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儆醒的人快樂了
「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而保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啟示錄16:15。
1.在誰監督下的工作規定將免職的人衣服沒收和消滅?
今日當一個人因為在工作時間未能保持儆醒以致被免職時,並非每一種工作都規定將免職的人的衣服沒收。但啟示錄16:15提及當一個人因為在工作崗位上睡著了以致被解除職務時,他的衣服亦同時被沒收和消滅,那末它所指的是特別那一種工作呢?這乃是在天上的君王監督和管理下的工作,因為這位天上的君王發出警告說:「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而保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說這話的乃是耶穌基督。
2.關於一般自謂的基督徒,耶穌對什麼感覺深切的關懷?他怎樣獲得這些問題的真確答案?
2 今日耶穌基督所深切關懷的乃是一般自謂跟從他的人行事為人的方式。他們是忠心地效法他呢,抑或不忠而偽善地在世人面前聲稱代表他?他們是充滿愛心地事奉他呢,抑或事奉一個和他敵對的世界?他們是在從事著他命令他們自1914年開始進行的工作呢,抑或由於追求這個世界所提供的逸樂,和平與繁榮以致對他們身為基督徒所負的義務像睡了一般矇然不覺?這些問題的真確答案便是耶穌基督所急欲知道的,而他用來找出這些答案的方法便是在一個未經透露的時間,當一般自謂跟從他的信徒正在做著他們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時,突然來到視察他們。
3.當他來臨時,儆醒的基督徒會怎樣?沉睡的會怎樣?他來到什麼地方?
3 當他像賊一樣突然來到時,儆醒的基督徒會保留他們的衣服。沉睡的人則會失去他們的衣服。主耶穌基督會除掉他們的衣服,使他們赤身而行以致讓人看見他們的羞恥。可是,他到底來到什麼地方呢?梵蒂岡或羅馬天主教會嗎?聖公會或其他的基督新教教會或新教各派的聯會嗎?絕不是!他乃是來到上帝屬靈的聖殿裡。那便是說,上帝真正屬靈的聖殿和那些虛偽地自稱為上帝屬靈的聖殿的組織。
4.他以上帝主要的監督身分來到視察的聖殿是什麼?
4 我們應該對聖殿了解清楚。使徒保羅曾對一般真正跟從效法耶穌的基督徒說:「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麼?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毀壞那人,因為上帝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哥林多前書3:16,17)猶太人為耶和華上帝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上所築的聖殿在公元70年被羅馬的大軍所毀。自那時起耶和華唯一的聖殿便是藉他的靈或聖潔的動力居住在其中的屬靈的聖殿。屬靈的聖殿是由許多「活石」構成的,耶穌基督自己乃是根基的房角石,他所揀選的144,000個門徒則是建造在他之上的「活石」。(以弗所書2:21,22;彼得前書2:5-7)這便是他以上帝主要的監督身分來到視察的聖殿。
5.什麼行徑等於玷污上帝的聖殿階級?玷污聖殿的人證明自己是什麼?
5 使徒保羅又對同一批真正的基督徒寫道:「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或撒但]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上帝的殿,就如上帝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玷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哥林多後書6:14-17;以賽亞書52:11;以西結書20:41)顯然地,若有一批基督徒不相配地和不信的人締結聯盟,並且將屬於這個黑暗世界的哲學理論和光明的基督教道理混雜起來,甚至從魔鬼創始的偽宗教借來各種偶像放在敬拜上帝的教會裡,他們便可說是玷污了上帝的聖殿階級。這些虛偽的基督徒等於建立一間假聖殿。他們絕不可能是上帝真正的聖殿,反之他們只是偽裝上帝的聖殿而已。他們其實是屬於這舊世界的偽善的一部分。
6.在耶穌基督來到屬靈的聖殿施行毀滅之前,為什麼他必須先作一次視察?
6 當耶穌基督像賊一樣來到毀滅這個邪惡不潔,強暴不仁的舊事物制度時,他必須先作一次視察,看看有些什麼東西是應該毀滅的。他必須視察那自稱信奉基督教的宗教領域。他必須將偽善的基督徒和真正的基督徒分開。這便是他必須來到上帝屬靈的聖殿的原因。
7.耶穌之提及什麼表明他必定是來到什麼地方?在耶穌的日子什麼地方採用這樣的措施?
7 耶穌之提及他的門徒應該保持儆醒以免衣服被沒收而赤身被人見到自己的羞恥表明他必定是來到上帝屬靈的聖殿裡。他的這句話可能是根據他在地上的日子耶路撒冷城中耶和華的聖殿裡實行的一種措施而說的。在這間聖殿裡亞倫[摩西的長兄]的家族擔任祭司之職,屬於利未支派的人則作祭司的助手。關於他們當時的規制,猶太的《密殊拿經》(Mishnah,按Herbert Danby之譯本)說:
8,9.按猶太人的《密殊拿經》,誰在聖殿裡負有守衛的職責?守衛者若在工作崗位上睡著了便會遭受什麼處罰?
8 「祭司在聖殿裡三個地方設有守衛:在亞丁拿室(Chamber of Abtinas),火焰室(Chamber of the Flame)和火爐室(Chamber of the Hearth);利未人則分駐在廿一個地方:聖殿山的五度大門,牆內的四角,聖殿內院的五度大門和牆外的四角,祭物室(Chamber of Offerings),帷幕室(Chamber of the Curtain)和施恩座的後面[那便是說,至聖所後部或西面的牆外]。
9 「聖殿山的官員經常帶火把到各個崗位巡視,若有任何守衛不站起來對他說:『聖殿山的官員阿,願平安歸於你!』而顯然這個守衛是睡著了,他便會用他的杖打他,並且有權將他的衣服燒掉。他們於是會說:『聖殿內院裡的嘈聲是什麼?』『嘈聲乃是因為有一個利未人在守衛時睡著了,他們正在責打他和燒他的衣服。』拉比以利亞撒·便·雅各(Eliezer ben Jacob)曾說:『有一次他們發現我的舅父睡著了,便將他的衣服燒掉。』」——《密殊拿經》《米度》卷(Middoth,「量度」)第一節第一,二段。
10,11.(甲)為什麼每個守望的人都必須在崗位上保持儆醒?(乙)為什麼輪值的人需要保持儆醒等待主持抽籤的官員來到?
10 既然聖殿山的監督或官員通常在晚間的各更巡視聖殿裡的廿四個守望崗位,每個值班的守衛都必須在崗位上保持儆醒以免被監督責罰。他們並且需要為聖殿裡主持抽籤以決定輪值班次的官員開門。關於這點猶太人的經典告訴我們:「清理祭壇灰燼的人很早便起床在官員未來到之前用水洗浸自己。他在什麼時候來到呢?沒有一定的時候。有時在雞啼的時候。有時早些有時晚些。官員來到便敲他們的門,於是他們將門向他打開。他說:『浸洗了的人請上前來抽籤。』於是他們便抽籤。a
11 「他用鑰匙打開邊門由火爐室進入聖殿的內院。祭司手拿點著的火把跟他進去,然後分為兩隊。」——《密殊拿經》《譚蔑》卷(Tamid,「每日的全祭」)第二,三段。
12.(甲)耶穌鼓勵人保持儆醒的訓示是特別對什麼由聖殿的祭司和利未人所預表的人發出的?(乙)自1931年以來,誰最好也留意這項訓示?為什麼?
12 在耶路撒冷耶和華的殿裡服務的祭司和利未人預表忠心跟從耶和華的大祭司耶穌基督的144,000個門徒。在上帝的「靈宮」或聖殿裡,這144,000人同時是「活石」和「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上帝所悅納的靈祭。」(彼得前書2:5)在「基督紀元」之中,揀選「靈宮」的這些「活石」的工作一直在進行著。在十九世紀之後的今日,這群人只剩下一小部分存留在地上了,而他們的數目正在逐年減少中。耶穌鼓勵門徒保持儆醒以保守他們的衣服的話特別是對這班人說的。可是自從1931年以來有一「大群」出自萬國萬民的人和「聖潔的祭司」剩餘在地上的分子結合起來一同敬拜耶和華。啟示錄7:9-15預見到這一「大群」像綿羊一般純良而敬拜上帝的人,站在上帝的寶座之前將救恩歸於上帝和他的羔羊耶穌基督,並且在聖殿裡晝夜事奉上帝。既然這節經文提及他們夜間在聖殿裡服務,他們最好也留意耶穌對「聖潔的祭司」剩餘在地上的分子所發出的保持儆醒的訓示。他們當然不想和在工作崗位上睡著以致衣服被沒收的人一樣。
衣服
13.(甲)在耶和華的聖殿裡律法禁止祭司們怎樣?(乙)那末餘民所應該保留的衣服是什麼?
13 當古代的異教祭司獻祭給他們所拜的假神時,他們時常是裸體的,正如他們獻祭給酒神巴卡斯(Bacchus)時一般。但在古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裡,裸體卻是律法所禁止的。為了這緣故祭司們必須穿上細麻布的底褲以防他們在聖殿裡服務時不小心露出他們的私處。(出埃及記20:26;28:42)那末耶和華屬靈的聖殿裡「聖潔的祭司」剩餘在地上的分子所穿著和應該保守的「衣服」是什麼呢?既然人在夜間的工作崗位上若不能保持儆醒便會遭受革職的處分和赤身的羞辱,衣服所代表的乃是表明一個人在耶和華上帝的聖殿裡持有一個光榮的職位的標誌,而這光榮的職位便是作他的僕人和他的大祭司耶穌基督一起事奉他。衣服代表為至高的上帝耶和華作見證,在他的聖殿裡為他服務的崇高職權。這種袍服是來自上帝的一項恩賜,因此領受這項恩典的人若不能履行他的神聖職務所負有的責任,上帝便會將他的恩賜收回。
14.上帝在什麼時候將象徵在他屬靈的聖殿中事奉他的袍服賜給人?這帶來什麼權利?
14 上帝在什麼時候將這種袍服賜給在他屬靈的聖殿裡事奉他的人呢?當一個人相信耶和華是唯一永生的真神,接受他通過耶穌基督為人準備的救恩,然後充滿愛心地將自己呈獻給上帝以便永遠敬拜事奉他的時候。耶和華上帝通過耶穌基督接受一個人的獻身之後,他便將這個獻了身的人帶進事奉他的神聖工作裡。比喻性地說來,他將一件象徵性的袍服加在獻了身的基督徒身上,表示這人已經開始在上帝的聖殿裡事奉他了;藉著將為他工作的神聖權利賜給獻了身的基督徒,耶和華正式承認他們是他的僕人。
15.古以色列的什麼事象徵這件事?為什麼我們必須珍惜和保守這件象徵我們的傳道職分的袍服?
15 為了預表這件事,耶和華規定以色列的祭司必須穿著正式的袍服以表明上帝授予他們的神聖職位。至於利未人,他們在未被祭司引見而正式成為聖殿中的祭司助手之前,他們必須將衣服洗乾淨。(出埃及記28:1-43;民數記8:5-22)在上帝屬靈的聖殿穿上象徵真正的基督徒傳道工作的袍服乃是一項極大的榮耀。當耶穌基督在地上四處週遊向受了割禮的猶太人,「以色列家失落的羊」,宣揚關於上帝的王國的好消息時,他便穿著這種象徵性的袍服。聖經告訴我們說:「基督為要顯明上帝底真誠就做了[受割禮的人]底僕役,要證實對列祖底應許,也要叫外國人因上帝底憐恤來榮耀上帝。」(羅馬書15:8,9,《新約新譯修稿》)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乃是至高的上帝和宇宙的造物主手下最大和主要的僕役。能夠和唯一永生的真神所立的大祭司耶穌基督一起為上帝服務乃是人所能獲得的最高權利。表示我們享有這種崇高職分的象徵性袍服是每個人都應該珍惜和極力保守的。
16.(甲)我們在這裡所作的討論關係到什麼事?為什麼這件事對每個人都如此重要?(乙)人所信奉的宗教怎樣可能帶來死亡?因此我們絕不能讓純真的宗教怎樣?
16 我們在這裡所討論的事關係到純真的宗教。純真的宗教能夠為所有智慧的生物帶來永生,因為它使智慧的生物和天上地下一切生命的始源天父上帝保持接觸。人所作的崇敬可能是錯誤的,以致欺騙了他的心而證明是徒勞無益的,不但不能為他帶來永生,反而為他招致死亡。人若不管束他的舌頭而將其用來敘說,傳講,教導和祈求關於真正的上帝和他的旨意的真理,則無論這人是多麼誠心,他的宗教亦不能為他帶來幸福和拯救。「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崇拜形式]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書1:26,27)我們絕不能讓純真的宗教受俗世的偽宗教和種種錯誤的崇拜形式,包括基督教國裡所謂的「基督教」,所污染。
保持儆醒的目的
17.關於真正的聖殿,保持儆醒戒備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必須有誰和我們一同看守?為什麼?
17 在古代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裡,各處有祭司和利未人駐守看衛以預防盜竊和阻止不潔淨或心懷不良的人入內。在今日上帝屬靈的聖殿裡,我們保持儆醒和看守戒備的原因亦一樣。我們的目的是要防止我們對上帝所作的純真崇拜受這個像巴比倫一樣的舊世界裡任何不潔的人或不潔的事侵入污染。我們的目的是要保持和推廣純真而為上帝所悅納的崇拜,將其介紹給別人,一方面使別人也能夠獲得它所帶來的種種救人生命的裨益,同時使上帝受人榮耀和尊崇。所有蒙上帝賜予這唯一的真宗教的真正基督徒都有責任在這個像巴比倫一般的舊世界裡保持儆醒戒備。他們必須憑上帝的幫助守望看衛,全心信賴他的天使的協助和他的聖靈的作用。聖經提醒我們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篇127:1)我們的看衛守望可能並非十全十美,但上帝的守衛卻是完美無疵的,他是無微不察的,並且對任何意外都能應付裕如。我們需要有他和我們一同看守。
18.(甲)誰在聖殿階級的小組中特別負有看守的責任?(乙)為什麼今日作監督的人更加需要保持戒備?戒備什麼?
18 在上帝的聖殿階級中被任命為小組的監督的人特別有責任要戒備阻止任何不良或不妥的情形發生。雖然今日距使徒保羅對作監督的人提出以下忠告的日子已有一千九百年,我們卻更加應該注意他的話:「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兒子的]血所買來的。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凶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所以你們應當儆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誡你們各人。……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28-35)今日我們仍然需要,事實上更加需要,儆醒提防豺狼侵入羊群之內,並且提防懷具野心的宗教領袖興起引誘別人跟從他們而不跟從好牧人耶穌基督;關於這點耶穌曾說:「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馬太福音23:10,11。
19.由於不知道什麼事的發生時間,所有敬拜上帝的人都必須保持儆醒?他們必須在什麼方面這樣行?
19 可是其實所有在屬靈的聖殿裡敬拜耶和華的人都必須保持儆醒和戒備,不但提防不潔的侵入,同時守望視察的大祭司來臨。耶穌曾警告我們最後的視察會在沒有人能夠預知的時候突然來到,那時我們便會知道我們到底有沒有堅忍不拔忠貞不二地敬拜事奉上帝直到我們的守望時期在這世界事物制度的末日來臨時結束為止。耶穌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有父知道。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這事正如一個人離開本家寄居外邦,把權柄交給僕人,分派各人當作的工,又吩咐看門的儆醒。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恐怕他忽然來到看見你們睡著了。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儆醒。」(馬可福音13:32-37)所以所有的人都應該在靈性上和宗教的境域裡保持戒備儆醒。
[腳注]
a 《密殊拿經》在《育瑪》卷(Yoma,「贖罪日」)第一節第八段及第二節,第一,二段說:
「他們每日在雞啼或之前之後不久的時候將祭壇上的灰燼掃去;但在贖罪日則在半夜這樣行,在節期(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則在一更的時候。在雞將啼之前聖殿的內院已塞滿了以色列人。
「以前誰記得便可以清除祭壇的灰燼。若人多他們便看誰先跑上(祭壇的)斜坡,最先達到四肘之內的人就贏得這份差事,……後來聖殿當局見這種競爭會引起危險,便規定唯有抽中籤的人才可以清理祭壇。輪值的人共分四批,這是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