這件事實很清楚地表明吸收正確的聖經知識的重要性,因為聖經的真理乃是信心的基礎。對誠懇的基督徒說來,這同時表明他們必須成為教人真理的導師,能夠教導別人行走生命的道路。保羅對年青的提摩太所說的話在今日特別適用:「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
時常我們會見到一些人在和我們研讀聖經好幾個月之後似乎並沒有什麼進步。於是我們會說,「他知道這是真理,但他不肯採取確定的立場。他已經讀完了《以上帝為真實》,並且看來喜歡其中的道理,對於在新世界裡得永生的希望他也知道得相當清楚。但他的進步只是到此便停止了。他仍然像嬰孩一樣需要人餵奶給他吃。」對這樣的人耶和華見證人負有什麼責任呢?
另外有些人經常參加小組所舉行的聚會,卻從來不發言或和別人討論聖經的真理。但他們喜歡和耶和華見證人聯絡,並且用些少時間做傳道工作。他們的地位如何呢?
使徒保羅向這些人提出一個嚴厲的警告。一個人若在認識了聖經的基本真理之後停頓不前或向後退縮,他實在是處於一個很危險的地位。這是一件不可以等閒視之的事。成熟的基督徒若試圖幫助這人認識他的地位的嚴重性,並且幫助他走向成熟的地步,這便可說是他的愛心的一項表現。他若不這樣行,則可能使他自己和那需要幫助的人都在哈米吉多頓喪失生命;前者是由於沒有盡「守望者」的職責,後者則因為沒有「尋求耶和華。」(以西結書33:7;西番雅書1:6)使徒保羅曾提出警告說,對真理獲得相當了解,「嚐過上帝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便可說是「近於咒詛。」像一塊毫無出產的田地一樣,他們的「結局就是焚燒。」(希伯來書6:4-8)今日有許多人也許尚未達到該受上帝咒詛的地步,但他們卻處於危險的地位。他們急需別人加以援手,而有能力這樣做的人有義務竭盡全力將他們「從火裡搶救出來。」也許他們因為受牧師或家人恥笑而不敢採取積極的行動。也許他們被「引誘人的鬼魔道理」所欺騙。他們可能落在「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的「有害的私慾裡」,由於追求物質的財富而「被引誘離了真道。」(提摩太前書6:9,10)成熟的基督徒應該對這些人怎樣呢?猶大告訴我們應該怎樣:
「『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的人。親愛的兄弟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至永生。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救]出來。」——猶大書18-23。
我們自己可能具有以正確的的聖經知識為根據的堅定信心,但這是否便夠了呢?聖經很清楚表明信心是得救的必要條件,但是不是唯一的條件呢?「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希伯來書11:6)但信心單憑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信心若沒有工作的表現便沒有價值,而工作則必須是正當的才有價值。「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7)保羅也警告說:「[我若]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哥林多前書13:2)從這些經文看來,顯然信心只是一個基礎。我們還需要將其他一些東西建造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必需在其上建造一個堅固的「建築物」,而這「建築物」必須以愛為頂峰。換句話說,正如我們剛才引證的猶大的話指出,我們必須藉著禱告之助造就我們的信心,以求能夠留在上帝的愛裡。我們若遵從那「至尊的律法」,那便是說,「要愛人如己」,便可以達到這個目標。(雅各書2:8)我們可以藉著憐憫懷有疑惑的人,將他們「從火中搶救出來」而表現我們的愛。
為了留在上帝的愛裡,我們必須「行道」而不單是「聽道」。(雅各書1:22)只聽而不行的人好像一個將房子造在沙上的人一樣,當風暴來到的時候他的房子便會倒塌成碎片。(馬太福音7:26,27)我們從聖經獲得充分的警告知道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和最可怖的一場風暴不久便會在哈米及多頓來到將現今這個舊世界制度徹底摧毀。在上帝的判決行將執行的今日,撒但手下的鬼魔正竭盡全力感示沒有信心的人發出種種欺騙人的謬論以求使一般「心存疑惑」的未成熟之輩離開上帝的真理。
我們可能散佈很多真理的種子,但除非我們澆灌和培養這些種子,否則上帝便不會使它們生長,正如實際的種子若得不著充足的水份和陽光便不會生長一般。但今日耶和華已經興起了一群人從事這件播種和澆灌的工作,他並且答應要使這些真理的種子長大成熟而為他帶來讚美。「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哥林多前書3:9)「我們與上帝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哥林多後書6:1)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聖經教師。除非一個人能夠教導別人,否則他便不能夠算是成熟。他好像一個需要人餵奶的嬰孩一般。成熟的基督徒必須能夠在「有人問他們心中盼望的緣由時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5)耶和華今日在地上的百姓是一個教人的團體。耶和華在他的組織裡設「有傳福音的,有[牧人]和教師,為要[訓練]聖徒各盡其職……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而這些成熟的基督徒都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其他的人,使他們能夠「和眾聖徒一同明白」上帝的旨意「是何等長闊高深。」(以弗所書4:11-15;3:18)他們所教的不是這俗世的智慧而是耶和華傳授給耶穌基督的那種來自天上的智慧。耶和華是一個偉大的導師。耶穌從他的天父耶和華獲得全部訓示教他說什麼話和做什麼事。(約翰福音5:19,20;7:16;8:28,38)耶穌於是也教導他的門徒說什麼話和做什麼事。這些門徒將關於耶和華的旨意的正確知識傳給了我們,所以我們耶和華見證人也有義務將這種知識傳給別人。我們「若將這些事提醒弟兄們」,我們「便是基督耶穌的好執事,在真道的話語……和善道上得了教育。」——提摩太前書4:6。
保羅極力勸勉我們要進至成熟的地步,他並且特別指出我們「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希伯來書6:1)保羅所說的「懊悔死行」當然主要是對在他當日皈依基督的猶太人說的,因為他們知道企圖證明自己為公義的工作或行為是絕不能為他們贏得永生的。這種工作或行為是「死的」,因為它們不能為任何人帶來拯救,而且已經被表現信心的工作所替代了。但耶穌和使徒需要教導當時的基督徒認識並不是任何一種工作都能夠為他們帶來永生。他們必須從事一種「正當的工作」才成。(馬太福音5:16,根據NW)有些早期的基督徒不明白什麼才算是正當的工作,因此問耶穌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作上帝的工呢?」耶穌回答他們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作上帝的工。」(約翰福音6:28,29)有些人會根據這節聖經爭辯說我們只需相信主耶穌基督便可以獲得永生了,好像有沒有工作表現並不要緊似的。但雅各再上帝感示之下告訴我們說:「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單因著信。」(雅各書2:24)另外有些人則聲稱他們所辦的醫院,孤兒院和社會服務事業等乃是表現信心和愛心的工作,但耶穌曾很清楚地預言說:「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偉大的工作]麼?』」但他並不承認他們是他的門徒,反而將他們稱為「作惡的人」趕走。——馬太福音7:22,23。
耶穌為我們立下一個榜樣表明什麼才是正當的工作。當他將十二個使徒和七十個門徒派往各地傳道時,他告訴他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和做些什麼事。他說:「[你們要]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但有些人也許會說,「不錯,他並且吩咐他們替人醫病,但耶和華見證人卻沒有這樣行。」誠然耶和華見證人並沒有替人醫病,至少沒有替人醫治肉體上的疾病,但一般所謂憑信心醫病的神醫也沒有行耶穌吩咐他的門徒去行的其他幾件事,那便是,「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馬太福音10:1,7,8)為什麼呢?因為使耶穌早期的門徒能夠以奇蹟醫病的神奇的聖靈恩賜只是暫時性的而已;保羅曾很清楚地說過,當基督的教會成熟之後這些神奇的恩賜便會過去了。他強調說信心,希望和愛心這三種基本的恩賜才是永遠不會消逝的。(哥林多前書13:8,13)今日將「這王國的好消息傳遍天下對萬民作一個見證」乃是所有獻了身給上帝的基督徒所必須從事的一件表現信心和愛心的工作。——馬太福音24:14。
現在請注意這項重要的真理:所有表現信心的工作必須是以愛為出發點的。首先是對賜人生命的主宰耶和華上帝的愛,其次是對鄰人的愛。這乃是「至尊的律法」,我們必須遵守這條律法才能夠獲得耶和華的賜福。(雅各書2:8)一個人若熱心和誠懇地宣傳錯誤的道理,他的熱心和誠懇並不能使他所傳的道理成為正確。「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他們的話如同毒瘡,越爛越大。」對上帝和鄰人的愛會促使我們留意使自己所教的道理保持正確。——提摩太後書2:15-17。
我們必須「堅定我們的信仰」以防「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傳統]……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2:7,8)每個基督徒都應該「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上帝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上帝。」這是非常重要的。——歌羅西書1:9-12。
身為耶和華的奴僕,每個基督徒都需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存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上帝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摩太後書2:24-26。
所以你應該留意自己所做的表現信心和愛心的工作。留意使你所做的工作成為像金銀寶石等不會朽壞的物質一樣而不是像木頭稻草等會被火燒毀的物質一樣。你所做的工作若是像後者,你便應該將其除去;你可以讓耶和華如烈火一般的審判將它們燒掉,即使這使你蒙受些少損失亦不要顧惜,然後學習從事具有恆久價值的正當工作以求使自己得救。(哥林多前書3:10-15)耶和華知道人的內心情況。他知道我們的行動背後的動機。避開「世俗的虛談」而使自己適於為造物主宰行各樣善事的人有福了。(提摩太後書2:20-22)「愛心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