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屬靈的悟性
「對他的旨意充滿正確的知識而具有一切的智慧和屬靈的悟性,以求行事對得起耶和華……以便完全取悅他。」——歌羅西書1:9,10,譯自NW。
1.基督徒需要作怎樣的決定?他們需要什麼才能作正確的決定?
獻了身的基督徒每天都需要作許多決定。生活在這個世界裡為他帶來許多難題,並且時常會有許多問題發生是需要他作決定的。他必須在家裡對一些影響他的家庭的問題作決定,在他工作的地方則需要對一些影響到他和外人的關係的事項作決定;他需要在一些對他和新世界社會裡的弟兄姐妹之間的關係有所影響的事項上採取行動,也許這些事項是對他與耶和華及耶和華的組織和宣揚壬國的工作的關係有所影響的。他應該怎樣作正確的決定,怎樣才能時時跟從正確的途徑呢,這便是他的難題。這樣行需要屬靈的悟性。
2,3.我們應該對事物怎樣看法才能作正確的決定?這樣行會帶來什麼結果?
2 以屬靈的方式領悟事物的意思便是按耶和華的眼光觀察事物。藉著他的聖靈的作用,耶和華在他感示人寫成的道裡將他對各項事物的觀點向人透露。他告訴我們他怎樣衡量事物的價值,什麼是他認為有價值和有益的以及什麼是他認為徒勞無益的,什麼工作和思想是美好善良的以及什麼是不道德和邪惡的。由於我們具有一個墮落的肉體,我們都有根據肉體的觀點衡量事物的傾向。但是一個人若在問題發生時容許肉體的傾向例如自私,恐懼,驕傲或嫉妒等影響,那末他所作的決定便無疑會是錯誤的。
3 若要作正確的決定,基督徒必須充滿屬靈的悟性。他必須能夠清楚領悟是非善惡的區別。他必須熱愛善和憎恨惡,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2:9所說:「惡要厭惡,善要親近。」藉著作正確的決定表明我們具有屬靈的悟性是一件使耶和華喜悅的事,並且會幫助我們在他面前行事對得起他。同一位使徒在給歌羅西人的信中(1:9,10,譯自NW)寫道:「我們……從沒有停止過為你們禱告和祈求你們能夠對他的旨意充滿正確的知識而具有一切的智慧和屬靈的悟性,以求行事對得起耶和華,繼續在每一種美善的工作上結出果子和增加對上帝的正確認識以便完全取悅上帝。」
4.「領悟」是什麼意思?知識和屬靈的悟性有什麼關係?
4 我們怎樣才能充滿屬靈的悟性呢?在保羅對歌羅西的信徒所說的話中他指出第一個基本的必需條件便是對上帝的旨意具有正確的認識,並且充滿這種正確的知識。「領悟」的意思實際是「看見」或「用心眼分辨」,那便是說,分辨或留意兩件東西之間的區別,不論是對或不對,重要或不重要,有價值或沒有價值。知識對悟性之眼的關係正如光對肉眼的關係一樣。它具有照明的作用,它能夠使各項事物在它們彼此的正當關係中清楚地顯現出來。正如一個人在一塊崎嶇不平地勢險惡的地方必須有光才能找出最好的途徑,同樣地我們需要有正確的知識才能在這個舊事物制度險惡的情形下看出什麼是正確和安全的途徑。因此對上帝的旨意的正確認識和這種知識所帶來的對上帝的愛能夠在人的生活上形成一種使人為義的強大力量;人若想作正確的決定和取悅耶和華,這種知識和愛心是他必須具備的。——以弗所書4:23,24。
5,6.(甲)我們需要作怎樣的研究?(乙)「察驗」我們所研讀的東西的方法之一是什麼?
5 為了將關於上帝的旨意的正確知識深印在腦海中,我們需要研究。這件事的重要性是無法過度強調的。我們所需的研究乃是能夠將資料永久印在我們腦中的那種研究,而這是需要努力和集中精神才能成功的。我們必須在研讀聖經方面「勞苦努力。」不錯,這便是研究的意思——真正的研究!研究同時包括沉思。我們需要將食物細加咀嚼才能將其適當地消化。當我們咀嚼的時候我們同時能夠仔細欣賞食物的滋味。吸收屬靈的糧食亦一樣;我們需要將其細加咀嚼,在腦裡反覆思索才能嘗出其中的全部滋味。為了幫助我們在腦中咀嚼屬靈的糧食,我們可以在研讀時(例如當研讀這本雜誌時)向自己提出一些問題,例如,那是什麼緣故呢?為什麼會這樣呢?這絕不是對所研讀的資料挑剔批評,反之乃是要檢討我們自己的思想,看我們是否真正了解其中的要點。正如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說:「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意思便是,要了解所研讀的東西;然後將要點緊記在心。——提摩太前書4:10;帖撒羅尼迦前書5:21。
6 我們並不能單憑學得許多事實就自然會有屬靈的悟性。許多人具有相當的知識,他們的腦裡藏有許多資料,但他們卻缺乏屬靈的悟性。具有屬靈的悟性的意思便是在了解和消化所研究的事實之後根據我們已經獲得的其他知識加以仔細檢討,然後將新的知識按照它和其他資料的正確關係記在心中,並且容許它擴大或糾正我們對該問題的了解。這樣我們便能夠『向自己證明上帝那美善可喜而完全的旨意。』——羅馬書12:2。
7.為什麼人必須獲得耶和華的聖靈的幫助才能充滿屬靈的悟性?因此當我們每次作個人的研讀時都應該怎樣?
7 再者,一個人若想充滿屬靈的悟性,他同時必須獲得耶和華通過他的聖靈所賜的幫助。唯有藉著耶和華的聖靈的幫助以及認真的研讀和沉思我們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和完全的了解。有一件重要的事實是我們絕不能忘記的:沒有聖靈的幫助就絕不能充滿屬靈的了解。上帝自己的道宣布說:「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上帝的靈也沒有人知道上帝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上帝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上帝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所以當你研讀時,不錯,當你每次在家裡作個人的研讀時,你應該向耶和華禱告求他的聖靈幫助你研讀,幫助你了解,幫助你明白你所研究的資料的意思,從而使你能夠在屬靈的悟性上不斷增長。——哥林多前書2:11-13。
8.我們應該懷著什麼目的而研讀?我們必須留意避免什麼?
8 除了禱告求聖靈幫助之外,我們同時必須努力作個人的研讀,心中緊記著我們研讀的目的乃是要加深我們對上帝的道的了解和體會以便在屬靈的悟性上得以增長。這樣的研讀能夠是,也應該是,非常令人愉快和振奮的。為了準備參加小組的聚會,例如《守望台》研究班,而隨便將課本研讀一下並不會帶來屬靈的悟性。有些人可能習慣將他們的研讀留到最後一分鐘,或者在小組的研經班開始之前一兩個鐘頭才急忙準備課文,或者他們僅有時間看看幾條比較容易的問題,從課文中查出答案,然後只求在王國聚會所的《守望台》研究班裡能夠作些少評論便算了。但其實這並不能算是研究,對嗎?一個人用這種方式所獲得的知識無疑很快便會失去,可能在研讀之後一兩天他已經不記得所讀的是什麼了。
9,10.(甲)當我們作個人的研讀時,溫習有什麼益處?(乙)為什麼我們需要經常描出時間作個人的研讀?
9 當我們安排確定的時間作個人的研讀以準備參加《守望台》研究班和其他的聚會時,我們應該留出充分的時間供我們思索所研讀的資料,反覆咀嚼以求將其深印在腦海裡。為了確定我們是否已經達到這目的,我們最好在每次研讀之後溫習一下。當時我們所研讀的資料仍然新鮮,所以是設法使它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機會。在研讀之後立刻努力將讀過的東西回憶一次能夠訓練我們的記憶作用和能力,並且能夠幫助我們將要點牢記在心。我們在溫習時可以將雜誌或書本關閉起來。我們知道文章的題目是什麼;現在我們對於其中的要點和主要的論據能夠記得多少呢?我們能夠回憶用來作證據的一部分經文嗎?我們能夠將文章的要點簡括地綜述一次嗎?若是不能夠,我們便需要將文章再讀一次以留意將其中的要點和主要的論據找出來。
10 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但這樣行是需要時間的。」不錯,但這種時間是值得花的,再者,我們若想將關於上帝的旨意的正確知識深印在腦海中作為充滿屬靈的悟性的一個適當基礎,我們就必須肯花時間這樣行。我們絕沒有捷徑可走。研讀,經常的研讀,乃是每一個想充滿屬靈的悟性的人所必須採取的步驟。正如保羅曾對提摩太寫道:「我所說的話你要[經常]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2:7。
11.對真理的了解和體會的增加會帶來什麼結果?
11 你若跟從這條明智的途徑,你便會為你對真理的了解和體會不斷增加而歡樂,這種了解會深深地印在你的心腦中而成為你的一部分。於是你便真正能夠在「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時「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眾人。」你的頭腦和心靈都會成為堅強,成熟而健全。你會清楚看出當行的途徑。你不會蕩出聖經的真理和純正的信仰的窄路以致陷入錯誤的道理和各教派的謬見的沼澤中;你會避免對各事懷持偏激極端的見解,並且會提防跌入倚持自己聰明的陷阱中。你的腦海裡若充滿了正確的知識,同時有耶和華的聖靈引導你的思想,你便會領悟什麼是充滿光明的正確途徑而不致誤入了邪惡黑暗的歧途。「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謀略必護衛你,[悟性]必保守你,要救你脫離惡道,脫離說乖謬話的人。那等人捨棄正直的路,行走黑暗的道。」——彼得前書3:15;箴言2:10-13。
12.當難題在一個基督徒的生活上產生時,他需要怎樣?他在作決定時需要領悟什麼?
12 基督徒必須在行事為人上運用屬靈的悟性『以求行事對得起耶和華而完全取悅他。』當一些影響到我們個人的問題發生時,不完美的肉體會很快便產生躁急的反應;這時我們若不留心就很容易被引入錯誤的歧途。我們必須控制肉體的衝動和感情而受屬靈的悟性所引導。所以當難題產生時我們需要停下來想想:聖經對這件事怎樣說呢?耶和華和基督耶穌對這件事會怎樣看法呢?當一個人急急忙忙地採取行動時,他時常會忽略若干與問題有關的因素,例如對各種不同的權益有所影響的因素——其他見證人的權益,基督徒小組的權益,上帝的權益或與他自己的生命有關的權益等。他應該考慮一下上帝所感示的這項勸告:「你們的愛心在[正確的]知識和各樣見識上[要]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以榮耀稱讚歸與上帝」——腓立比書1:9-11。
13,14.(甲)當小組裡有困難發生時,具有屬靈的悟性的人會怎樣?(乙)什麼能夠幫助他保持正確的觀點?
13 也許在一個小組裡有些事處理得不大妥當,或至少有人這樣想。但即使有些事處理得不對,這仍然不是感覺惱怒躁急或發脾氣的理由。一個人若變成這樣,他便無疑會失去他的平衡。他在這種情形之下輕率地採取的行動是按照肉體的觀點而不是根據成熟屬靈的悟性而作的。即使在起先一個人對某件事的見解是對的,輕率魯莽的行動絕不會對他有任何幫助,而且這樣的人可能發現自己也採取著一條錯誤的途徑;這當然是於事無補的。我們必須時常留意避免搶在耶和華和他的組織之先,變成不耐煩而妄自越權行事。有時在小組裡也許會有人有不對的地方,並且因為他在組裡擔任某項職位以致情形變成有點困難;但這其實是我們表現基督徒的忍耐的時候。我們若沒有任何符合神治原則的方式可以處理所發生的難題,我們便需要等候耶和華加以解決。充滿屬靈的悟性的人必定會這樣行。
14 我們需要具有正確的眼光,需要以一種正確平衡的眼光觀察事物。有時在當地的小組中可能因為人的不完美而有難題發生,這些難題可能引起種種不便而成為對忍耐的一種試煉,或甚至使我們的愛心遭受打擊;但我們若停下來思索一下,這些難題和其他更重要的事比較起來便會看來微小得多了。
15,16.(甲)有些什麼比較重要的事是我們應該將注意力集中於其上的?(乙)保羅在寫給腓立比人的信中怎樣鼓勵這種態度?
15 讓我們將這些比較重要的事的一部分考慮一下。我們今日正生活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中;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哈米吉多頓已經臨近了,屆時他將會顯揚和洗雪他統治宇宙的主權;基督耶穌今日正在執掌王權統治中,並且正指揮著將「這王國的好消息」傳遍普天下的偉大工作;由於這件傳道工作的結果,一大群來自各國,各民,各方的善意人士正被召集起來形成一個精誠團結和諧一致的新世界社會。當我們想到這些事實,並且見到我們自己竟獲得上帝所賜的恩典和可貴權利而得以知道這些事實和參與其中時,我們的心無疑會充滿了對耶和華的感激。和這些重要得多的大事比較起來,我們的難題現在看來變成了多麼微小!因此當有細小的難題發生時,或即使這些難題從當地的觀點看來相當嚴重,具有屬靈的悟性的人絕不會容許這些難題在他的心目中變成如此龐大以致歪曲了他的視線。他會保持平衡而總是按照各事對更重大的事的關係去看它們。
16 可慶幸地,困難和麻煩並非時常在新世界社會裡發生;其實和我們每天所享的喜樂比較起來,例如傳道工作上的經驗,找尋和餵養上帝的羊群,在王國聚會所裡和兄弟們快樂的聯誼等,我們的困難可說是非常罕見。我們應該將心思集中在各種快樂的神治活動之上。「凡是……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讓這些事充滿你的腦海,於是你便會時常保持平衡的眼光。你會能夠具有屬靈的悟性。——腓立比書4:8。
17.有些人怎樣因為細微的瑣事跌倒而對真理失去信心?
17 一個人若過度苛求而總是按照肉體不完美的觀點看別人,他便會忽視許多更重要的事物。這樣的人很可能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快樂的發怨言者。事實上有些人甚至容許細微的瑣事使他們跌倒而失去對真理的信心。怎會如此呢?他們容許一件小事在他們的生活上變成一件大事,甚至達到將其他所有的東西都排擠出去的地步。他們失去了屬靈的悟性。他們非但沒有停下來按照上帝的道的顴點將問題考慮一下,反而容許一些肉體的感情例如驕傲,恐懼或嫉妒等影響他們。結果他們讓個人的了解將他們引入一條以屬靈的慘劇為收場的歧途。
18.我們能夠怎樣提防誤入這種途徑?
18 無疑我們都希望避免誤入這樣的歧途,對嗎?我們若努力增加和繼續增加正確的知識以清楚明暸上帝對我們的旨意是什麼,我們若將比較重要的事物緊記在心腦中,並且當難題發生時留意耶和華在他的道裡所表明的觀點而不要自作聰明,那未我們便能夠避免誤入歧途了。在這方面請留耶和華在箴言3:1-7給我們的一段合時的訓示:「我兒,不要忘記我的法則,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它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這樣你必在上帝和世人眼前蒙恩寵,有聰明。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19.我們可以怎樣表明我們全心信賴耶和華?
19 即使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在某件事上是對的時,他亦必須提防變成過度公義而自以為聰明,因為自以為是而得意忘形。基督徒必須保持平衡自制以避免讓撒但有機會將他引入歧途。他必須抽出時間將問題仔細考慮一下,用屬靈的悟性從聖經找出上帝對問題的意見。在基督徒生活上所發生的難題中,差不多沒有一個是耶和華的道沒有予以明智的訓示和指引的。藉著尋求耶和華的訓示而時刻謹守它們,藉著讓對上帝的旨意的正確認識成為『將我們的心志改換一新』的力量,由此「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我們可以表明我們是全心信賴耶和華的。——以弗所書4:23,24。
20.(甲)屬靈的悟性能夠怎樣防止人變成惱怒不悅?(乙)關於怎樣對待得罪了我們的人,耶穌勸我們跟從什麼正當的途徑?
20 屬靈的悟性會使人和他在新世界社會裡的弟兄姐妹保持正當的關係。舉例說,若有一個弟兄覺得別人得罪了他,他不會因為他的弟兄對他所作的事或所說過關於他的話惱怒生氣而輕率地採取魯莽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之下使一個人惱怒不悅的原因是什麼呢?豈不是因為他只想及自己,或者因為他的名譽受了損害而不高興嗎?但是否有更重要的事牽涉在內呢?小組裡若有人行事不正,具有屬靈的悟性的基督徒會從他的弟兄所犯的過錯中看出這個弟兄在靈性上具有弱點,因此他屬靈的生命正在危險中;這無疑比他的弟兄對他所作的任何實際或假想的損害更值得關心。成熟的基督徒不會「計較所受的損害,」反而會毅然到他那作了錯事的弟兄那裡,但不是想要求後者為所犯的過錯道歉而是本著愛心希望在尚未太遲之前盡可能幫助跌倒的弟兄站立起來。這豈不就是耶穌勸告我們所做的事嗎?「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了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哥林多前書13:4,5;馬太福音18:15。
21.耶和華手下成熟的僕人對自己怎樣看法?
21 由於具有屬靈的悟性,上帝忠心的僕人會知道他自己其實是什麼,了解他們只不過像陶製的器皿一樣本身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可是由於耶和華的恩典他們卻持有寶貴的知識可供事奉上帝之用。這種思想使他們保持謙虛,時刻記得他們所擁有的有價值之物完全是來自耶和華的,所以絕不是自誇的理由。在哥林多前書4:6,7使徒寫道:「要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具有聖經的觀點能夠保護人不致變成自高自大或暴躁易怒,難於相處。他會對耶和華的慈愛和認識他及他愛子基督耶穌的權利充滿感激之心,並且會忘記自己而只關心將他所擁有的好東西和別人分享。
22.當我們保持謙虛之際,我們同時必須避免趨向什麼極端?怎樣避免?
22 可是,當我們保持謙虛之際,我們同時需要提防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形成自卑感,總是對自己感覺不滿以致達到氣餒的地步。思想健全的人會認識耶和華的聖靈的力量,知道憑著耶和華的幫助他必定能夠成就上帝要他做的事,因此他會懷著信心執行他所接獲的任何任務。正如羅馬書12:3吩咐我們說:「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上帝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23.屬靈的悟性能夠怎樣在弟兄之間造成團結?
23 對自己懷著這種謙虛而切合實際的觀點使基督徒能夠對弟兄保持一種誠實,坦白和切合實際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則能夠在弟兄之間形成愉快友好的關係和符合上帝旨意的和諧。屬靈的悟性使我們能夠和諧一致地工作,體會彼此的需要而以切合實際的方式表現愛的品質。所以你應該充滿屬靈的悟性,作正確的決定「以求行事對得起耶和華,繼續在每一種美善的工作上結出果子和增加對上帝的正確認識以便完全取悅上帝。」