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由瑪利·漢斯(Mary Hinds)敘述
不錯,這是人所做得到的!自古以來許多忠心的男女都這樣行。今日有許多男女仍在這樣行。他們使耶和華能夠以他們為例證反駁撒但的誇口,而這樣行的最好方法之一便是擔任先驅傳道員的工作。——箴言27:11。
我記得從我最年幼的時期開始我那敬畏上帝的父母便很勤於研讀守望台社的出版物和不斷地諄諄教導我們認識正確的原則。我們經常參加《守望台》研究班,並且也參加討論(在自己家裡或坐著馬拉的四輪拖車到十八里外的另一位見證所家裡)我也時常在放學後分派單張——這些良好的習慣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致我把真理看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有點忽略了我若想贏得偉大的造物主的嘉許便必須個人作一個決定的事實。
在十八歲的那一年我在一家大學裡註冊準備攻讀一門四年的課程。首次面對著生活嚴酷的事實,我感覺相當困惑和異常思家。但在我衣箱的角落裡有一本象徵著一位獻了身給上帝的母親對她的女兒所懷的體貼與希望的綠色小書——《上帝的豎琴》(The Harp of God)。我熱切地把它拿出來誦讀,並且對照著聖經來研讀它。如今它對我的意義比以前重大了多少!它為我帶來了慰藉和希望。這種予人生命的知識使我見到一個憑著我個人的努力絕不可能達到的美滿前途,並且使我決定獻身給上帝。1927年我在加拿大的吐倫多城第一次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所舉行的大會,於是便在那時受了浸。在我的心中有一個要加入先驅傳道員工作的慾望不可遏止地不斷膨脹著,可是當時我欠了大學一筆不能讓別人替我償還的債,而這筆債務又不斷增加以致我不能一下子將它還清。整整一年的時間我極力省衣節食,終於把它償還了。但我自己只剩下了八塊錢。
『要先求他的國,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這個保障不斷地在我耳邊響著;在『計算過一切代價』之後,我無法再做別的事了,我決心要做一個先驅傳道員以追求我一生的目標。(馬太福音6:33)於是我辭了職毅然斬斷俗世的一切牽累。在1930年9月,正值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我真正加入了追求永生的競走。我一直都為我當時所作的這個決定感覺非常高興,因為對我說來它比這個世界所能貢獻的任何東西都更有意義。它使我嘗到耶和華的恩惠而每天讚揚他,由此能夠在任何情況之下均保持心靈的平靜。
一個毫無經驗的先驅傳道員在第一年冬季所遭遇的經歷是非常艱辛的。有許多次我受到回去找個有薪水的職業的念頭所騷擾。不久我便體會到若要緊守工作的崗位就必須具有真正的決心和完全倚賴耶和華及他的組織。社方將我的工作區域從鄉村轉到城市中,由此解決了我在第一年冬天的難題。我在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城和當地的小組一同工作到1931年,那年我們在俄亥奧州的哥倫布斯城舉行了一個大會,並且獲得了耶和華見證人這個「新名字」作為該年的最高潮;在那裡我作了安排和一位較我年長二十歲而已有二十五年的先驅傳道員經驗的姐妹一同工作;她有一部汽車,他並且給了我極大的幫助。
以後的六年間,我們快樂地一起工作,主要在鄉村地帶從事播種的活動。從印第安納州北部平坦的麥田地帶通過肯塔其州和田納西州的藍草和煙草地區,直到阿拉班麻州南部的棉花園,我們全走遍了。為了達到區域中的每一家人,我們曾涉水渡河,踏過獨木橋,爬過山嶺,用石塊填平路上的坑孔以便汽車可以通過,並且陷入從密西西比的淤泥以至外哨山的流沙等各種困境中。我們並且受到一些狂熱的教徒所毀謗,他們在我們抵達之前先去探訪附近一帶的人家警告他們我們快要來了。我們曾在槍口之下被迫離開一些礦工所住的帳幕,也探訪過某些山谷中世代為仇的家族。不論情形如何困難,當我們找到真正對真理感興趣的人時,我們便感到衷心的欣喜——但我們時常要到最後一家才找到這樣的人。我們從來不故意經過一家人的門口而不探訪他們,因為我們知道人若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亦會忠心。在二十九各僻遠的農村地區裡我們大量地散播真理的種子,而收成亦非常豐富。
我們在靈性上的食糧都是最上乘的:聖經和《守望台》雜誌;我們熱切地研讀它們,發現每一項真理仍舊像『我們首次在心中領悟它們』時一樣新鮮和甜美。我們的經濟狀況如何呢?我們已經學得了我們所想要和所需要的東西之間的差別,而且深知『生命和幸福都不再財物之中,』因此我們的生活過得很好。(路加福音12:15)藉著省吃省用,我們還有足夠的錢供我們參加社方舉行的大會以獲得屬靈的振奮激勵我們繼續從事救人的工作。
那幾年的生活雖然很忙碌,但還有更大的工作在前頭。1937年在俄亥奧州的哥倫布斯城我們很感激社方邀請我們當然特別先驅傳道員的工作。那時組織的行政從民主的方式轉變為神治的方式,我們被派到肯塔其州的路易菲爾城和當地的小組一同工作。我們很高興見到耶和華賜給我們的擴增目擊我們回去探訪的許多人開始和我們聯絡而最後變成了獻身事奉上帝的見證人。後來我們又被派到印第安納州的傑佛遜菲爾和紐亞爾巴尼,在那裡我們引起了許多人對真理的興趣,同時結交了許多終生難忘的朋友。1941年我們被派往田納西州的聯合城。1942年,由於我母親突然去世,我不得不趕回家鄉。母親一向勉勵我在事奉耶和華的工作上務要保持忠心。這個打擊很不輕;但在十天後當我回到我的工作區域時,我又發現我的同伴正受著疾病折磨。這種病痛終於迫使她在幾個月後放棄先驅傳道員的工作。他在三十六年來一直忠心地從事著先驅傳道員的工作,這使我更深切地體驗到堅忍與毅力這種美德的價值。所有這些經驗使我意識到作一個先驅傳道員並不能使人免受「一般人」所受的誘惑,同時一個人亦不能憑著自己的力量去抵禦它們。(哥林多前書10:13)先驅傳道的工作使人非常密切地與上帝同行,而他亦的確會援助和支持那些將重擔交託給他的人!
在新世界神治大會在俄亥奧州的克里夫蘭城舉行的那年,社方強調耶和華的組織並非靜止的,並且宣告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說不久後有些弟兄可能被派到外國從事傳道工作。當時我很肯定地認為這種特權絕不會輪到我,因此我回到原來的工作區域聯合城,在那裡我的新同伴和我獲得了建立起一個新小組的快樂。
然後,那使我永不能忘懷的驚喜來到了。我們收到了來自社長辦事處的兩個長信封!上面注明著「私人密件」幾個字!我們迫不及待地拆開它們,將內容匆匆看完。我們的心裡立刻充滿了感激,自謙,快樂和興奮混雜起來的情緒;我們真想對全世界大聲喊道:「基列!海外傳道工作!外國的工作區域!神治的擴展!」附在信裡的問題確實需要我們嚴肅的考慮;如果我填寫了它們,接受了這個邀請,則在一旦離開美國之後我便可能永遠不再見到我在國內許多親愛的親友了。我會需要在卅五歲的中年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而我一向都是沒有言語天才的。也許我會需要完全改變我的生活方式。但在另一方面,我願意失去在外國宣揚那偉大「慈悲的父賜各種安慰的上帝」的寶貴特權嗎?(哥林多後書1:3)你大概已猜到我的決定。我將那張問題填好寄出之後便熱切地等待回音。但同時我們且先前往我們的下一個工作區域,肯塔基的派恩菲爾。這個小鎮位於離我們的弟兄在不久之前被人誣告犯了叛國罪的哈蘭城不遠的坎巴蘭山嶺中,但它卻是一個最令人振奮的工作區域。不久我們便聚精會神地從事著為一個我們沒有機會看見成立的未來小組奠定基礎的工作。在這個小組未成立之前,邀請我們到基列學校的第二期報到的信已經來到了!
基列學校和弟兄們歡樂的交往,嚴緊的課程和訓誨,寧靜和平的氣氛,這一切真好像預先嘗到新世界的滋味!那五個月過得多麼快!我們的信心都加強了,我們的體會也加深了!教授們細心的觀察和愛護使我們受益多少!和那裡所有的弟兄共處使我們的生活經驗更加廣闊。在新世界社會的大家庭中的生活使我們的愛心更加深摯。1944年一月的畢業典禮來臨得實在太早了。
不錯,我們如今必須離開基列了,但它的精神將會一直隨著我們而增長,並且通過我們而灌輸給世界各處的弟兄們。現在全部時間的傳道工作似乎比以前更光彩美麗了。我們被分為幾個人一組地生活在一起,「肩並著肩」地為宣揚榮耀的好消息一同努力。我的那一個小組被分派到紐澤西州的百夫暗波;那地方有許多不同國籍的人,由此我們得以先嘗到一點將來在外國傳道的滋味。我確實為我的新夥伴而感激上帝,終於我有了一位和我年齡相近的姐妹,她叫做希素·波霍(Hazel Burford)。在百夫暗波等待我們的弟兄對我們作了一個衷誠的歡迎,並且細心地照料我們一切的需要,因此我們裡開基列的「傷痛」很快便痊癒了。他們協助我們找到住所(在戰時這並非一件易事),又預備好許多傢俬,將我們的櫥櫃塞滿了各種食物,甚至還替我們洗衣服!和那裡的小組一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喜樂,因為我們見到它逐步健康地長成;這些弟兄對我們是如此親切以致我們巴不得能夠把他們一同帶到國外去工作。
終於在1945年的夏末初秋之際,我們出發前往巴拿馬共和國的哥隆市了。對我們說來領取護照和簽證等手續都是新奇的經驗。而我們是何等的興奮!我們的船票是單程的,但我們並不在乎,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仍然為耶和華所用而在他的組織裡為他服務;不過從那時到現在我曾三次返回美國參加大會。當我們抵達新的工作區域時,我們受到當地弟兄的熱烈歡迎。他們把我們當作「特殊」人為,對我們異常慷慨和仁慈,並且盡量與我們合作。這些年來和他們一同工作使我們深深認識到他們真摯的愛心。我們都為此地的傳道工作能夠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工作一同並肩邁進而感覺興奮。我們的確在實際地『擴大我們的帳幕,』見到一間又一間的王國聚會所都逐漸由於我們的人數不斷增加而容納不下我們。
每一個工作區域都有它特別令人留戀之處,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令人深受感動和欣喜的經歷。當你見到一些由於無人教導而從未合法地舉行婚禮的人在明白了耶和華的公義原則之後開始潔淨他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偕同自己的兒女舉行合法的婚禮時,你豈不會深為感動嗎?你若見到自己在幾年前用一種外國語言引導認識真理的人成為先驅傳道員和特別先驅傳道員,然後和她自己用愛心努力培植出來的果實一同參加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並且對你說:「現在你有十一個孫兒了,他們都在靈性上逐漸成熟和努力頌讚耶和華,」你難道不會為止興奮不已嗎?當一位新近獻身的弟兄過來對你說:「我要做你的一封良好的推薦信,請你再進一步教導我遵行上帝的旨意」時,你豈不會感覺高興嗎?在我們的工作地區中數倍於此的類似經驗使我們快樂地繼續工作下去。
在對我一生的目標的追求中我又認識了一件事,那便是社方對於全部時間的傳道員所作的關懷和照顧。我們可以在一間海外傳道員之家裡像一家人一樣共同生活和工作,在環務,區務,帶務和分社僕人來到對我們述說他們在極遙遠的地區中的工作經驗時獲得靈性上的振奮;這些權利,我可以說,我若不是一個全部時間的傳道員便恐怕用不能享受到。甚至在患病的時候我亦不用害怕會被迫離去。有一次我生了重病而需入醫院動手術,但我卻能迅速痊癒;我確信使我迅速復原的重大因素之一便是社方准許我留在我的心所眷戀的地方——我的工作區域。
去年是我從事先驅傳道工作的第廿八年,也是其中最豐富的一年。在休假期間我有機會回美國探訪許多親友;他們過去對我的愛護,慷慨和仁慈使我們感到衷心的感激。那年的最高潮是參加規模宏大的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能夠以海外傳道員的身分參加這個大會,並且獲知自己是屬於末世的「徵兆和奇跡」中的一員而和一大群『萬國的珍寶』聚集在一起,(其中包括我的親姐妹,如今也是一個熱心的傳道員);能夠住在一位在我抵達哥隆市之後不久便開始與之研究聖經的善意人士家裡(這個人後來搬到紐約居住,如今是一位活躍的傳道員);能夠正視上帝的旨意而更深地了解它。這些都使我不禁像大衛王在很久以前一樣說:耶和華阿,「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詩篇65:11。
在大會結束之後我立刻返回巴拿馬;當飛機順利地抵達旅程的終點時我不禁默默地感謝耶和華,因為他讓我平安地回到我在地上最留戀的地方——我的工作地區——繼續追求我一生的目標。你任什麼時候開始追求你一生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